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模拟受控酸雨喷淋方法,研究了在重度酸雨(pH=2.5)、中度酸雨(pH=4.0)和对照(pH=5.6)处理条件下,山核桃幼苗在不同季节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山核桃植株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受酸雨胁迫的影响显著,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显著。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F_v/F_m、F_v/F_o和Yield值出现降低后逐步增强的现象,而且对照(pH=5.6)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说明山核桃在酸处理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芒萁对酸铝胁迫的耐性机制,以玉米为对照,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低pH值(3.5、4.5、5.5)和铝胁迫(0、50、100、400μmol/L)对芒萁和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铝条件下,随着pH值下降,芒萁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总体均无明显变化,而玉米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qP明显下降,胞间CO_2浓度明显升高。在相同pH值条件下,随铝浓度增加,芒萁和玉米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_v/F_m和qP均逐渐下降,但玉米下降幅度远大于芒萁。芒萁和玉米NPQ随铝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升高幅度表现为芒萁大于玉米。此外,随铝浓度的增加,芒萁胞间CO_2浓度逐渐下降,玉米则逐渐升高;芒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玉米则总体逐渐下降。综上,芒萁耐酸和耐铝能力强于玉米,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大于pH值,但低pH值会加剧铝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4.
美国引进的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从美国引进的薄壳山核桃幼苗在浙江地区栽培生长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以ML3、ML4、ML6、ML7、ML8和ML9的6个薄壳山核桃单株的三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进行了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色素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ML7的P_(max)和AQY数值相对较高,ML6的LCP值最低,而AQY值较高,表明ML7光能利用效率最高,而ML6则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最强;ML7的F_v/2、F_v/F_m、F_v/F_o、Yield和Fm'5个荧光参数较高,表明ML7的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较高;3种色素在薄壳山核桃中的含量: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非粮化”利用对水田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河谷平原选择代表性植茶水田,按土壤酸碱度(pH)把土壤分5.5~6.5、4.5~<5.5和<4.5等3组,统计分析水田植茶酸化对耕作层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耕层土壤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硅、有效硼均呈下降趋势,而有效铁、有效锰呈增加趋势,有效锌和有效铜随酸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pH<4.5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略高于pH 5.5~6.5和4.5~<5.5的土壤。pH 5.5~6.5与pH 4.5~<5.5的土壤之间酶活性差异较小,但当pH<4.5时,土壤酶活性明显下降。土壤酸化还轻微降低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解淀粉芽孢杆菌WK1在山核桃树和林地土壤的定殖动态及其最佳接种方式,采用电击转化方法导入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构建荧光标记菌株(GFP-WK1)。通过叶面喷施(喷叶法)、根系浇灌(灌根法)和树干滴注(挂液法)3种方式接种GFP-WK1菌液,定期测定GFP-WK1在山核桃树体和土壤中的定殖数量,以及不同土壤pH条件下GFP-WK1在山核桃幼苗根、茎、叶中的定殖量,分析GFP-WK1的定殖能力和移动规律。结果表明:GFP-WK1能够通过喷叶法、灌根法和挂液法的方式在土壤和山核桃树体定殖,GFP-WK1在山核桃树体和土壤之间有良好的移动性,定殖量可保持在104~106 CFU·g-1。相较于灌根法和喷叶法,挂液法处理下GFP-WK1定殖稳定。不同土壤pH条件下,GFP-WK1在山核桃幼苗中的定殖量均表现为根>茎>叶,在pH值为6.8的土壤条件下定殖效果最好,植物体内的定殖量也相对较高。从短期定殖效果和施用方便的角度,田间实际应用推荐灌根法,并将土壤pH值调到6.8;长期使用的话,建议选择挂液法,以保证树体的菌株定殖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模拟酸雨对山核桃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明酸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设置pH 2.5,3.5,4.5和5.6(ck)共4个模拟酸雨处理,于2006年10月,2007年4月、7月、10月,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模拟酸雨胁迫后的山核桃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和叶绿素的变化都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降低,pH 2.5的处理下降幅度比较大,说明模拟酸雨对这个处理的山核桃有一定的伤害,其他处理之间变化不大。各个月表现基本一致,尤其2007年10月差异明显,说明模拟酸雨处理的山核桃更容易受到低温胁迫,造成伤害。研究还表明,Fv/Fm,Fv/F0,ΦPSⅡ可作为植物受到酸雨影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可耕地土壤酸化情况逐年扩大的趋势,为探究土壤酸胁迫对景天三七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模拟土壤酸化,研究了景天三七在4种不同土壤pH(6.2~3.8)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轻度的土壤酸化(pH 5.6)会增强景天三七根系的活力,促进地下部的生长。景天三七的株高、叶厚、茎粗和根长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加剧会受到明显的抑制,根系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相对电导率、叶片的SOD和CAT活性以及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相对电导率也随之升高,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却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土壤pH4.2时,景天三七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会出现明显的阈值响应,其中P_n、G_s、T_r、C_i、F_m、F_v/F_m、NPQ和叶绿素SPAD值迅速降低,同时Ls、Φ_(PSⅡ)、q_P显著升高,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对景天三七的光合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景天三七在酸化土壤中栽培时,应注意当地土壤酸碱度不应低于pH 5.6。  相似文献   

9.
