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宣威市初烤烟叶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烟株移栽第20天,分别浇施红牛硫酸钾肥120 kg/hm~2(T_1)、180 kg/hm~2(T_2)、240 kg/hm~2(T_3);烟株打顶后第3天,叶面喷施普通硫酸钾45 kg/hm~2(T_4),叶面喷施红牛硫酸钾45 kg/hm~2(T_5),叶面喷施螯合生物钾肥7.5 kg/hm~2(T_6),并以常规方法种植烟叶为对照(CK),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烤烟钾含量、品质和经济性状有较大影响。T_2~T_6处理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大部分明显高于对照烟叶,其中T_2、T_4、T_6处理的提钾效果较为明显,提高率为30.5%~56.3%。T_2、T_5处理能明显提高中上部烟叶化学协调性,化学成分综合得分高于0.75,并能使烟叶吃味醇和,杂气和刺激较小,余味较好,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等经济性状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结合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并从烟叶生产成本角度综合分析,宣威烟区最佳钾肥施用方式如下:烟株打顶后第3天,叶面喷施红牛硫酸钾45 kg/hm~2,稀释比例为1∶15。  相似文献   

2.
镁是烤烟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必需中量元素之一,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为探索滇中南红壤条件下,最佳的镁肥供给方式与水平,对红河州典型植烟区进行了不同镁肥施用方式及水平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镁肥基施以移栽前镁肥60 kg/hm~2掺拌细土150 kg/hm~2塘施处理较好,镁肥叶面喷施以团棵期选择晴天傍晚叶面喷施225 m L/hm~2兑水225kg/hm~2镁肥溶液处理较好。2种施肥方式对比以镁肥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其经济性状表现优于基施。  相似文献   

3.
混配铁肥喷施对小白菜镉铅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盆栽实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配比硫酸亚铁、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_2EDTA)和尿素混配铁肥对小白菜生长及小白菜地上部Cd、Pb和F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配比的混配铁肥对小白菜地上部干重及地上部Cd、Pb、Fe、Zn和Cu含量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叶面喷施FeSO_4混配肥提高了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喷施混配铁肥处理小白菜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24.63%~89.03%和34.78%~114.13%。喷施不同配比混配铁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白菜地上部Cd、Pb、Cu和Zn含量,提高小白菜地上部Fe含量。喷施2 mmol/L FeSO_4+1.8 mmol/L柠檬酸+0.2 mmol/L Na_2EDTA+0.2%尿素(处理9)后,小白菜地上部Cd和Pb含量降低幅度分别在50%和40%以上,Fe含量提高16.35%;是小白菜降镉铅效果最优混配铁肥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开展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研究,为治理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境内,采集水稻主产区的稻田耕层(0~20 cm)土样157个,分析其镉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另外,在镉超标稻田上进行不同硅肥处理对稻米镉的消减试验,试验设不施硅肥作对照、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0.2%纳米硅1 500 L/hm~2和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稻米中的镉含量。[结果]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稻田耕层土壤中全量镉含量为0.02~7.33 mg/kg,平均0.53 mg/kg,其中35.03%土壤样品的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级标准,以中、轻度污染为主。硅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中镉的含量(P0.05),其中土施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处理效果最好,稻米镉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3.45%;喷施纳米硅1 500L/hm~2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62.07%,土施硅肥750 kg/hm~2处理下降34.48%。[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中镉的生态风险为中等至高的风险,合理施用硅肥可有效降低稻米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姚安县优质烟叶生产最佳镁肥施用量。[方法]研究镁的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镁肥4个不同施用量:不施镁肥(T_1)和施用150 kg/hm~2(T2)、300 kg/hm~2(T3)、450 kg/hm~2(T_4),并对各处理烤烟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不施镁肥处理相比,随施镁量的增加,株高、叶长、叶宽和茎围随之增加;在0~450 kg/hm~2施镁范围内,施镁对烤烟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的效应,其中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均以450 kg/hm~2处理最高,其与T_1、T_2、T_3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以450 kg/hm~2处理最接近优质烟叶的含量范围且其各成分协调性也最好。[结论]烤烟生产过程中,可施用适量的镁肥,以提高烤烟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叶面喷施硅肥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影响,以平麦20为材料,设置小麦开花期不同浓度[180(S1)、270(S2)、540(S3)、2 700(S4) mg/L)]叶面硅肥喷施试验,并研究干旱胁迫不同阶段内不同硅肥处理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最佳喷施量。