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关中地区屋顶绿化中景天科植物色彩搭配的相融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军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201-205
摘要:以景天科植物佛甲草、垂盆草、红景天和黄景天为主要实验对象,通过4a多的屋顶栽培实验发现,混合群落的抗病性、抗虫性、抗草性、耐寒性以及群落的冬季覆盖率等较之于单一群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的侵略性方面,垂盆草的侵略性最强,红景天的抗侵略性最强。在利用这些不同颜色的景天科植物进行色彩搭配制作色块或图案的实验中发现,黄景天的单一群落不能安全越冬,不能用来做单色色块,但其在混合群落中能够安全越冬;可用红景天单独作色块,或在各色块之间用红景天种植带来抗阻佛甲草和垂盆草等侵略性强的植物从而保证屋顶草皮色块形状的持续保留。  相似文献   

2.
以3种红景天植物(狭叶红景天、大花红景天、长鞭红景天)的根和根状茎为材料,研究其石蜡切片制作的最佳条件,并对切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究;同时,通过观察3种红景天根状茎石蜡装片的显微结构,从解剖学上比较了3种红景天根状茎组织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种重要植物性资源,红景天因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和药理学功能在我国传统中药领域和食品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以近年对红景天抗衰老活性的研究性论文为基础,对红景天的抗衰老活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红景天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展望,旨在为红景天抗衰老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美国黑桦、欧洲桤木和川桤木3 种植株对Cu 胁迫的响应以及3 个树种间的耐Cu 性差异。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u 处理下的3 种植株的生长、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以及Cu 积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高浓度Cu (≥1 mmol/L)处理显著降低3 种植株的株高、地茎生长量以及生物量,抑制植株的生长;(2)随Cu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欧洲桤木中3 种酶活性更强,且酶活性持续时间最长;(3)川桤木和欧洲桤木根、茎、叶Cu积累量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美国黑桦根、茎Cu积累量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叶片Cu积累量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减少。高浓度Cu处理对3 种植株的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 种植株的都表现出对Cu离子的根部富集特征。欧洲桤木整体耐Cu能力最强,美国黑桦在Cu浓度较低时有较强的耐Cu能力,川桤木对Cu胁迫相对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与其生境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及根际微生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笔者对所选样地中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及对照土样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分离、计数,并对优势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1 g根际土壤中含有1.5×106~2.5×108个细菌、2.3×104~1.4×105个放线菌、1.4×103~1.3×105个真菌。长鞭红景天根际微生物的根际效应非常显著,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根际效应最高分别为67.6、42.4、105.3,其根际土壤优势菌的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且其根际微生物中存在多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表明,长鞭红景天根际微生物显著的根际效应及根际促生菌的存在,有助于长鞭红景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狭叶红景天的叶柄作为外植体,建立一套狭叶红景天植株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通过选取NAA、6-BA和KT组成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计了L16 (43)正交试验,研究了狭叶红景天叶柄产生不定芽的快速诱导方法,并进一步选用6-BA,NAA和IBA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的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研究,最终获得了狭叶红景天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狭叶红景天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0.5mg/L+NAA 0.1 mg/L,经过45 d培养后,其不定芽的诱导率为95%;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经过50 d培养后,生根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7.
近来来,以沙棘、枸杞、红景天等为代表的我国高原特色植物的功能性及其应用越来越受关注。基于相关的调查,分析了高原特色植物提取行业的现状,并对未来几年高原特色植物提取行业的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高原特色植物体行业作为植物提取行业中的新兴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形态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之间形态性状的特点,通过对栽培高山红景天的性别、株高、叶长、叶宽、叶片长宽比与茎粗等形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栽培高山红景天的变异系数为21.51%~34.62%,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的变异系数为12.55%~45.65%;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的株高与叶片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形态性状与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栽培高山红景天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今后在开展组织培养、栽培与育种工作以及性别分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狭叶红景天种子、榆荞种子、樱桃番茄种子、意大利耐抽薹生菜种子和新牛角椒种子为受试材料,研究了狭叶红景天果皮水提液对5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狭叶红景天果皮水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胚根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的化感作用影响.其中,对狭叶红景天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都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浓度增高,抑制作用表现越强,但对幼苗的生长却表现出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其中以0.02 g/mL的水浸液处理的狭叶红景天幼苗生长速度最快;对榆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而对胚根生长却表现抑制作用,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也越强;对樱桃番茄和意大利耐抽薹生菜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生长也都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樱桃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与榆荞的一致,对意大利耐抽薹生菜幼苗的生长影响与狭叶红景天植物一致;对新牛角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榆荞种子相同,对其胚根和幼苗生长影响都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也存在随着处理浓度增高,其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逐渐减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红景天、何首乌、黄芪、枸杞等8种中药材为原料,以水为溶剂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红景天苷以及粗多糖功能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中草药中红景天苷以及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微波功率500 W,微波处理时间60 s,提取次数为1次时,红景天苷和粗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群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321-324
为了为叶子花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文章论述了叶子花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述了我国叶子花属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收集保存、引种栽培及繁育情况,总结了叶子花扦插育苗、高压、嫁接和和组织培养育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紫苏资源收集以及叶色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调查贵州地区紫苏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紫苏叶色性状的差异及成因,收集并种植贵州地方栽培及野生紫苏资源53份,调查苗期叶片颜色性状,并测定其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有面绿背紫、全绿、全红(紫)等多种性状。全红(紫)紫苏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较低;绿色紫苏则相反。不同紫苏材料间,花青素含量差异最高可达到60倍,叶绿素含量差异最高在3倍左右。但是,其中有2个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及花青素含量。叶片中花青素与叶绿素含量差异,导致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该工作为紫苏资源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粤东地区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在于分析粤东地区橄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而为橄榄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依据。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64份橄榄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得到12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为77.34%。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1.7734±0.4203、有效等位基因数1.4823±0.3888、Nei’s基因多样性0.2746±0.1975、Shannon’s信息指数0.4072±0.2721。64份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是0.5714~0.9379,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793。聚类分析将64份种质分为5个类群,主坐标分析也将其分为5个类群。由结果可知,该地区橄榄种质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同时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来源地无关。  相似文献   

