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日笔者在值班时发现一起10kV线路故障.当时天气晴朗,10kV母线B相接地,同时一条出线过流跳闸,重合复跳,母线仍然接地.拉开另一出线接地现象消除.后来用户来站说,当时10kV终端杆一根拉线被电弧烧断,10kV C相瓷瓶有放电痕迹,变压器、线路无其它任何故障.后试送电,试送成功.笔者认为,当时B相接地,A相、C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由于所在地为重污染区,瓷瓶污染严重,绝缘强度不够而引起放电,又因瓷瓶、架构、拉线连为  相似文献   

2.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非直接接地的电网,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事故扩大。该文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推广应用绝缘监察的选线装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一起220 kV开关主变侧接地闸刀气室漏气告警事件。介绍了GIS设备组成及SF6气体泄露的常见原因和影响。在本文案例中,某220 kV主变开关接地刀闸气室发生泄露故障,经过检查发现为绝缘法兰存在裂痕。为了分析事件原因,对故障部件的外观和材料进行分析,并分组进行研究试验,找出了可根本上防止绝缘法兰金属嵌件被腐蚀开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1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农网10 kV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主要有以下原因。(1)10 kV线路导线断线落地或搭挂在横担上;(2)导线在绝缘子中绑扎或固定不牢,脱落后挂在横担上或落到地上;(3)导线与建筑物距离过近,在大风中风偏过大碰触到建筑物引发接地故障;(4)配电变压器本体绝缘击穿造成接地,如高压绕组单相绝缘击穿或接地;(5)线路中绝缘子击穿导致接地;(6)同杆架设导线上  相似文献   

5.
正1故障概述2015年某日,某35 kV变电站10 kV线路发生接地故障,运行人员接到调度值班员通知后,立即赶往现场查找故障原因。经过近2 h的故障巡视后,运行人员发现该线路某柱上变压器10 kV单芯电缆与肘型电缆终端结合部位烧损造成故障,现场故障照片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而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因此允许短时间运行而不立即切除故障,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一般10kV、35kV线路允许接地运行不超过2h,这主要是受电压互感器和消弧线圈带接地允许运行时间的限制。1接地故障的判断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报出接地信号。区分依据: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线电压不变,而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时,对地电压一相降低,另两相电压不变,线电压指示则会降低。用变压器对空载母线合闸充电时,断路器三相…  相似文献   

7.
正1故障简介2016年10月5日18时许,某县调接到故障信息:位于某变电站外的10kV石某线L1相接地,几秒钟后该线路过流Ⅰ段保护动作,10kV石某线跳闸。20时20分,属地供电所查找到故障原因:10kV石某线1号杆出线电缆终端头发生相间故障。当地供电分公司在得知该故障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并进行了事故处理。截至10月6日10时30分抢修结束,此次电缆终端头故障造成10kV石某线共计停电16 h左右,损  相似文献   

8.
<正>1事故概况2013年9月,某110 kV变电站一条35 kV线路故障,过流二段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启动,合闸成功。此时断路器发生爆炸,变电站监控显示母线接地。变电站值班人员对故障线路间隔进行巡视检查发现:该线路35 kV断路器C相支柱瓷套管爆裂,部分碎片飞出。瓷套管内的绝缘子飞溅到四周。断路器真空泡联动机构密封盖被炸飞,断路器在合位。随后将故障断路器转为检修状态,组织专业人员对该断路器进行试验检查和故障相的解体检查,试验检查结果如下:断路器A、B两相外观检查无异常,C相下部瓷套管破裂。·绝缘检查,A、B两相对地绝缘电阻无异常变化,C相·对地绝缘下降为零。  相似文献   

9.
东城变电站是一座35 kV变电站.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运行,10 kV线路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2008年2月20日,该变电站10 kV母线接地报警,与此同时10 kV璜溪线速断跳闸.运行人员首先选择处理接地故障,发现10kV安丰线L2相接地.断开安丰线断路器后开始试送璜溪线断路器.这时10kV母线接地报警,显示L1相接地.断开璜溪线断路器后接地报警解除.运行人员判断璜溪线L1相接地.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多年的电网运行工作中,曾遇到很多次10 kV系统接地的情况,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地选线过程很快找到接地线路.期间,笔者曾遇到过同一母线上的两条线路同时同相接地的故障,之后通过正确使用选线法用较短的时间找到了接地线路.笔者现将该次故障的处理过程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2009年7月8日下午15:00,35 kV祥云变的10kV系统发生L1相接地(该站10 kV母线运行方式为单母分段并列运行),电压显示L1相0.8 kV,L2相10kV,L3相9.8 kV.  相似文献   

