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距离调水工程投资大、影响范围广、地质情况多样、风险因素众多、工程结构十分复杂。这些特点意味着对此类工程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毕达哥拉斯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的概率、严重程度的权重,构建了结合Fine Kinney评价方法和模糊推理系统的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输水渠道,进行了运行安全评价并确定了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地质条件、施工质量、运行调度风险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库运行期防洪、发电、供水和航运等目标相互影响,调度目标和影响因子相对重要性难以准确判断造成多目标风险综合评价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突变评价法的水库调度多目标风险分析模型。根据水库主要功能的不同,分别明确了将综合风险最低作为调度目标和防洪风险作为严格约束条件的两种多目标风险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评价结果与已有优化调度方案较为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可为水库调度多目标风险综合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输水隧洞TBM施工特点,建立了影响TBM施工进度的风险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的TBM施工进度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风险评估得到了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风险因素,突破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较强的局限,可更客观地分析TBM施工进度风险.最后,以新疆某引水隧洞工程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获得关键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工程风险防范和进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效果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评价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成效,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效果后评价内涵,提出了包含工程实施过程、工程效益、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情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等4方面共14个具体指标的农村饮水安全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AHP法、TOPSIS法和云模型3种方法对农村饮水安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效果良好;TOPSIS法和云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效果后评价中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云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效果后评价中区分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水利工程运营过程中致险因素识别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建立基于SPA-云模型的工程运营风险评估模型。首先,梳理工程运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指标,构建人员、经营管理、运营环境和项目自身风险的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不确定AHP确定模糊权重区间;然后,借用集对理论对权重区间进行精确化,再运用云模型确定水利工程运营风险等级。最后,根据某已投入运营多年的水利工程,验证该模型在项目运营风险评估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坝安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具有复合不确定性的复杂综合评价问题。充分考虑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引入云模型理论确定模糊隶属度;针对AHP法未考虑到因素之间的影响,引入DEMATEL法优化指标权重;针对重力坝的特点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AHP-DEMATEL及云模型的重力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例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建立了起重设备的风险评估模型,依据人员、机器、环境和管理四个评判指标,构造出风险评估的判断矩阵并建立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科学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合TOPSIS理论方法计算逼近度并计算风险安全等级。通过应用案例表明,基于AHPTOPSIS的起重设备风险评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该方法从多种方面考虑了影响风险安全的因素,有效避免了把单因素作为判据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且预测结果较科学、准确,能够进一步揭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同时该方法可作为安全风险评估的一种预测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系统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分析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系统构成、作用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方位进行了风险要素识别、风险源辨析,确定了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种类及其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形成过程;构建了多层次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综合风险等级评定标准;以典型工程为例,计算了工程实施过程的风险度,对有效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过程风险管控,提高灌溉保证率,支撑雨养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的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后评价可以发现影响工程实施、管理、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因素,为下一次设计同类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提供参考,对指导牧区节水灌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鄂温克族自治旗5项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开展过程后评价、管理后评价、经济后评价、可持续后评价、影响后评...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效益、作用,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甘肃省1996年以来完成的77个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评价对象,从节水灌溉内涵出发,在全面分析基础上,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成功度等方法构筑出6层次、16类、70项单因子指标的节水灌溉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项目执行过程、运行管理机制、技术适应性、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分析、目标与可持续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节水灌溉项目的后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黄淮平原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综合种植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借助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黄淮平原灌水技术选择模型。