结果表明,干旱处理5 d时,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高浓度硅肥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旱8 d时,叶片光合速率继续降低,而叶面喷施高浓度硅肥均显著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高浓度硅肥喷施在干旱胁迫下均显著降低叶片H2O2含量;干旱处理5 d时,叶面喷施2 700 mg/L,和S1处理相比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26.45%;干旱处理8 d时,叶面喷施高浓度硅肥均显著降低叶片MDA含量;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硅肥处理均显著升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干旱胁迫5 d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处理均升高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干旱处理8 d时,叶面喷施2 700 mg/L浓度硅肥则比S1处理下降了0.02%;...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冬暖番茄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对照(CK)、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T_1)、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T_2)、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T_3),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酸化程度,还能不同程度增加番茄产量,以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处理增产较为显著,分别较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53%、9.05%,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处理增产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可以保证番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片的产量和品质,以吉烟九号(N.tobacum cv.jiyan No.9)为供试材料,施用不同组合比例的ZnSO_4和FeSO_4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各处理的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结果表明,铁、锌配合施用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其中,处理2(FeSO_4 15 kg/hm~2+ZnSO_4 10 kg/hm~2)和处理5(FeSO_4 15 kg/hm~2+ZnSO_4 15 kg/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Cc和DTA-6对黑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孕穗期、开花期喷施水375 kg/hm~2,做为对照;处理2:用氯化胆碱(15 g/hm~2+375 kg/hm~2)在孕穗期、开花期各喷施一次;处理3:用DTA-6(12 g/hm~2375kg/hm~2)在孕穗期、开花期各喷施一次。旨在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黑小麦植株衰老以及改善黑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可能机理,为黑小麦高产栽培中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黑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Cc和DTA-6有利于维持黑小麦生育后期的叶片功能,使得黑小麦花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有利于降低茎秆+叶鞘+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提高了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有利于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能力,增加了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的比例。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Cc和DAT-6显著提高了黑小麦硒含量。  相似文献   

10.
4种水溶性肥滴施加喷施对设施辣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辣椒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试验。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 200 m~3/hm~2,结合滴灌滴施氮钾平衡型水溶性肥料(N-P_2O_5-K_2O=20-10-20)255 kg/hm~2,叶面喷施6次(苗期1次,开花期2次,结果至采收期3次,每次喷施水溶肥1 000倍液25 kg/hm~2)可明显改善辣椒农艺性状和商品性,折合产量可达22 545.5 kg/hm~2,较常规滴施磷酸二铵345 kg/hm~2增产43.35%。  相似文献   

11.
以万寿菊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运用裂区设计,以缓释肥处理为主区,包括不施用缓释肥(T1)、喷施叶绿宝(T2)、基施多维肥精(T3)、基施多维肥精+喷施叶绿宝(T4)4个处理;氮肥处理为副区,即施氮0 kg/hm~2(N1)、150 kg/hm~2(N2)、300 kg/hm~2(N3)、450 kg/hm~2(N4)4个处理,通过测定万寿菊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膜稳定性以及保护酶等指标,以期为万寿菊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缓释肥和氮肥配施对万寿菊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叶绿素含量随着尿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N3T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Pn、Tr、Gs均随着尿素施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Ci随着尿素水平的增加而降低;缓释肥和氮肥配施对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较为一致。在N3T2时保护酶活性最高,丙二醛活性最低,防止膜脂过氧化延缓衰老。结论:施氮量达到300~450 kg/hm~2时,基施多维精肥和喷施叶绿宝可显著改善万寿菊气体交换特征。  相似文献   

12.
