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旨在通过研究种植辣椒后的不同类型土壤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探索适合辣椒种植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类型。以辣椒自交系SJ11-3为材料,利用Illumina MiSeq 2500测序平台对其种植前后不同类型土壤(包括潮土、稻田土和黄棕土)根际微生物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种植前土壤中共获得2253个细菌分类操作单元(OTU)和775个真菌OTU,种植后土壤中共获得2353个细菌OTU和877个真菌OTU。辣椒种植会使不同类型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OTU数量有所上升,且潮土中特有的OTU在种植辣椒前后均明显高于稻田土和黄棕土。同时研究发现,辣椒种植后RhodanobacterGemmatimonasBradyrhizobiumSphingomonas等细菌和FusariumPenicillium等真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另外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1指数)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指数)分析发现,种植辣椒会使潮土、稻田土和黄棕土中真菌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物种多样性显著上升;细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种植辣椒对潮土、稻田土和黄棕土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改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及OTU类型。潮土在种植辣椒后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健康,未发现有大量病原菌富集,但稻田土和黄棕土则更容易造成病原菌的富集,因此推荐潮土为辣椒种植的适宜土壤。  相似文献   

2.
以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抗倒与不抗倒油菜主茎的显微结构及N、P、K对中等抗倒油菜主茎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倒品种‘中双9号’主茎纵向木质部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细胞排列方式呈与主茎平行状态的线形分布,横向的多数皮层细胞的长宽比大于2,且排列比较紧凑而有序,维管柱的射线贯穿形成层;而抗倒性一般的材料XYY2,其木质部细胞纵向排列存在多数不规则现象,横向的多数皮层细胞的长宽比小于2,且排列比较杂乱,维管柱的射线与形成层外细胞的连贯性差。全面施用N、P、K有利于皮层角质层产生,从而提高茎秆的抗倒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水稻稻瘟病发病情况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元阳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将‘月亮谷’和‘日本晴’种植于元阳梯田土和温室土中,‘月亮谷’、‘红阳3号’、‘蒙古稻’、‘日本晴’和‘越光’种植于元阳梯田土和东港稻田土中,在水稻生长到三叶一心期时,进行稻瘟病接菌处理,同时对种植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各理化指标与不同水稻品种稻瘟病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日本晴’在两种土中的稻瘟病病情指数为29.07%和29.63%,是‘月亮谷’的两倍(12.04%,14.81%);元阳梯田土有效磷含量与‘月亮谷’‘日本晴’病情指数相关性指数分别为-0.945,-0.946。东港稻田土有效磷含量是元阳梯田土的2.68倍,呈极显著差异(p<0.01)。‘月亮谷’、‘红阳3号’、‘蒙古稻’病情指数在东港稻田土中分别比在元阳梯田土中增加了10%、25%、15%,‘越光’‘日本晴’分别降低了7%、15%。元阳水稻品种在元阳梯田土中均发病较低,而在东港土中发病程度加剧。说明稻瘟病的发生与水稻的品种,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碱解氮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元阳梯田土壤与当地水稻品种抗稻瘟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明确了梯田土壤对当地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粗糙龙胆断根截面再生根的发育过程,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粗糙龙胆断根取药后再植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粗糙龙胆不定根结构由皮层和维管柱组成,皮层外侧未见周皮,形成层也未构成完整环形,次生木质部不发达。断根面不定根是由形成层处的一些细胞分裂而形成的,这些细胞快速分裂形成分生细胞团,分生细胞团经单向极性生长,直接形成根原基,断根面可发育形成多个根原基;不定根发生时未见愈伤组织形成,为直接器官发生类型。不同植株再生根发生时间略有不同,同一根系内也有发育不同步现象。在室内条件下,再生根发生周期约为15天,这些再生根至当年秋季即可长到一定的长度和粗度。因此,粗糙龙胆断根面再生根的发生属直接器官发生类型,分生细胞团起源于形成层附近的一些细胞,这些再生根经过一个生长季的发育即可符合采收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枣树根系年生长周期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提高枣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大白铃枣’、‘大瓜枣’、‘梨枣’、‘苹果枣’、‘晋矮3号’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根系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初期,根系开始活动,活力不高,植株主要依靠体内贮藏营养物质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矿质元素,各枣品种大多数矿质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植株生长中期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矿质元素供新器官发育,根系中矿质元素变化较为复杂;在植株生长后期,大多数矿质元素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加并趋于稳定,开始为冬季休眠进行营养物质的贮藏。  相似文献   

6.