土壤酸化对景天三七叶片光合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为材料,通过浓硫酸模拟土壤酸化,研究了不同土壤酸化处理(pH 3.4、4.6、5.5)对景天三七叶片光合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化加剧,土壤中铝离子溶出量迅速增加,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则逐渐降低,而细胞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增高。在轻度(pH 5.5)和中度(pH 4.6)酸化下植株光合及荧光参数与CK(pH 6.6)相比无显著差异,叶绿体超微结构完整;在重度(pH 3.4)酸化下,光合及荧光参数出现明显阈值响应,PnCiTrGsFoFmΦPSⅡqPFv/Fm迅速降低,NPQ、Ls则显著增高,叶绿体不再沿细胞膜均匀分布,并在细胞质中扎堆聚集,基粒片层出现明显间隙,部分类囊体膜模糊不清。结果还表明,土壤酸化促进了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以及SOD、CAT、GR和APX活性的增加,可溶性糖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土壤酸化导致植株叶片膜质过氧化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土壤中铝离子的析出;轻中度土壤酸化并未引起叶片光合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重度土壤酸化则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光合能力降低;同时景天三七可通过诱导渗透物质的增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以防御土壤酸化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龙脑樟(Cinnamomum camphora chvar.Borneol)矮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龙脑樟的最佳肥料用量,为龙脑樟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以龙脑樟矮林为试材,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施肥设计,通过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_o、F_m、F_v/F_m、F_v/F_o),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不同量的氮磷钾肥的情况下,龙脑樟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先随着光合辐射(PAR)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到一定光强后趋于稳定,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而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而增加,N_2P_2K_2处理下的ETR、qP最大,NPQ最小,说明N_2P_2K_2处理有利于提高龙脑樟的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而初始荧光(Fo)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下降后增加,最大荧光(F_m)、F_v/F_m、F_v/F_o则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均在N_2P_2K_2最小或最大,说明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可以提高龙脑樟的潜在光合能力和光化学活性,降低光抑制程度,使其获得较高的光合效率和光合潜能,促进龙脑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幼苗对酸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以一年生的薄壳山核桃(CI)和山核桃(CC)实生苗为试材,分别采用pH 6.0(CK)、pH 5.0(轻度酸处理)、pH 4.0(中度酸处理)和pH 3.0(重度酸处理)的霍格兰氏营养液培养植株,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重度酸处理下,与CK组相比,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分别增加15.23%和15.36%,地径分别增加11.91%和13.88%;而两者的幼苗叶片数量均急剧减少。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pH值的下降显著减小。在重度酸处理下两种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说明幼苗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与CK组相比,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胞间CO2浓度增幅分别为27.26%和19.21%,气孔导度降幅分别为35.51%和65.88%,蒸腾速率降幅分别为32.80%和64.14%。总之,随着营养液pH值的降低,山核桃的光合参数变化幅度大于薄壳山核桃,两种植株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何首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贵州何首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干旱处理模拟不同降水情景(CK:1 d 1次灌水,W1处理:3 d 1次灌水,W_2处理:5 d 1次灌水,W_3处理:7 d 1次灌水),测定干旱胁迫下何首乌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何首乌总叶面积、叶长、叶片数、叶宽、叶厚、株高、分枝数、根长显著降低,降低程度表现为W_3 W_2W_1,须根和块根干质量先升高后降低,叶、茎干质量均呈降低趋势且在W_3处理下达最小值,根冠比和根生物量比显著增加,较CK分别增加4. 03倍和97. 14%;随干旱胁迫加剧,何首乌各组织含水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绿素含量、Fv/Fm、ETR和qP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PQ呈降低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在W_3处理下降至最小值,可见,何首乌光系统Ⅱ在W_3处理下遭受不可恢复的损伤。综上,W_3处理下何首乌生长受到较大的抑制,叶绿素荧光参数最低,何首乌幼苗的自我修复能力受到严重损害,超出了何首乌幼苗的耐性阈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相似文献   

14.