广西稻田镉污染状况及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开展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研究,为治理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境内,采集水稻主产区的稻田耕层(0~20 cm)土样157个,分析其镉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另外,在镉超标稻田上进行不同硅肥处理对稻米镉的消减试验,试验设不施硅肥作对照、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0.2%纳米硅1 500 L/hm2和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 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稻米中的镉含量.[结果]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稻田耕层土壤中全量镉含量为0.02~7.33 mg/kg,平均0.53 mg/kg,其中35.03%土壤样品的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级标准,以中、轻度污染为主.硅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中镉的含量(P<0.05),其中土施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处理效果最好,稻米镉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3.45%;喷施纳米硅1 500L/hm2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62.07%,土施硅肥750 kg/hm2处理下降34.48%.[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中镉的生态风险为中等至高的风险,合理施用硅肥可有效降低稻米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齐穗期对各个处理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和螯合硒,研究对水稻籽粒含硒量、水稻茎叶含硒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后,与对照相比,水稻产量基本随喷硒浓度升高而增加;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1组中,喷施2.0 g/hm~2亚硒酸钠处理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达到了16.78%;喷施2.5 g/hm~2亚硒酸钠处理中糙米含硒量最高,达到了0.142 mg/kg,经方差分析,与CK相比差异显著;叶面喷施螯合硒的1组中,喷施2.5 g/hm~2螯合硒处理产量和糙米含硒量均达到最高值,与CK相比增产达到了19.35%,含硒量达到了0.236 mg/kg,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可见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水稻茎叶中的硒含量,对水稻的良好生长起促进作用。在叶面喷施硒含量相同的前提下,喷施螯合硒肥的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喷施纯亚硒酸钠,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贵州尖椒专用炭基肥中生物质炭的最适添加量,为辣椒施肥时添加适宜用量生物质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物质炭设4个不同添加量处理,T_1∶10%生物质炭(添加量250 kg/hm~2)、T_2∶20%生物质炭(添加量500 kg/hm~2)、T_3∶30%生物质炭(添加量750 kg/hm~2)和T_4∶40%生物质炭(添加量1000 kg/hm~2),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对贵州尖椒生长及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尖椒产量,T_2最高,为14 887.88 kg/hm~2,较T_1提高44.69%;尖椒生长性状,株高T_2最高,为116.67 cm,茎粗和分支数T_3最粗/多,分别为14.55 mm和22.17个,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尖椒品质,硝酸盐和还原糖含量T_2最高,分别为76.90和29.62 mg/kg,氨基酸含量T_1最高,为5.99 mg/kg,Vc含量T_3最高,为98.42 mg/100g;土壤肥力,不同处理p H为4.76~4.89,依次为T_1 T_2 T_3 T_4,有机质为33.5~41.4 g/kg,依次为T_4 T_3 T_2 T_1,碱解氮为314.76~358.21 mg/kg,依次为T_2 T_1 T_4 T_3,有效磷为25.50~34.94 mg/kg,依次为T_3 T_4 T_2 T_1,速效钾为152.00~192.00mg/kg,依次为T_2 T_4 T_3 T_1;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磷酸酶为0.15~0.21 mg/g,依次为T_3 T_4 T_2 T_1,过氧化氢酶为0.06~1.12 m L/(20 min·g),依次为T_3 T_2 T_1 T_4,脲酶为0.12~0.16 mg/g,依次为T_3 T_2 T_4 T_1,蔗糖酶为0.08~0.54 mg/g,依次为T_2 T_4 T_3 T_1;土壤肥力与其酶活性的相关性,磷酸酶与pH和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速效钾呈极显正相关。【结论】20%生物质炭(添加量500 kg/hm~2)和30%生物质炭(添加量750 kg/hm~2)可促进尖椒生长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是生物质炭添加量的最佳比例,综合考虑,以20%生物质炭(添加量500 kg/hm~2)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铁镁微肥对北方旱地玉米幼苗期碳代谢和生长的影响,对盆栽的玉米幼苗单独和混合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FeSO_4·7H_2O(250、500、750mg/L)和MgSO_4·7H_2O(0.5、1.0、1.5g/L)溶液,于2周后分析叶片中与碳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铁、镁微肥可以有效提高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能力以及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增强玉米的碳代谢能力;同时,可以显著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根冠比。其中,适合玉米幼苗生长的最佳喷施质量浓度分别是500 mg/L的FeSO_4·7H_2O、1g/L的MgSO_4·7H_2O和250mg/L的FeSO_4·7H_2O与0.5g/L的MgSO_4·7H_2O混合溶液。