14.
海南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丰富中国甘蔗野生资源库,充分了解和发掘具有良好品性的野生材料,对海南省海口、澄迈、临高、儋州、白沙等16个县(市)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了采集,共采集白茅8份、斑茅39份、荻7份、割手密26份、芒14份(其中五节芒4份),涉及5个属6个种,共94份。测定株高、茎粗、锤度、叶长和叶宽5个主要农艺性状,并对斑茅和割手密进行了相关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研究表明,海南甘蔗野生种资源性状差异显著,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存在较大相关性,而锤度与其他指标不相关;斑茅和割手密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187~0.558及0.206~0.432;斑茅和割手密分别分为四类群和三类群,其中斑茅Ⅱ和Ⅳ类群具有较大的生物量,而割手密Ⅰ和Ⅲ类群具有良好的锤度品质潜力,可推荐作为甘蔗育种的上游材料。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为中国油茶资源分布的最南缘,海南油茶资源丰富,特色显著。本研究以海南油茶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DNA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和引物浓度对海南油茶SRAP-PCR扩增结果的影响,构建海南油茶SRAP-PCR体系,对多态性引物组合进行筛选,为SRAP分子标记在海南油茶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鉴定提供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海南油茶基因组DNA浓度高低对扩增效率影响不大,低浓度dNTPs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扩增产物,而中高浓度的Taq酶和引物可提高扩增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各因素对海南油茶SRAP-PCR扩增影响大小依次为: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总体系为20μL时,最佳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为5 ng,dNTPs浓度为0.20 mmol/L,引物浓度为0.60μmol/L以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4.00 U。采用稳定SRAP-PCR体系,对400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获得32对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有效引物,可用于海南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  相似文献   

16.
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充分发掘野生资源利用价值为目标,基于观赏植物野生资源的特征,确定了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对内蒙古武川地区观赏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蒙古莸、百里香、草乌头、长梗葱等29种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高;柳穿鱼、糖芥、柳兰、扁蕾、黄报春等56种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可适度或较小规模开发;米口袋、短瓣蓍、歪头菜等10种观赏植物开发利用价值较低,不宜开发利用。AHP模型评价内蒙古武川地区观赏植物野生资源的结果,将为今后开发利用观赏植物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