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低效林的近自然经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低效林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了低效林的成因及其改造方法,并针对我国长江上游大面积低效林的现状,试图通过引进近自然经营技术理念,为大面积地改造低效林,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北京市森林资源现状、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北京林业特色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及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规划、实施和监测技术体系。通过对北京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确认在北京及周边类似地区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的潜力。最后,提出了几项推广对策,旨在促进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北京高效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兰州南部山区森林是兰州市天然的生态屏障,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小及森林生态功能的大小均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兰州南部山区森林生长与经营现状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德国森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并结合当地立地条件,提出了华北落叶松、油松和云杉人工纯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加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经营的进程,最终把低质、低效、低产的森林培育为林分生产力高、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功能多样的近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管理》2016,(5):86-92
兰州南部山区森林是兰州市天然的生态屏障,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小及森林生态功能的强弱均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兰州南部山区森林生长与经营现状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德国森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并结合当地立地条件,提出了山杨白桦林和灌木林等天然次生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以期加速天然次生林近自然化经营进程,最终把低质、低效、低产的次生林培育为林分生产力高、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健康、功能多样的近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5.
关于在贵州省推进近自然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与发展动态,针对我省存在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天然林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改变森林经营思想,重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调整森林采伐管理体制,研究适合贵州特点的森林经营和监测技术体系等措施来推进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水源保护林是以调节水量、控制土壤侵蚀和改善水质为目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由于北方水资源的短缺,营造合理的水源保护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源保护林营造的原则、经营、低效林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水源保护林的营造技术,为实现区域森林与水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总结了现阶段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构建措施,指出现阶段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健康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概念以及建立合理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多种效益等措施,保持森林健康,恢复森林健康,建立和发展健康的森林.  相似文献   

8.
近自然林业理念与方法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文章重点阐述了德国近自然林业的理念与方法,以及在德国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四川省的森林资源及经营现状,提出运用近自然林业经营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与举措。  相似文献   

9.
浅谈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德国“可持续”森林利用的不同概念、德国不同森林认证体系“经营标准(Management Standards)”的比较实例、德国森林经营和“近自然森林经营”筒史、德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资源的变化、德国有关森林资源的几个基本理念与“近自然森林经营”的主要特征、德国哥廷根市有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实例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10.
乌江流域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及实施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低效林分是乌江流域客观存在着的一种低产(值)、低效、急待改造森林类型。为加速恢复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生产力及蓄水保土功能,根据林业部关于《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县级总体设计规定》第四十一条中“对纳入规模的低效林改造……应分别落实类型,统计面积,提出改造方式、方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保证低效林改  相似文献   

11.
借鉴“林分施业法” 开展天然林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启动,许多地方的天然林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前急需研究的是如何进一步对已经保护起来的天然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最终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日本天然林经营、研究现状,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演习林的"林分施业法"经营技术,提出了借鉴"林分施业法"作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森林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森林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崇军 《森林工程》2004,20(3):23-24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天然林 ,森林经营要采取恰当的技术 ,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天然林与森林作业的关系 ,并提出了针对天然林的森林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天然林资源所占森林资源比重大,质量却不高,天然林保育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为此在界定天然林与天然林保育术语的基础上,论述了森林更新演替、森林可持续经营、生态系统经营、近自然经营、分类经营、保护生物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是天然林保育的基础理论,应依此确定森林经营实践的支撑技术,以实现我国天然林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7个标准,28个指标,其目的是探讨祁连山水源函养林合理经营的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的天然林资源,并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森林管护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工程管理办法对森林管护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阐述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based forest management theory,the appraisal indices system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from spatial utilization,species diversity, constructive species competition and tree composition,which could be used to depict stand status,and its metewand was given.Relative weight was endow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and then the conception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pplied to four different sampling plots of natural forest, three of them from Dongdapo forest region,Jiaohe, Jilin province,and one from Baihua forest area, Xiaolong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the stand statu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being managed and plot A,B got a mark of "medium" while C and D were "perfect". From high to low,the arrangement of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was C>D>A>B.This appraisal result abided by the phenomenon detected in the practical field.The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brought up in this paper could be taken as a way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change of stand state which directly reflects the effort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affords scientific basis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ort.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物种组成、生长过程、稳定性、抵抗病虫害能力、地力以及生产力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实行天然林和人工林并重的经营方针:对天然林资源以利用生态产品为主,严加保护和恢复,并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对人工林资源以大力培育并高效发展工业人工林为主,实行集约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群落结构,提高稳定性,保持高生产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使森林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从描述林分状态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林分组成等4个方面构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吉林蛟河市东大坡林区(包括A、B、C共3块样地)和甘肃小陇山百花林场(D样地)天然林经营评价。结果表明:经营后林分状态明显改善,A、B样地经营效果等级为"中",C、D经营效果等级为"好",按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C>D>A>B,评价结果与林地中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一致。本文提出的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是林分状态综合量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直观简洁地反应出经营效果,可为天然林经营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竹子纯林经营方式削弱了竹林水分循环作用,与乔灌木混交竹林相比,其水分循环是不完整的。竹林水分变化又影响到竹林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变化。通过对竹子纯林经营水分循环变化的研究,表明乔灌木对竹林起着“引水”和“提水”的作用,是其它各种人工方法都难以取代的,因此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从森林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竹子混交林的效益、保护、营建、培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大力提倡混交林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