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浙江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科30属34种,其中属I级保护7种,Ⅱ级保护27种,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区系特点、类型及地理分布,列举了它们的一些利用价值,最后提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核实昆明市各保护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现状。结果表明,昆明市记录有高等植物259科1 081属2 73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均分布在昆明市已建保护地范围内,保护率达100%。阐述在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宜良竹山总山神县级自然保护区等昆明市17个保护地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状况。提出提升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开展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重要生境的修复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接计数法和典型样方法,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数量、分布、生境、利用、保护现状等调查,并依据频度、种型、利用价值、就地保护等13个单项指标,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利用价值系数、保护现状系数5个组合指标,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野生植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开展优先保护序列研究,得出优先保护的序列为:花榈木、福建柏、九龙山榧树、凹叶厚朴、南方红豆杉、厚朴、钟萼木、连香树、榉树、樟、香果树、鹅掌楸、白豆杉、榧树、长序榆、毛红椿.  相似文献   

4.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植物优先保护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37种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先保护的有野八角、细茎石斛、天目木姜子和扇叶杓兰4种,占总数的10.81%;优先保护的有独花兰、天麻、天竺桂、楠木、莲、黑节草、三尖杉、中国粗榧、豹皮樟、青钱柳、河南山胡椒和河南鹅耳枥12种,占总数的32.43%;次优先保护的有香果树、榉树、黄檗、青檀、野菱、大果榉、黑壳楠、刺揪、铜钱树、珂楠树、暖木、玉铃花和万年青13种,占总数的35.14%;一般保护的有金荞麦、中华结缕草、野大豆、枫香、重齿槭、绞股蓝、飞蛾械和独根草8种,占总数的21.62%。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评价进行了研究。目前浙江省已有8个省级以上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点),就地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38种,占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50种)的76%;初步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就地保护和其它手段相结合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评价进行了研究,目前全省8个国家或省级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已就地保护3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占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50种)的76%;提出了适度扩区、建立保护点、迁地保护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8种,其中一级16种,二级32种,隶属26科39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0种,其中一级2种,二级20种,三级28种.从保护级剐、生活型、果型、物候期方面对这两类保护植物进行了比较,并从数量、分布、古老性、生境及经济价值方面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邵小平 《中国林业》2011,(18):54-54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绩溪县和歙县交界处,东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811.2公顷。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华东地区的物种基因库,其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在全国生态区位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共调查152个目的物种,实际调查到134个目的物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1种,极小种群和一般保护植物30种。分布面积累计达159068.71 hm~2,总株数达147256930株,但大部分种类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部分物种仍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有28种植物的全部野生种群位于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区域,面临着较严峻的生存威胁;有18种目的物种未发现野生种群。并系统总结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植物红皮书》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统计,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共有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162种,隶属于33科92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本文对各类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分布特征及地理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种类为热带区系成分,而且在保护区内的热带低地雨林分布最为集中,栖息地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需加强管理。同时,对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内这些保护植物的价值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收集整理20多年保护区野外植物调查数据基础上,总结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及中国特有属植物分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共计35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3种。列入《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8种。高等植物模式产地种共记录47种。中国特有属植物共计27属31种,其中单种属12属12种,少种属9属10种,多种属6属9种。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2015年1月,利用样线法对湖北中华山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要决策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统计鸟类158种隶属13目37科105属,占湖北省鸟类种数456种的34.6%。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受危种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8种。生物多样性指数G-F指数0.82,相当于邻近地区的孝感市,高于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是组成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通过总结近十几年的科研监测成果,以《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为依据,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的高等植物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到植物271科1141属2820种,其中比重最大的为被子植物152科858属2255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56.09%、75.20%、79.96%。参照新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增5个国家Ⅱ级、106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科23属26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科92属149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到该区分布的单子叶植物共有18科111属247种;其中野生植物有203种,栽培种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13种,且全部为兰科植物;药用植物有15种.单子叶植物占该保护区维管植物(1412种)的17.49%,表明该区单子叶植物丰富度较高;通过分析单子叶植物...  相似文献   

15.
以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的科属、保护级别(I级、II级)、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自然条件下繁殖属性(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以及种子传播方式(脊椎动物传播、蚂蚁传播、鸟类传播、风传播)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隶属于22科27属,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9种,乔木为28种,占80%,灌木与草本较少;自然条件下,35种保护野生植物均为有性繁殖,其中金毛狗为有性孢子繁殖,其余为种子繁殖;种子(孢子)传播方式中脊椎动物传播为18种,鸟类传播为14种,风传播为3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目的 51.43%、40.00%和8.57%。可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和鸟类的减少导致植物繁殖扩散困难可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进一步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野人谷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发现湖北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8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85种数的28.8%,其中兽类22种,鸟类43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44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61种。  相似文献   

17.
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文章在阐述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从自然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认为该保护区重要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丰富,以热带季雨林和绿孔雀、滇南苏铁等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及保护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8月、9月,对四川卡莎湖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目19科54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4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2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林麝、马麝、雪豹和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本次调查在保护区采集了较多黑线姬鼠标本,这是该物种目前分布的最高海拔,是黑线姬鼠在川西北高原的一个新分布区;保护区姬鼠属物种种类丰富.保护区地处高寒,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到破坏后难于恢复,应重点加强该区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统计表明,丽水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隶属14科23属,裸子植物9种,被子植物19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植物4种,Ⅱ级保护植物24种。丽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过渡性强、成分特有及起源古老等特征,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华南、华东联系密切;属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最多(21.74%),其次分别是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17.38%)、东亚分布(13.04%)和北温带分布(13.04%),温带分布略多于热带分布(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