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柚木壮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柚木的地理分布、用途及育苗造林技术。采用日晒夜浸法处理种子以及先进的育苗造林技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70%,育苗期缩短100d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该技术对柚木的育苗造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树留根育苗截杆造林技术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留根育苗截杆造林技术是利用杨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一套育苗新技术,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杨树育苗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一级苗的出圃率,缩短了杨树轮伐期,降低了育苗、造林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楠竹育苗造林主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技术研究自1994年10月至2001年底止,历时8年,分两分阶段:前2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传统的楠竹种育苗进行改进,采用大棚密播育苗、容器育苗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并进行以苗繁苗,以鞭繁苗的技术探索;后6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推广。通过研究,总结出了楠竹育苗和实生苗造林的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西南桦育苗造林及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西南桦的地理分布、用途及育苗、造林、丰产管理技术。采用沼液育苗,西南桦苗期可缩短40-60d,能更好地适合造林季节的需要。对西南桦的广泛栽培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传统种植技术下,受到理念落后、缺乏大数据分析等因素的影响,林业育苗栽培效率与质量往往较低,造林工程的效益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不断更新优化。以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为切入点,新时代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过程中的技术措施、应用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论述介绍。  相似文献   

6.
苦楝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楝(Meliaazedarach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为速生、多功能可综合利用树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结合近年来对苦楝育苗和造林技术的研究情况,本文全面总结并具体介绍了苦楝的育苗与造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播种育苗、埋根育苗、嫁接育苗、移植育苗、苗期管理及林地选择、造林方式、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今后苦楝育苗与造林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紫珠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珠为药用植物,为保护和发展紫珠资源,对紫珠的采种育苗,造林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造林成效做了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与其裸根苗相比具有便于集约化经营管理,苗木质量好,成苗率高,育苗周期短(一般当年育苗当年就可上山造林),造林成活率高的特点,故它正逐渐取代裸根苗造林已是成为该树种造林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腾冲县作为林业大县,长期以来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大力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使森林面积以及蓄积量持续增长。以香叶树育苗技术为例,从育苗方式、养护管理、造林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的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韩玉祯  任宝君 《防护林科技》2014,(1):118-118,120
对辽宁省西北部地区推广的刺槐容器育苗一次成型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刺槐的生物学特征,容器播种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栽后管护抚育等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杂种落叶松家系苗期高生长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落叶松杂种苗与各优良种源苗(2年生)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26.8%~46.9%之间,平均为32.8%;各种源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青山种源杂种苗高生长最快,为49.21cm,小北湖优良种源苗高生长最慢,为22.6cm,青山种源高生长比小北湖种源高生长快117.7%;23个落叶松各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生长最快的黑龙江青山Q6号家系(58.04cm)比生长最慢的小北湖家系(22.6cm)快156.8%.各家系内苗高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17.5%~46.9%之间,平均为26.3%.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核桃楸种仁可溶性多糖的热水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种仁可溶性多糖热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30,此时的多糖得率为6.134%;多糖提取以2次为宜。  相似文献   

13.
1.林木育种数据库的功能就在于为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准确、详实、全面、及时的数据及情报。2.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育种数据库将成为实现数据的统一性、共享性及安全性的有效工具,并对科研调查等所得到的数据起到良好规范的管理及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选取金叶风箱果休眠枝条水培嫩茎为外植体,筛选适宜的初步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研究建立金叶风箱果科学合理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诱导率为73%;继代增殖培养以添加激素6-BA0.1 mg·L~(-1)的效果最佳,增殖倍率可达6.02倍;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1),每芽平均生根数为5条,根平均长度为2.5 cm,生根率为70.3%。  相似文献   

15.
以长春市建植小叶女贞庭院绿篱为研究材料,观测群体花期、单株花期、单花序与单花花期,收集5月份有关气温数据,分析其对花期性状表现是否构成影响及程度。结果表明:2014—2016年小叶女贞开花时间为6月2日至25日之间,3 a群体花期平均为21.3 d,各年度相差在1 d之内,盛花期为12~13 d;单株开花时间最短植株为16 d,最长者为19 d,平均为17.5 d;单花序为8~12 d,单花为4~5 d。小叶女贞为夏初开花树种,此时气温等气象因子稳定,花期基本不受天气微小变化影响,开花时间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杉松新鲜花粉为材料,测定在含有不同质量分数蔗糖固体培养基上萌发率,结果表明:花粉培养24 h之内形态基本无变化,培养至48 h时有花粉开始启动萌发,48 h后,花粉大量萌发,适宜培养时间为72 h。在蔗糖质量分数为5%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高于其他质量分数,萌发率均值为90.9%,最高值为95.1%。当质量分数为20%时,萌发率均值仅为51.4%。高质量分数蔗糖会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  相似文献   

17.
分析福安市滨海湿地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湿地生态保护的法制不健全,临海工业发展与湿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互花米草、大米草等外来物种对湿地生态的影响,湿地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并提出保护利用对策:建立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建立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湿地管理机构,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制定滨海湿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加强滨海湿地的环境治理、建立滨海湿地监测系统、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以京桃不同植株种子为材料,研究其出种率和种子重量差异,结果表明:各植株出种率均值为34.7%,变化范围在31.22%~38.46%之间,出种率高低排序依次为5号树3号树2号树1号树4号树。各植株种子重量值变化范围在2 585.0~4 852.5 g之间,平均值为3 650.9 g,最高为最低的1.9倍,种子重量大小排序依次为2号树5号树3号树1号树4号树;经方差分析和F检验,株间种子重量差异极显著(F0.01=2 659**),立地环境与气候条件基本一致,株间遗传性不同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1年生马尾松苗木为研究对象,从马尾松体内氮、磷代谢酶活性及其积累量的角度研究苗木对施肥的响应机制。【方法】设置不同的磷肥及钾肥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对马尾松苗木叶绿素、氮磷转化酶(NR、ACP)活性以及针叶内氮、磷素的动态变化。【结果】1)马尾松苗木叶绿素、NR及ACP活性随季节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施磷肥处理叶绿素在7月时最高,施钾肥时滞后,8月最高;NR活性则正好相反,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ACP活性呈现明显单峰型,8月时活性最高,而后逐渐降低到最先的水平。2)施磷肥增加马尾松针叶中NR及ACP活性,促进了植物中氮元素的分解及代谢,针叶内NR活性及氮素含量均高于对照(P0),施钾肥则表现为前期NR、ACP活性及氮素含量高于对照(K_0),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照,叶绿素b含量低于对照,叶绿素wa/wb明显高于对照,后期则相反,针叶内氮、磷素积累量表现一致;3)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马尾松苗木叶绿素、NR及ACP活性呈季节性变化,施磷肥促进氮、磷代谢酶活性,施钾肥仅在生长前期促进苗木体内氮、磷代谢。  相似文献   

20.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降雨截留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为对象,在大气降雨基础上观测林间穿透雨、树干流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本溪大气降雨47场,降雨总量677.7 mm,平均每场为14.4 mm,单次最大降雨量为75.4 mm,最小为1.1 mm;8月份降雨量最大,为205.8 mm,占总量30.3%;10月降雨量最小,为7.0 mm,占总量1.01%。人工红松林林间穿透雨量为504.4 mm,占大气降雨总量74.43%;树干流水量为173.3 mm,占大气降雨总量25.57%,林分减少了降雨对地表面的侵蚀和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