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建省山仔水库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状态、环境状态、社会状态3个方面建立了水库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构建评价模型,对福建省山仔水库2000-2003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3年期间,山仔水库经济状态、环境状态、社会状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较差水平;综合考虑经济状态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社会状态指数后,山仔水库生态安全状况优劣顺序为:2002年〉2003年〉2001年〉2000年。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状况,对于生态安全薄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赤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主要明确区域可能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与可能性大小。它是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对特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然后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避免生态建设引发新的环境破坏。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理论及景观生态学技术方法,充分考虑到赤峰市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进行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及生境四项内容敏感性评…  相似文献   

3.
金塔绿洲近20年来农业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亚兰  刘普幸  王枫叶 《土壤》2010,42(2):184-189
根据世界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环境指标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从金塔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方面构建了一个4层次的绿洲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层次多目标决策和模糊优选理论,建立金塔绿洲农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优选模型。最后,对其1988—2007年农业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年来,金塔绿洲农业生态安全决策优属度小,生态安全总体水平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正变得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提出保护绿洲生态环境,促进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一定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因素,有利于指导区域耕地合理、可持续利用。以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松嫩高平原黑土区典型地域——黑龙江省绥化市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2001-2009年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并借助SPSS软件提取影响研究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敏感因素。结果表明:2001年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处于恶劣等级;2002-2004年绥化市生态安全等级为风险级;2005-2009年生态安全处于敏感等级,生态环境虽然受到一定破坏,但可以维持基本功能。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是导致绥化市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压力、农业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三类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纸坊沟流域为例,构建了黄土丘陵区流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流域近70a来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将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从这4个阶段入手分析影响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因子,得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结合选取指标的科学性、动态性、实用性等基本原则,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多位专家的建议,进一步筛选、分类和确定评价指标,从而建立了一套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功能3大类,2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适宜于黄土丘陵区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对这个地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显的尤为莺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延安市宝塔区和安塞县为典型区,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这2个区域的农业生态安全指数,以此表征黄土丘陵区的农业生态安全现状,并针对此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市为例,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采用PSR模型,从生态环境系统状态、生态环境系统压力、生态环境系统响应3方面建立了佛山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2004年佛山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4年佛山市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508 4,属于"较差"安全等级;佛山市生态环境的状态子系统较好,但面临的压力较大,并且响应较弱。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遥感影像,计算了定西市安定区的植被覆盖度;利用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安定区的地表坡度,并对其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迭加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定区的土地进行分级。从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平衡程度状况3个方面,筛选了18项指标,分3个层次构建了定西市安定区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均方差的评价方法对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对黄土高原典型代表区域—定西市安定区1993-2005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定西市安定区生态安全总体水平比较低,但生态环境正向良好态势发展,健康状况从恶性循环状态变化为脆弱状态。  相似文献   

9.
基于P-S-R模型的汕头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汕头作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人多地少是其一大特点,经历30 a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在经济发展同时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经济特区汕头市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准则19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法对2001-2008年汕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8年汕头市土地生态安全值在0.65上下摆动,变化幅度不大(不超过0.0348),介于临界安全和较安全等级,说明研究期内汕头市土地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土地生态系统结构较完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受干扰后一般可恢复。该研究可为了解汕头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未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安全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PSR模型的张家口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速度加快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引发的资源浪费、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生态安全状况带来了重大挑战.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为例进行了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根据该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特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提出以社会经济资源作为模型组成部分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共确定了29项评价指标,经过建立样本矩阵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得到的各指标值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运算,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生态安全指数值.1987-2009年各县(区)的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涨幅为0.035 6;坝上高原区的平均综合生态安全指数总体要高于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平均高0.006 0.评价结果与实际拟合度较高,能够反映区域生态问题和区域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1.
郭峰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09-111
在叙述桃江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县1998、1999年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得力措施是:指导思想明确;领导重视;强化管理;专款专用;加强配合等。并对目前桃江县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采取土地整理,它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根本性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可以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障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安全,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对区域水资源、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从而探求能够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采取土地整理,它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根本性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障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安全,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对区域水资源、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从而探求能够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与GIS的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生态条件的空间差异是导致不同地区生态功能差异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通过对自然生态条件的分区评价,理清不同空间生态功能差异,可为建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供基础支撑.以GIS技术为支撵,通过对地形地貌、特殊生态保护区、区域环境容量等方面的指标选择与综合评价,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进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安徽沿江区域开发的方向,构建区域生态源区4个,生态廊道7个和众多的生态楔,最后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桃花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生态系统的一项指标,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流域生态系统本身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保证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平衡以及其他基本功能正常的最小需水量。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按照河道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分别确定这两个方面需水量的计算范围和计算公式。研究以桂林市桃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为例,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相应的介绍,并以科学的理论公式(主要是面积定额法和Tennant法)对该流域实际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分析,桃花江流域河道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0.901亿m3和0.146亿m3,分别占流域年均径流量的26.8%和4.3%。因此,应通过科学管理及提高利用效率等方式,将该流域范围内工业及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年均径流量的68%以下,以保证桃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 and this research, a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from the pixel scale to the small watershed or county scale was presented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related models. With the driver-pressure, state and exposure to pollution-response (DPSER) model as a basi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valuation and an index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The extrac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valuation indices were carried out with GIS techniques, a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odel and a data standardization model. The convers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results from the pixel scale to a small watershed or county scale was obtained with an evaluation model and a scaling model. Two conceptual scale conversion model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from the pixel scale to the county scale were proposed: 1) scale convers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regime results from pixel to small watershed; and 2) scale conversion from pixel to county. Thes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provide useful ideas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s well a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贺婧  刘小鹏  王亚娟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48-150,154
目前,宁夏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生态环保产业是针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既服务于农业,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又改善并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针对上述情况,探讨了农业环保产业的内涵,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投融资渠道。通过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建立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创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以促进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临朐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临朐县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