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今年各种水稻病虫害均偏重发生。如何在破口期这一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有效药剂及时防治水稻病虫害?现介绍如:水稻破口期重点应防治螟虫(二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稻飞虱(褐飞虱)、稻瘟病(穗稻瘟)、稻曲病。  相似文献   

2.
<正> 去年水稻三化螟在淮南发生非常严重,且经各地大力组织防治,基本控制了危害,三代白穗率被控制在0.5%左右,但按此白穗率推算,三代残虫基数较大,大部分地区平均每亩在1000头以上,为今年水稻三化螟的发生提供了大量虫源。多年来的治螟实践表明,仅依赖化学防治措施,不仅增加防治成本,而且不能实现持续控制,还可能带来害虫抗药性上升、环境污染、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等新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出某种对水稻稻瘿蚊的效果不亚于益舒宝,但更经济、安全的杀虫剂。在大田中,以毒土施药法用八种杀虫剂及其混配剂对稻瘿蚊进行了试验。20d对稻瘿蚊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益舒宝1800g ai/hm2(下同),和三唑磷1500g,防效高于97%;其次是阿维菌素21.6g及吡虫啉120g,防效达92%;锐劲特45g、乐斯本1440g、灭蝇胺840g的效果84%~90%;杀虫单2700g的效果仅52.5%。“益舒宝900g+三唑磷750g”,“益舒宝600g+三唑磷1050g”,及“益舒宝600g+阿维菌素15.2g”混用的防效可达100%。用三唑磷1500g ai/hm2以上剂量,完全可以控制稻瘿蚊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乙酰甲胺磷与吡虫啉2种药剂混配,以水稻主要害虫为靶标对象,研究了室内毒性比较效果及田间药效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与吡虫啉最佳配方对三化螟的共毒系数为169.60,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田间两点对水稻主要害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乙酰甲胺磷·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二化螟的防效为97.1%,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88.9%,药后15天两点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农业部推荐的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有阿维菌素、呋喃虫酰肼、氟虫腈和毒死蜱。另外,5%丁烯氟虫腈、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氟硅菊酯、90%杀虫单等药剂,作为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正在试验示范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药剂、不同剂量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孵化盛期用一次,5%锐劲特70ml/667m2药后20d防效达86.2%,40%丙溴磷120g/667m2药后15d达87%,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达到省工、节本增效,保护环境,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防治水稻纹枯病不同药剂进行田间筛选试验,表明24%满穗乳油30ml/667m2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井冈霉素水剂400ml/667m2,24%满穗乳油在防治水稻纹枯病表现突出,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进入8月,玉米田间管理到了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其中以黏虫危害最为严重。为了防止三代黏虫的大发生,介绍如下防治方法,供参考:
  (1)667 m2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 g 或90%晶体敌百虫75~100 g,加水稀释后拌砂土15~20 kg扬撒。
  (2)用20%速灭杀丁,或2.5%敌杀死,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喷雾。
  (3)用20%马氰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9.
44个吡虫啉制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明确吡虫啉对水稻稻飞虱的效果。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44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吡虫啉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试验。用吡虫啉25g/hm^2(有效含量)7d后,对稻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可达96.03%,最差的防效仅12.67%。44个吡虫啉制剂中防治效果≥90%的有10个,防治效果达80%~90%的有15个,防治效果为70%~80%的有9个,防治效果在60%~70%的有4个,防治效果〈60%的有5个。因此,在稻飞虱发生程度中等的年份,用吡虫啉还是可以有效控制其为害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笔者去江苏淮安白马湖农场调研水稻化除情况。据了解,今年白马湖农场实施的水稻机插秧除草方案:在移栽前用50%丙草胺90ml+10%苄嘧磺隆20克,移栽后5~6天用53%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60克,后期用25g/L五氟磺草胺(稻杰)70ml+10%氰氟草酯120ml挑施。6月20日前移栽结束,7月10日全场杂草普查,总体反  相似文献   