11.
张建国 《农村电工》2020,28(1):43-44
我国电力系统10 kV中性点接地的方式有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类,非直接接地分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是指10 kV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方式使中性点经常保持零电位,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限制非故障相对电压的升高,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发生人身单相对地电击时,危险性较大,且会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停电。  相似文献   

12.
<正>丘北羊雄山风电场1号接地变压器在2012年3月17日和2012年8月24日均发生了C相烧毁事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单位的分析现将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事故原因的认定通过现场情况可以看出,两次事故时C相的高压绕组由于过热烧毁,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不是由于铁芯涡流发热等原因造成了线圈烧毁,第一台接地变压器烧毁后,厂家重新更换新的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安装前铁芯对地绝缘电阻达144 GΩ,还是发生了烧毁事故。并且两次烧毁只是高压侧C相线圈  相似文献   

13.
王小天 《农村电工》2007,15(7):40-40
1事故经过 2007年3月28日16时,某县居民张某家中三相电能表发生缺相故障,该台区管理人员杨某、李某前去处理。到达事故现场后,工作负责人杨某打开电能表箱检查,发现该户电能表进线L1相烧坏,L2相绝缘烧焦。杨某根据现场情况召开了班前会,并对危险点进行了分析,确定由杨某进行监护,李某负责操作。李某未做任何安全措施,没有戴绝缘手套,就开始作业。  相似文献   

14.
1 故障情况1999年 6月 12日 13时左右 ,龙台 110 k V变电所主控制室突发预告信号 ,值班员从微机中调出故障信号 ,屏幕显示 10 k V龙新 #914线路接地 ,线路对地电压 A相 =8.5 k V,B相 =6 .7k V,C相 =4.9k V,零序电压 U0 =39V,当即 ,值班员对龙新 #914线路进行停电处理并报告局值班调度员 ,值班调度员将龙新 #914线路接地故障情况通知到龙台供电所 ,供电所人员随即对龙新 #914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结果 :相绝缘较低 ,且三相不平衡 ,属线路设备引起的间接接地故障。2 故障原因故障发生当天上午 ,10 k V龙新 #914线路换装了一组 3…  相似文献   

15.
鑫桥还建楼小区1台315kVA箱式变10kV计量装置在投运3个月后发现A、C相电流不平衡达35%,并且该线路损耗逐月增加。在排除了窃电可能后,怀疑电流互感器有问题,拆下检测互感器是合格的,故此分析有可能是计量二次回路导线接地。于是断开计量二次回路所有的保护接地点,用绝缘摇表摇测导线对地绝缘,测量结果为零,说明计量二次回路导线有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10kV母线发生接地故障,出现35kV相电压不稳,发出相电压越线告警的现象。通过事故现象进行原理分析,找出了引发故障的真正原因,并针对装置存在的事故隐患,采取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在10 kV或35 kV中性点不接地(或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由于谐振过电压、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存在,经常导致10 kV或35 kV接地电压互感器烧毁或使某熔断器的熔丝熔断,从而造成系统需停电检修,给电力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对处理一起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电压互感器烧毁及一次保险熔断故障案例,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分析电压互感器烧毁及一次保险熔断故障特征、起因,并认为烧毁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18.
正1故障情况2020年12月31日13时30分许,某35kV变电站10kVⅠ段母线报L2相电压互感器断线。变电运维人员到现场检查后发现该段母线L2相电压互感器烧毁,L3相熔断器熔断。随后检修人员对该相电压互感器进行了更换,重新投入运行后10kV母线三相电压运行正常,10kV母线电压表显示U,V,W三相的电压均为5.8kV,经检查10kV分路保护装置报该母线接地。  相似文献   

19.
金湖县供电公司一座35kV变电所发生一起10kV线路接地故障,该接地故障发展变化具有典型的线路接地故障特点。  相似文献   

20.
某些变电站10kV母线设备采用JSZF-10型高压侧中性点带线圈的三相电压互感器,在二次接线中时常出现误接线现象。在发生单相接地时,10kV电压互感器虽有零序电压输出,但A、B、C三相的电压保持不变,使运行人员难以判断是否接地或者哪相接地,对此进行探讨,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