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4科364属725种,根据性质和用途可将植物资源分为药用、观赏等13类;按中国植被生长型分类,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一年生草本次之;拥有各种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比例最大;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地带性明显。  相似文献   

2.
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岳西县分布的药用单子叶植物69种,隶属55科,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区。[结论]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丰富,应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资源现状及分布情况,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白腐真菌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进行采集、鉴定。[结果]获得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标本306份,初步鉴定出67种,分属于14科,其中多孔菌科、韧革菌科、侧耳科和球盖菇科为优势科。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多分布于阔叶林,其次是混交林和针叶林,而发生于草地和灌丛的白腐真菌相对较少。[结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2016年9月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了1个海南植物分布新记录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 Becc.),以及3个新记录种——信宜铁角蕨(Asplenium×xinyiense ChingS.H.Wu)、乌来凸轴蕨[Metathelypteris uraiensis(Rosenstock)Ching]和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Makino)J.J.Smith ex Steenis]。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约有药用维管植物1 044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依其药性可分为14类.讨论了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资源开发及保护建议,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省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维管植物资源进行调研,意在分析维管植物的生态分布,合理开发和利用维管植物资源。调研过程中采用样方法及路线调查法,对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组成、分布以及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调查共发现维管植物87种,分属于40科76属,其中优势植物占调查植物总数的38.46%。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其用途涉及到绿化、药用等4方面,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有的维管植物资源应被合理开发利用,以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摘要:了解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资源及分布状况,为当地药用植物保护及发展利用提供参考。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调查、标本采集、影像记录等,并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对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进行整理并分析。共发现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120种47科100属,整理出重点药用植物29种。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资源丰富,可适当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得知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价值的蓼科植物共6属23种(含2变种),占该地区蓼科植物6属的100%,36种(含4变种)的63.9%。对该自然保护区内23种药用蓼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进行了描述,提出药用蓼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183科7、52属2、027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27类。提出对12种主要类型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忠兴  尹五元  艾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46-9748,9764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方法]结合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文献调查法,研究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法和问题树分析法,分析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其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保护对策。[结果]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维管束植物共214科,1 012属,2 779种(包括亚科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1科91属261种,裸子植物6科6属14种,被子植物167科915属2 504种;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林下种植行为、生境破碎化、采伐林木、非木质产品的采集利用、畜牧业发展、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识不够、外来人口较多;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严格执法等措施来保护保护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结论]该研究为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