11.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2,20(1):58-60
(上接 2 0 0 1年第 6期第 372页 )2 水稻2 .1 两优培九 :国审稻 2 0 0 10 0 1,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属迟熟中籼两系杂交稻 ,生育期比汕优 6 3长3~ 4 d。株形紧凑 ,分蘖力强 ,抗倒性好 ,结实率偏低。谷粒细长 ,千粒重 2 6 .2 g。整精米率 5 3.6 % ,米质优良。中感白叶枯病 ,感稻瘟病。一般亩产 5 5 0 kg左右 ,与汕优 6 3相近。亩栽插 1.5万~ 1.8万穴 ,单株栽插 ,亩基本苗 5万~ 6万株 ,亩成穗 15万~ 17万穗。早施分蘖肥 ,重施促花肥和粒肥 ,注意磷、钾肥的施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稻曲病、三化螟等病虫害。适宜在贵州、云南、四川、…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转cry1Ab/cry1Ac基因汕优63水稻(汕优63/Bt水稻)对靶标害虫一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观察的方法对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的致死性及其对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离体植株测定结果表明,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具有很好的抗性,1龄幼虫取食汕优63/Bt水稻48h和72h后的死亡率由31.5%上升到95.6%。3龄幼虫的死亡率由2.7%上升到67.9%。汕优63/Bt水稻对1龄幼虫的致死效应高于3龄幼虫,但没有二化螟能在汕优63/Bt水稻上完成世代发育。在田间。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在汕优63/Bt水稻上造成的白穗率和卷叶率分别为0.38%和0.24%。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等,多是水稻上为害很严重的害虫,发生范围广,随着水稻栽培制度和方式等的演变,此类害虫的为害也出现新特点,难以用单一或简单的方法防治,只有采用科学精准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一、为害特点1.三化螟长江中下游及以南是三化螟广发、重发地区,黄淮等地也有发生,但为害不重。以老熟幼虫在稻蔸内越冬,下年春季气温升至15~16℃时化蛹并羽化。长江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采用Potter喷雾法,对不同杀虫剂对广西南宁稻纵卷叶螟的毒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纵卷叶螟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敏感性最高,其LC50值为3.4595 mg (a.i.)/L;对氟硅菊酯、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杀虫单、顺式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丙溴磷、三唑磷等杀虫剂敏感性也较高,其LC50值在6.3490~44.8607 mg (a.i.)/L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氟硅菊酯水乳剂300、450、600 g (a.i.)/hm2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好,其防效均在80%以上,最高达87.35%;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6、4.8、7.2 g (a.i.)/hm2和5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125、1500、1875 g(a.i.)/hm2,对稻纵卷叶螟也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效在66.05%~86.70%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二代纵卷叶螟发生早、发生量比较大,三代纵卷叶螟发生期长、峰次多,均是大发生,对水稻壮苗分蘖和高产稳产影响较大。为了探索四氯虫酰胺等多种药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受江苏通联植保公司的委托,我们于8月在通州区平潮镇三港村进行四氯虫酰胺等多种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在遭受螟虫、蝼蛄、白叶枯病等多种病虫的危害后,田间出现各种各样的枯心苗。如何正确判断区分这些枯心苗,对调查病虫的发生情况以及指导药剂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田间常见的几种枯心苗介绍如下:螟虫造成的枯心。危害水稻的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等。(1)三化螟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蚁螟蛀入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除草型育秧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集中育秧提供有效的杂草防控措施,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法和小区实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丙草胺四种除草剂附着于麻地膜上对稗草和水稻出苗、秧苗生长及杂草防控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 24~96 h内,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和丙草胺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稗草和水稻种子萌发,且对稗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高于水稻种子; 96h时,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3种药剂高剂量处理下的稗草和水稻呈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抑制根和芽生长及鲜重降低;高剂量丙草胺下,稗草和水稻均死亡。在此基础上, 2018—2020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15 g a.i. hm-2、苄嘧磺隆30 g a.i. hm-2、吡嘧磺隆15 g a.i. hm-2附着麻地膜时对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除草剂附着的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比较理想,株防效达80%~90%,与对照药剂丙草胺相当;在水稻安全性方面,3种除草剂附膜30d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水稻旱育秧杀菌剂新品种不断增多 ,为探索最佳杀菌剂 ,为贵州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省农技总站安排 ,进行了旱育秧施用杀菌剂 ,以筛选适宜的杀菌剂品种。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 3%广枯灵水剂 ;(2 ) 4 0 %旱秧绿 2号可湿性粉剂 ;(3)旱育保姆拌种剂 ;(4 ) 9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5 ) 2 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 )移栽灵水剂。以上药剂均由省农技总站提供。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 7个处理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小区面积 :苗床 2m2 ,区间设小埂 ,大田 2 0m2 。处理 :A 广枯灵 ,苗床按 0 .15…  相似文献   

19.
水稻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发生期:2代6月下旬~7月上旬,3代7月下旬~8月上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防治适期:各代的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每亩3000个新虫苞。药剂:每亩用40%毒死蜱100毫升,或25%虫除净90毫升/亩加好乐士60克/亩。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对水3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效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为害 ,对消菌灵、甲霜灵锰锌等 9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 2 0 0 2年 7月 13日 - 8月 6日在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脱毒中心制种基地进行 ,该区为重要马铃薯产区 ,也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严重的地区。1.2 供试品种中甸红 ,为感病品种。1.3 供试药剂及用药量代号  供试药剂        小区用药量S0    清水对照        ———S1    15 %消菌灵 5 0 0倍     5 .1gS2     5 8%甲霜灵锰锌 4 0 0倍   6 .4gS3     72 %霜霉疫净 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