用体视显微镜观察黄芩果实的形态,并且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对其果实的横切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黄芩的果实呈卵圆形,种皮呈黑褐色,表面具瘤状突起,突起表面有不规则的网状纹理的次级突起。果实的横切面解剖结构特征为:组成黄芩果皮的不规则细胞的胞腔内具有棕褐色的色素团块,其下有1层色素层;靠近色素层的为种皮,内种皮紧贴于子叶细胞;色素层与种皮之间有1个巨大的维管束,包括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子叶细胞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含有大量的糊粉粒。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黄芩果实的解剖结构,为黄芩果实的鉴定与筛选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品种云烟97为材料,在皖南烟区典型的植烟土壤麻沙土、麻沙泥、粉沙土种植,以水稻土种植作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技术对生长成熟期烟叶的基因表达谱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土相比,麻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有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基因,以及与氧化胁迫有关的基因,而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磷脂合成的基因。麻沙泥植烟成熟期烟叶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有与生长素运输和多糖合成有关的基因及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有关的基因。粉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与干旱胁迫有关的基因和与纤维素、果胶质、淀粉和蛋白质分解有关的基因上调。叶片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表明,粉沙土和水稻土植烟,烟叶长势差,生长衰退迹象明显;而麻沙土和麻泥土植烟,尤其是麻沙土,烟叶生长势较好,生长衰退迹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甜菜植株显微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明确盐胁迫条件下甜菜植株显微形态结构变化情况。本论文以甜菜T510为研究对象,研究280mmol/L NaCl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甜菜的叶、叶柄及根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盐处理的叶片、茎及根部位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相比空白对照组甜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直径变小;盐处理叶片的气孔几乎都关闭,即使开放,开放程度也比较小;盐处理的茎的薄壁细胞所占体积增大;盐处理根的表皮细胞壁加厚,并且根的薄壁组织中出现大量通气组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菊芋适应干旱环境的解剖特征,分析菊芋植株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2个菊芋品种的根、地上茎、匍匐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与参数测定。结果表明:‘青芋1号’与‘青芋2号’的根、地上茎、匍匐茎及叶的解剖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与‘青芋2号’相比,‘青芋1号’根的表皮、皮层厚度分别显著减小35.21%、49.06%,内皮层、韧皮层厚度、韧皮部和木质部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青芋2号’的1.23倍、1.33倍、1.34倍、1.57倍;‘青芋1号’地上茎和匍匐茎表皮的厚度分别是‘青芋2号’的1.18倍和1.38倍;在叶片的解剖结构上,‘青芋1号’的叶片厚度、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厚度分别显著高于‘青芋2号’71.63μm、1.57μm、2.48μm、19.25μm。综合分析说明,‘青芋1号’通过根部表皮、皮层厚度的减小,内皮层、韧皮部的增厚及韧皮部和木质部所占比例的增加来响应干旱胁迫;通过地上茎和匍匐茎表皮厚度的增加,抵御水分流失;通过叶片、上表皮、下表皮的增厚及其内部栅栏组织的增多,利于水分的储存,从而适应干旱环境。本研究结果为菊芋抗旱性品种的鉴定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皂荚不同无性系枝条抗寒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为皂荚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皂荚无性系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0℃、-5℃、-10℃、-15℃、-20℃、-25℃)的相对电导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测定不同抗寒能力的皂荚无性系枝条组织解剖结构、反射光谱及MDA、SOD含量,并探讨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的原因。皂荚枝条相对电导率对低温的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但部分无性系呈“升-降-升”的趋势;抗寒性较强的无性系特点是枝条的木质部在枝横截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大,皮层和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NDVI、ARI2、SIPI、CRI2参数较高,MDA含量低而SOD酶活性高。11个供试皂荚无性系枝条抗寒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羊角皂’>‘LKHD5’>‘北山底’>‘帅荚三号’>‘牛家峪’>‘302’>‘河林一号’>‘涧头村’>‘西贾二号’>‘LKHD4’>‘LKSD’。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苎麻属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属植物种子外形多样,野生苎麻种子的粒型差异较大,有扁三角形、近扁纺锤体形和扁卵形3种;而栽培种只有近纺锤体形和扁卵形两种且差异不明显;种子表面纹饰以网状纹和线状纹为主;种子形态、大小、千粒重、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我国苎麻种质资源的保护、贮藏、利用、鉴别、流通、选种、配种、种子信息查询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考虑材料状态对砂土临界状态的影响,采用宏细观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砂土的各向异性模型。将新的各向异性状态变量引入砂土模型的临界状态方程,增加了各向异性参量、应力状态和应力与材料组构方向关系3个因素对临界状态的影响,扩展了砂土材料状态相关的概念。随应力状态和应力与材料组构方向几何关系变化,π平面上模型的临界状态线、相变状态线和峰值状态线的形状和位置自然产生变化,各向异性越大,状态线偏离的静水压力轴也越远,形状变化也越大。模型的剪胀方程和硬化规律也是状态参量函数,随细观参量的变化,细化和量化了砂土物理状态变量对剪胀性及硬化规律的描述。模型用一组参数可以描述较大围压和密度范围砂土各向异性强度-变形的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对Mozzarella干酪及模拟Mozzarella干酪成熟过程中微观结构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表明。Mozzarella干酪和模拟Mozzarella干酪1的微观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模拟Mozzarella干酪2在成熟过程中结构均匀而致密,整个成熟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很小。凝乳酶在Mozzarella干酪整个成熟过程中对其微观结构的形成作用很大。发酵剂在Mozzarella干酪成熟30天前对其微观结构没有影响,而成熟50天时,对Mozzarella干酪微观结构的形成起到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甜瓜网纹形成期(花后28d),用质量浓度为100mg/L的BTH(苯丙噻重氮)对甜瓜植株进行喷洒处理,分析采前BTH处理后甜瓜果皮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BTH处理后甜瓜表皮细胞中的木质素、木栓层和胼胝质大量积累,而且果实表皮细胞间隙填充了大量的木质素,细胞排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香菇柄的粉体性质,采用机械碾轧和球磨粉碎两种方法对香菇柄进行超微处理,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香菇柄经过两种超微粉碎方法处理后,粉体色泽变差,粒径显著降低,堆密度、流动性、水溶性指数、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营养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明显;与机械碾轧超微粉碎相比,球磨粉碎制得的微粉粒度更小更均一,堆密度、休止角、滑角、水溶性指数、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增加幅度更大。因此,两种超微处理方法都能显著改善香菇柄的粉体性质,其中球磨粉碎法处理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