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志明 《湖南林业》2013,(Z1):46-46
30年前,当我开始看得懂报刊杂志的时候,《湖南林业》已经创刊30周年了;当她完成从《湖南林业》到《林业与生态》升级版蜕变后,不知不觉中她已经陪伴我30周年了。是亲爱的她,引领我成长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一名基层播绿使者。《林业与生态》与我相伴30年,使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成长也应该是享受绿色的过程。人生应该充满生机活力,应该享受绿色生活。这种"绿色"就是代表一个人所应拥有的活力。拥有活力的人通常可以做  相似文献   

2.
《湖南林业》出刊500期了,500期文字的历史巨著,就是她为湖南人民和湖南林业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作为一个老林业工作者,并在她诞生的最初一段时间就曾为她工作过,在以后几十年岁月中一直是她最忠实的读者,深受其教益的我,在她出刊500期的喜庆日子里,内心充满无限欣慰、自豪和祝愿。《湖南林业》创刊于1953年8月,她的前身是16开4版不定期的(湖南林业通讯》;1955年改为32开本的《湖南林业通讯》月刊;1958年进一步改版,由32开的小本改为伍开的大本,刊名也由林南林业通讯》改为《湖南林业》,仍为月刊。同时明确,她是省林业…  相似文献   

3.
韦荣华 《广西林业》2014,(12):43-44
《广西林业》是我经常翻读的杂志。作为林业部门的广西人,自然要关注广西林业。关注广西林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主管的《广西林业》杂志便是最权威的窗口。《广西林业》始创于1956年,是广西林业系统的一本老刊物。她的成长凝聚着各时期办刊人的心血和智慧。今天,这本杂志已经成长为全国林业刊物阵容中最引人瞩目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4.
何慎 《湖南林业》2013,(Z1):49-49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林业与生态》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她见证了湖南林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是湖南林业发展史的一面铜镜。我与《林业与生态》结缘是在2003年的事,那时我刚过中级职称,单位(郴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就要我独立承担重大课题:郴2-8号等7个油茶高产无性系中试的重任。当时我不知从何做起,六神无主,一片茫然。这时,单位资料管理员李姨提醒我:"小何,你不妨先到资料室查点资料,学点油茶育苗与栽培方面的知识,肯定对你有帮助。"于是我火急火燎地来到资料室,从书架上随手一抽,就抽到了《湖  相似文献   

5.
离开林业系统已将近两年,但我对林业仍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结,尤其是对广西林业系统唯一一份林业对外宣传的刊物——《广西林业》,更是情有独钟,每一期杂志都还要找来仔细看看。自从和她结缘那一天起,我精心地收藏着她,每次搬家总要带上。  相似文献   

6.
师蕊新是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1979年在原南赵乡政府参加工作;1992年任林业干事;1999年任林业站长;2001年原南赵乡撤并到孙吉镇后,她仍然负责林业工作。师蕊新参加工作28年来,在林业岗位上工作了14个年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南赵的林业建设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相似文献   

7.
文字的乐园     
二十年来,我与《云南林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真挚的友谊!《云南林业》成了我文字的乐园,她伴随着我走过了许多收获喜悦与成功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访美期间,在与美国林业行业人士接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体现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体现在对所从事职业的高度热爱和高度负责,体现在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和一丝不苟。我访问的一些地方,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环境比较单调,但他们却工作得十分努力而富有成效,感到充实和满足。 罗白苔女士是联邦政府林务局负责林业教育宣传的官员,2000年3月,她曾访问云南,并到中甸帮助编辑一本宣传林业的小册子。我到美国林务局访问,受到她的热情接待。她向我介绍了她刚刚完稿的一份材料。这是一份向华盛顿…  相似文献   

9.
房山自古有“龙乡”之称,她是我的故乡。我从小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工作着。从 1942年 10月出生算起, 50多年几乎踏遍了房山的山山水水。年轻时候当教师,后又做了乡镇干部,最后来到林业部门,加入到林业建设者行列,在林业战线亲眼目睹了林业专家特别是基层林业工作者、基层领导干部以及林农、果农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家乡的丰硕成果;树多了,地绿了,环境美了。我为家乡的绿和美感慨万千,也为自己是一名林业工作者而身感骄傲。回顾房山林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我的老林业科长王家贵记载, 1998年房山区林业覆盖…  相似文献   

10.
《广西林业》复刊25年,我跟她走过了25年。我是1963年上山的老知青,到了博白林场后转战了几个分场,都是与锄头、扁担、山斧为友。1979年,场领导派我以工代干参加了全区森林病  相似文献   

11.
邓桂芬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祖父兄弟五个都是八路军军人,父亲很早就参加革命。这样的家庭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论身在何处,她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面对一切,追求事业成功的人生坐标从未动摇过。 她已经55岁了。作为女领导干部,她曾先后在工厂、乡政府、市计划生育部门任职,1988年调任濮阳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所所长兼党委书记,濮阳市委候补委员。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她是河南  相似文献   