利用单因素、多因素法提出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方法,优选出最适宜灌溉技术。在喷灌、滴灌、微喷灌、低压管灌和畦灌5种方案中,运用所建立模型选择最优的灌水技术,综合因子大小为微喷灌>喷灌>低压管灌>滴灌>畦灌。黄淮平原种植区适宜灌溉技术为微喷带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农业灌溉,需通过沿渠节制闸进行流量调节,掌握渠道中非恒定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应用意义。基于特征线法离散圣维南方程,模拟引汤灌区部分渠系在闸门调控下的非恒定流过渡过程,并与Mike11软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此外,在模拟结果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闸门运行设计,根据闸下出流理论建立闸门开度调控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流量线性变化的条件下闸门开度也为线性变化,针对多级闸门同步与逐级调节情况下渠道中的非恒定流过程进行模拟,总结了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以淮河流域槐店闸的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流量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并探讨了各公式的适用性,结合槐店闸的实际情况及分析结果对拟合所得对数函数进行改进,分析各公式在自由出流区间内的合理性后,决定采用分段函数形式表达流量系数公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段函数模拟平均误差为10%,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合同节水管理风险评价过程中各评价指标定性概念的随机性及模糊性,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价标准进行云变换得到概念云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获取云滴,采用浮动运算法和综合运算法实现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由低级指标向高级指标的转换。将结果转换为云图,并与风险评价标准的概念云模型进行对比,得出评价结果。最终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云模型应用于合同节水管理风险评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环境下的河南省典型区域土壤田间持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田间持水量是衡量土壤墒情和干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境不同,如季节、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相同区域的土壤其测定结果也不相同。通过颗粒分析实验,确定了全省122处人工墒情站的土壤类型,并从中选取了3个不同土壤类型的站点开展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田间持水量试验。结果表明:①从全省范围来看,河南省的土壤以壤土类型为主,在防汛抗旱时要充分考虑该种土壤类型的蓄水特性;②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其田间持水量与干容重呈现线性反比关系;③3种土壤在不同的季节及实验室温度环境下,田间持水量测定结果差别不大,因此可以得出田间持水量基本不受温度季节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分是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旱情监测、农作物估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水云模型来消除研究区域植被对后向散射的影响。建立植被含水量和归一化水指数的关系提取模型中所需的植被含水量参数。利用AIEM模型结合粗糙度参数Zs建立研究区土壤墒情反演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焦作广利灌区,反演结果和实测值相关性达0.7。将水云模型与AIEM模型联合反演土壤墒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湖北省现行灌溉定额标准存在问题,采用灌溉试验成果和典型县实地调研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分区晚稻灌溉定额计算参数及其变化规律。考虑耕作方式与灌溉模式对晚稻灌溉定额影响,计算了湖北省不同分区不同频率4种组合模式(人工耕作+浅灌适蓄、机械耕作+浅灌适蓄、人工耕作+间歇灌溉、机械耕作+间歇灌溉)晚稻灌溉定额,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经分析,该计算成果能够更全面真实反映湖北省晚稻灌溉用水水平,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灌溉定额适用条件。该研究成果对湖北省水资源管理与其他区域晚稻灌溉定额修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吸肥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灌溉施肥和多营养调配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简易型3通道施肥机。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溉主管进口压力、流量和吸肥通道开启个数对吸肥量的影响规律,以及施肥水泵的水力规律。结果表明:主管进口压力、吸肥通道开启个数对吸肥量有影响,主管进口流量对吸肥量无影响。3个吸肥通道全部开启时,随主管进口压力的增大,总吸肥量逐渐减小;开启1个或2个吸肥通道时,总吸肥量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随后逐渐减小。建立了总吸肥量与主管进口压力、吸肥通道开启个数的回归模型,可用于吸肥量估算。水泵效率随主管进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3个吸肥通道全部开启时施肥水泵效率最高。所揭示的施肥机的吸肥规律及施肥水泵的水力规律,可为施肥水泵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青海省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中的评价指标作为一级指标,结合民和县实际情况,选取、分析了影响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的14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了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对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影响较大的8个指标分别为水质净化与消毒设施(备)配套率、实际供水能力、水质达标率、自来水普及率、水源保证率、取水时间/距离达标率、水质监测能力和供水保证率;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民和县农村饮水状况得分为76.1335,表明民和县农村饮水处于安全状态。同时,还提出了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水源保护等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长江下游大通水文站长时间序列资料,运用累积曲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长江入海水沙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年径流量呈微弱减少趋势,而年输沙量显著下降,通过95%置信度检验;②径流量在1955年发生突变,输沙量在1997年发生突变;③小波分析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存在23a和24a的周期性变化规律;④1971-1996年累积减沙量为22.13亿t,1997-2015年累积减沙量为44.44亿t;⑤年输沙量显著减少受降水影响不明显,主要是水库拦沙、河道采砂和水土保持等人为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