黑土模拟酸化后,研究土壤不同pH值对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pH值的减小而降低;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在pH值为4.5-7之间均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而减少,当土壤pH值<5.5时,脲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明显的降低.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当土壤酸化到一定程度后(pH=4.5时),促进酸性磷酸酶活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品种津优303为试验材料,设低温+灭菌接种物、常温+菌剂、低温+菌剂3个处理,以常温+灭菌接种物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量(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与干重)、黄瓜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荧光(F_m)、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PSII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0)]均显著CK,严重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初始荧光(F_0)显著CK,PSII反应中心遭受损害。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处理的黄瓜幼苗生长量以及叶片幼苗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值均显著未接种AMF处理,F_0显著未接种AMF处理,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10.24%,F_m、F_v/F_m和F_v/F_0分别提高14.2%、5.9%和31.4%,F0降低8%,明显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温胁迫对3种绿绒蒿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的方法,测定了低温胁迫4℃下贝利叶绿绒蒿(Meconopsis baileyi)、多刺绿绒蒿(M.horridula)、高茎绿绒蒿(M.superba)3种绿绒蒿幼苗的荧光参数。【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绿绒蒿幼苗的最大荧光F_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逐渐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先上升后下降,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和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逐渐升高。经过48 h自然恢复,3种幼苗的F_m均恢复到0 h(CK)水平,ETR、F_v/F_m有所回升,Y(NPQ)恢复到显著高于0 h(CK)水平。3种绿绒蒿在低温胁迫下均能通过有效地调节叶绿素荧光参数来进行自我调控,均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不同种之间仍具有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绿绒蒿属植物的引种栽培以及高山植物抗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连续3年采用氮浓度的添加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浓度[CK,0 g/(m~2·年);低氮LN,10 g/(m2·年);中氮MN,20 g/(m~2·年);高氮HN,40 g/(m~2·年)]对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苗期生长特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土壤p H值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土壤电导率和全盐含量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2)土壤各养分含量随氮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总体表现为MNHNLNCK,说明氮素能够增加高粱根区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以中度水平的氮浓度对高粱根区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效应最为明显;(3)高粱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土壤细菌数量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氮浓度对高粱根区土壤微生物数目的影响与土壤养分保持一致,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知,氮浓度对高粱根区土壤微生物数目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土壤养分,即土壤微生物数目对于不同氮浓度的敏感性高于土壤养分;(4)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高粱株高、根长、叶面积指数、比叶重、鲜质量和干质量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中水平氮浓度处理下高粱生长各指标达到最大;(5)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高粱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保持一致的变化规律,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片N含量和叶片P含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6)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高粱叶片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基本表现为MNHNLNCK,局部有所波动。综上可知,氮浓度对高粱苗期的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发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氮浓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合猴樟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该研究采用单一水培栽培模式,研究3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A、B和C)对猴樟幼苗生长期间营养液酸碱度(pH)、新梢生长量及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加长,3种营养液的pH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培养2周后,配方A和B营养液的pH值超过7.2,而配方C则是在3周后超过7.2,对pH值的缓冲能力相对较强。从幼苗发育情况看,4月4日前,3个配方中猴樟幼苗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而4月4日后,配方A和B的新梢长度生长速度变慢,配方C明显高于配方A和B,配方B的新梢粗度生长变快,明显高于配方A和C。整个过程中配方C的新梢叶绿素总含量不断提高,且叶色正常,在4月4日后明显高于配方A和B,配方A和B有明显黄化现象,配方A的叶绿素总含量在4月18日有下降趋势。结论:配方C最适合用于猴樟无土栽培,在营养液管理过程中应每14d调整一次pH值至6.5,每28d更换一次营养液。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酸度营养液对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春季红花檵木离体新枝在不同pH值营养液水培条件下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H值≤5.5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且降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营养液pH值的降低而增大;各处理的花色素苷(An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H值2的处理褪色程度最轻;pH值5.5的处理叶片脱落、枯萎最少.试验前期,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产生的光合"午休"均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到试验的第6天,pH值2的处理光合"午休"的原因是气孔限制,其他各处理的仍为非气孔限制.试验后期,pH值5.5的处理Pn日均值高于同时期对照.可见,红花檵木新枝春季在pH值5.5的弱酸性水培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综合表现最佳;而强酸性环境虽会加速红花檵木离体新枝的衰老,但最利于其叶片保持鲜艳的紫红色.然而,强酸性土壤环境下红花檵木叶片呈色和生理代谢的变化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4种处理:以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混合菌液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绿色木霉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哈茨木霉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PD培养基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对株高、茎粗、叶宽、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混合木霉的黄瓜幼苗株高、叶宽、茎粗、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以及POD活性显著增加,同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混合菌液能够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效果优于施加单种菌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