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选育抗病小麦品种历来是英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受到育种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英国冬小麦的主要病害包括 :(1)叶部的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 ;(2 )穗部的赤霉病等 ;(3)茎秆基部的眼斑病和纹枯病 .本文根据作者参与的部分工作及有关的文献 ,对英国冬小麦的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生理小种消长状况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从育种技术路线的设计、新杂种的获得与选择、非整倍体和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转育等方面总结了作者从事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的方法与经验;介绍了陇东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在种质创新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近缘种属有益基因的导入、冬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小麦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的主要成果。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塔城盆地是新疆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努力,已建立起包括小麦育种家基地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小麦良种生产体系,生产的小麦品质好、商品率高。但存在冬小麦黑穗病严重的问题,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实施冬小麦黑穗病绿色防控,能有效遏制病害发展,减少损失,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对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倒、抗逆性强、抗多种病害和品质较好等特点;成穗率高、后期综合抗性好和群体质量高是其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这为今后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现实佐证。  相似文献   

5.
利用携带光周期迟钝基因(Photoperiod1简称Ppd1)的6套近等基因系分别与其背景亲本AVALON、BRIGAND、BRIMSTONE、MERCIA、NORMAN及RENDZVOUS相比较,研究该基因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对冬小麦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基因提高了小麦品种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2)它明显缩短小麦生育期,尤其是缩短拔节到抽穗的天数,使其提早抽穗、开花及成熟。因此认为该基因对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的小麦早熟育种利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在小麦生产所面临的各种病害中,赤霉病一直是重点防控对象。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加重对河南省小麦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本文主要从小麦赤霉病防控的有效措施、抗性资源的发掘及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展开综述,浅析河南省小麦抗赤霉病研究现存的问题,提出需要强化利用抗性资源,加强分子育种在河南省抗赤霉病研究中的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了陇东旱塬区北部冬麦区区域试验、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凉小麦示范园、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的50个冬小麦品种(系)条锈病感病情况。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所有品种(系)中,对条锈病表现免疫的品种(系)没有,表现高抗的品种(系)8个,表现中抗的10个。普遍率≤50%的品种(系)有25个,占鉴定材料50%;严重度≤50%的品种(系)29 个 , 占调查品种(系)的58%。在抗病品种(系)中,中抗以上品种(系)大多来自于甘肃省农科院小麦所、旱农所选育的品种,其中陇鉴116、兰天133、兰航选271、西农530四个品种(系)的严重度为0,为高抗品种,可作为冬小麦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麦黑胚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包括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病害,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品种、地点、年份和农艺措施。我国小麦黑胚病原是北方冬小麦上一种不引人注意的病害,但近年来随着小麦成熟期间的气候变化,其发生有加重之趋势[1]。目前河南省大面积推...  相似文献   

9.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利用研究──鲁麦1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麦15号是利用由核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育种工具和基础亲本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系谱血缘关系复杂,遗传基础丰富,包括欧、亚、美三大洲的18个品种(系),育种方法新颖独特,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多方面的突出优良性状,为我国小麦育种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两种主要根腐性病害危害损失估计及复合经济阈值高士仁,吴洵耻,刘振伟,路兴波(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孔繁华,杜昌信,张少柏,杨华奎(泰安市农业局)(济宁市农业局)(枣庄市农业局)(临沂地区农业局)关键词: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复合经济阈值YIELDL...  相似文献   

11.
小麦根腐病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根腐病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山东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衣海青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崔云龙小麦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独联体国家及我国北方大部分小麦产区流行为害。由小麦根腐病引起的小麦减产常可达15%-25%...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庆阳地区冬小麦品质育种演变过程及现有品种品质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开发以方便面、面包等新型快餐食品为主的专用小麦应采取的育种策略。一方面加紧遗传育种资源储备,进行系统的品质改良;另一方面抓紧整理挖掘现有优良品种(系),综合评价,择优推广,尽快提高冬小麦品质及生产效益。同时还提出了该区小麦品质改良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科技》2011,(9):59-59
小麦一直是四川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平坝及浅丘区域,如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南充、遂宁、眉山等,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四川小麦为冬小麦,主要是秋播,集中在10月底至11月底播种,过早播种易受冻害。 四川小麦面临的病害以锈病、自粉病为主,纹枯病、赤霉病局部地区也有发生;虫害主要是蚜虫为害较重,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是博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多年来,春小麦在博州占有较大比重,但随着全球气候的转暖和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近年来博州冬小麦面积呈逐步扩大趋势。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小麦锈病、细菌性条斑病、赤霉病、全蚀病、根腐病及冬小麦的雪腐、雪霉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有小麦蚜虫、皮蓟马等;草害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小麦病害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小麦病害在泗县冬小麦的发病时期及种类上有逐年加大的趋势。该文针对泗县小麦主要病害在易发生育期表现的症状进行具体描述,并结合实际提出适用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的大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好坏与小麦的产量、品质关系极大。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有着很大关系,本文总结了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1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点危害冬小麦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白秆病、小麦根腐病、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下面就对冬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和特点逐  相似文献   

17.
《甘肃农业科技》2008,(11):F0002-F0002
甘肃省平凉市农科所小麦育种室现有老、中、青科技人员8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2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科研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科研技术实力。小麦育种室从事冬小麦育种工作50多年来,自育冬小麦新品种44个;装备有AX-204电子分析天平、KDY-9820型定氮仪、电泳仪、高倍显微镜等分析测试仪器,种子脱粒、精选、储藏等设备30多台(件);拥有固定的水旱两大育种基地,以进行水旱穿梭协迫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磷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硒的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为生产富硒小麦或合理调控小麦硒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磷、硫水平,在小麦成熟期测定产量及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结果表明:硫磷的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S0.1P0.4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最高。除颖壳外,冬小麦各部位硒含量最高值都出现在S0P0处理。不论施硫与否,施磷均能显著降低冬小麦各部位硒含量,提高小麦植株硒累积量,促进冬小麦茎叶向颖壳的硒迁移,降低根向茎叶、颖壳向籽粒的硒迁移系数,还会减小籽粒的硒分配。单独施硫会降低植株的硒累积量,促进冬小麦根向茎叶、茎叶向颖壳的硒迁移,降低颖壳向籽粒的硒迁移系数,低硫处理能增加小麦籽粒的硒分配,高硫处理则降低了籽粒的硒分配。S0P0.2处理能显著提高籽粒硒累积量,而高浓度的磷硫配施会降低籽粒硒累积量;S0.1P0和S0.1P0.2处理籽粒硒分配较大,分别是45.3%和44.8%。因此,硫磷的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低硫(S0.1)高磷(P0.4)处理增产最显著。低硫(S0.1)低磷(P0.2)处理能更有效地增加植株硒累积量,增强硒在籽粒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19.
庆阳地区冬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庆阳地区主要冬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与生产优质小麦的自然资源优势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育种目标、优质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选择方法、育种与栽培结合和开发利用现有优质品种方面提出了冬小麦品质改良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山西的重要粮食作物,但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制约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冬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研究及防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晋南地区冬小麦主要病害的种类,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