因此,叶面喷施适当质量浓度的铁或镁微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幼苗的碳代谢能力,促进植株、特别是根系的生长,这对于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硒对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在抽雄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玉米籽粒硒含量、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硒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与不施硒肥相比,叶面喷施30 g/hm~2的硒肥时,产量可提高4.14%,喷施30 g/hm~2硒肥和45 g/hm~2硒肥处理的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施硒利于作物对锰元素的吸收,提高了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中铅、镉和汞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芋头生长、食味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荷芋’为供试材料,于泰州、泰兴分别设置T1、T2和T3共3种有机肥用量和CK(对照)处理,探索有机肥施用对芋头生长、食味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泰州地区芋头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泰州、泰兴点T2和T3处理6叶期、12叶期株高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泰兴点T1处理株高在12叶期显著高于CK处理,在6叶期和泰州点6叶期、12叶期与CK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泰兴点T3处理6叶期叶面积指数平均为0.3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泰州、泰兴点T3处理12叶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71、0.75,均显著高于CK处理;有机肥用量与子芋口感、香味指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6、0.79;泰州、泰兴点T2、T3处理碱解氮、有效磷均显著高于CK处理;泰州点土壤有效钾以T2处理最高,为174 mg/kg,T3处理最低,为159 mg/kg,泰兴点则以CK处理最高,为172 mg/kg,T3处理最低,为140 m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喷施叶面镁肥对福建设施甜椒干物质累积分配、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的叶面镁肥喷施浓度,为设施甜椒叶面镁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椒品种特雅斯为供试材料,在福建省诏安县布置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叶面镁肥喷施浓度处理,分别为0(对照)、0.5%(Mg0.5)、1.0%(Mg1.0)、2.0%(Mg2.0)、4.0%(Mg4.0)浓度的MgSO4·7H2O(喷施量700 L/ha),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设计,探究喷施叶面镁肥对设施甜椒干物质累积、叶片SPAD镁浓度及积累量、氮磷钾浓度及设施甜椒产量、收益、成本等指标变化,进而确定适宜的叶面镁肥喷施浓度.[结果]喷施叶面镁肥能明显提升挂果老叶的SPAD值,与对照相比,Mg4.0处理叶片SPAD值最高,较对照SPAD值上升6.92%.喷施叶面镁肥有助于设施甜椒干物质的累计,增幅为1.39%~3.98%;且累积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果实,与不施叶面镁肥相比,Mg4.0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累积量显著提升(P<0.05,下同),增幅为9.03%.喷施叶面镁肥可促进叶片镁和氮的吸收利用,抑制叶片钾的吸收利用,但不影响叶片磷的吸收利用;当叶面镁肥喷施浓度为4.0%时,叶片中氮和镁的累积量分别提升10.05%和14.06%,叶片中钾的累积量降低8.42%.喷施叶面镁肥有助于设施甜椒商品果产量的提升,增幅为1.56%~13.63%;且主要来自于优果率和总产量的提升.与对照相比,Mg4.0处理显著提升设施甜椒的肥料偏生产力,氮、磷、钾的增幅分别为13.62%、13.62%和13.63%;设施甜椒经济效益增幅为0.94%~24.56%,且Mg4.0处理的经济效益、成本收益率和新增纯收益率均最高.[结论]在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缺乏状态时,喷施叶面镁肥提高了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促进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提质增效作用.可见,在设施甜椒技术综合管理体系中,叶面喷施镁肥是一种有效的养分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预防病毒病及产量的影响,选取潜在性缺锌(土壤有效锌含量0.76 mg/kg)的石灰性土壤,对常规朝天椒品种日本新一代三樱椒,进行3个施锌方法(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和4个土壤施锌量(0,15,30,45 kg/hm~2 ZnSO_4·7H_2O)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不施锌肥),各处理较对照增产5.78%~13.25%,产量先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用量后反而降低;锌肥的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锌肥土施、叶面喷施均可显著提高朝天椒的产量,以"土施+叶面喷施"增产效果最好;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7.59%~76.12%),全生育期可将病情指数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朝天椒锌肥土施结合叶面喷施,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七水硫酸锌(ZnSO_4·7H_2O)以土壤基施30 kg/hm~2+叶面喷施7.5 kg/hm~2(分为3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减肥加镁对冬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镁肥对冬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冬瓜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方法】采用华南地区主要大型冬瓜品种铁柱二号为材料,以广东地区冬瓜种植户平均化肥施用量(N 490 kg/hm~2、P_2O_(5 )360 kg/hm~2、K_2O 420 kg/hm~2)为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N 350 kg/hm~2、P_2O_(5 )180 kg/hm~2、K_2O 375 kg/hm~2)情况下增施镁肥(MgO 30、60、90、120 kg/hm~2,分别为Mg1、Mg2、Mg3、Mg4 4个镁水平)处理对冬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Mg3处理冬瓜中部横径、下部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11.60%、18.15%、24.60%和24.57%。Mg4处理降低了冬瓜果实各部位的果肉硬度。与CK相比,减肥加镁处理可明显提高冬瓜果实表面光泽度,其中Mg2、Mg3和Mg4处理分别提高17.54%、9.00%和24.44%;显著增加冬瓜果皮色泽度,Mg3处理效果最好,其中L值比CK降低4.97%,a值增加53.78%,b值降低47.74%;显著提高冬瓜果实的花青素指数,Mg2、Mg3、Mg4处理均增加2.78%;有效降低冬瓜果实的叶绿素指数,Mg3和Mg4处理分别降低5.09%和10.03%;有效提高冬瓜的经济效益,Mg2、Mg3处理分别提高25.92%、36.07%。施肥处理未对冬瓜果实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指数造成明显影响。【结论】化肥减量配施镁肥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冬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