12.
年轮     
杨桦 《湖南林业》2013,(Z1):39-39
从《湖南林业通讯》到《林业与生态》,这本杂志已长成60圈饱满的年轮。而我与她,也有着30圈年轮的不解情缘:10年的发行使者,20年的热心作者,30年的忠实读者。10年的发行使者我在益阳市林业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的岗位上呆了10年,一直负责《湖南林业》在益阳的宣传发行工作。那10年,我不停探索总结,得出了用"三个一"的办法来做《湖南林业》的宣传发行工作;一是按当时林业宣传是林业工作的"第一道工序"的提法,视《湖南林业》为第一宣传阵地;二是主动争取"一把手"亲自抓;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我调入会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都要从零开始。有一天收发员送来两份杂志,一本是《支部生活》,一本是《云南林业》。我对《云南林业》不屑一顾,认为它无甚可读,倒对《支部生活》有所好感。因为我以前就见过它,读完《支部生活》后觉得没啥可读的,就随手翻起《云南林业》。《云南林业》吸引了我,我手不释卷地读了下去,发现它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粗浅,而是大有可观。从此她成了我的忠实伴侣,让我有所靠依。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妻子兴致勃勃地赶赴长沙,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我与她都是湖南林业学校的学生,只是我比她早两年毕业,而当她毕业时,也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这些年也偶尔去长沙,但不是公务繁忙就是旅途匆忙,很少进母校的门。临行前,我对妻子说:“这次去可得和同学们好好回母校走走,看看当年我们栽的树有多大了。”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月14日,新华社广西分社退休干部、主任记者陆汉魁驾鹤西游。我悲痛不已。我是2014年5月经陆老师推荐到《广西林业》从事记者工作的。陆老师曾经告诉我,之所以在退休6年后、身体又不好的情况下,豪爽地答应担任《广西林业》杂志特约记者,是因为《广西林业》追求趣味性、知识性、权威性和封面美、文章美、插图美、排版美、装帧美的办刊理念。他说,作为新华社广西分社的主任记者,接受《广西林业》的邀请,完全是认可、喜欢杂志的办刊理念。一担任《广西林业》特约记者,马上展现了陆老师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吧,自从事资料室工作以来,我已和《新疆林业》有十多年的交情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好象我们已结下不解之缘,长期以来,她不仅是我们资料室必存的资料,也是我必读的期刊之一。如今她也是我们许多资料中借阅率较高的一种资料。因为,阅读了《新疆林业》就能对新疆林业的发展及动向有个较全面的了解。首先,就拿《新疆林业》杂志的封面来讲吧,她每期的封面都很有特色。看到荒凉的沙漠面面,会给全区林业工作者一种无形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一来任感——任重道远。看到绿色的大森林和丰收后的累累果实,感到是对全区…  相似文献   

17.
《湖南林业》出版发行已经500期了,可喜、可贺。我从1985零起就与它结下不解2缘。那时,我在新因工作,县林业局每目送我一份。我从中得到了知识,吸取了营养,增强了抓林业的决its\和信J以。1991年来林业厅工作以后,我更星与它朝9相伴。现在它的发行员已由1992年的1七万份增长到五2万份,居全国林业期刊2旨,质白也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湖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周刊。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任重道远。在新世纪的中财,湖南要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没有强大的持久的舆论氛围是无法成功的。为此,《…  相似文献   

18.
陈跃 《湖南林业》2012,(7):20-21
水因善下终成海,山不争高自成峰",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她。她,22岁开始投身林业,摸爬滚打,无怨无悔;她,28岁在一片质疑声中成为泰格唯一的女性林场场长,不允许自己脆弱,必须埋头苦干,行动见真章;她,用母亲般的温情去呵护绿色的山林,那也是她的孩子;她的坚韧不拔和人格魅力令人钦佩、她就是那入海的水和自强的峰、她就是泰格林纸集团6万多公顷山林中的那朵"女人花"——卢运花。投身林业无怨无悔2003年7月,带着青春的懵懂,  相似文献   

19.
我向121团场的一位负责林业的干部了解团场的林业发展情况,她光向我介绍了,新老树林的面积,然后给我一份《林业联产计酬管理条例》,规定了经济与技术指标,种植与砍罚要求,奖励与惩罚制度。我说:  相似文献   

20.
退休后,我最爱看的书报,依然是《云南林业》杂志。是因为感情关系,还是她的吸引力?可能两者皆有。我在云南,干了一辈子林业工作,我与《云南林业》杂志断断续续也有近50年的接触。细品如今的《云南林业》,图文并茂,明快新颖,确有“漫游绿海触宇宙,潜探林深看世界”的味道。如今已年过古稀的我每每捧读这份屡屡获得全省、全国优秀期刊称号的读物时,心中就不禁感慨万分,会遥想起当年《云南林业》前身——《绿化快报》唯一的一幅插图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