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云南昆明东川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五个层次:即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泥石流暴发成因分析、危险度评价模型、灾害评价与减灾。根据泥石流的发生学原理,10个自然因子分别用于代表能量、物质和激发条件,以用于自然危险度评价,在评价时采用了权重模型和方根模型,野外泥石流调查资料用于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权重模型能更好进行自然危险度区划;4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代表性因子用于经济状况评价。二者复合后得到该区域综合危险度评价。根据综合危险度评价结果最重度危险区面积为133.7 km^2,79.0%的泥石流沟该区内;重度危险区面积580.6 km^2,19.8%的泥石流沟位于该区内;中度危险区面积723.9km^2,有1.2%的泥石流沟位于区内;安全区面积119.0 km^2,该区内无泥石流沟,表明分区结果符合实际泥石流分布。根据分区结果提出了该区内泥石流减灾方案。  相似文献   

2.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形坡降、水和松散固体物质),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泥石流灾害在蒋家沟流域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最后根据泥石流的危害性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貌、地质、气象和水文等)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形坡降、水和松散固体物质),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泥石流灾害在蒋家沟流域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最后根据泥石流的危害性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泥石流危险度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山区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灾害危险程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研究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进行了研究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找出了当地泥石流危险性最大的区域,继而又根据区划结果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建议,对国民经济规划决策及持续、稳定发展,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泥石流重度危险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方强  谢洪 《山地研究》1994,12(2):99-103
本区泥石流危害严重,泥石流自然危险度指标级别主要为B级,泥石流沟密度大,泥石流暴发频繁,人为泥石流众多,泥石流沟多处于活跃期或发展期,泥石流的防治原则是全面防治重点治理,生物措施和工作措施相结合,行政策洁领和定理传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马尔康县城区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作者1987年5月和8月两次对马尔康县城区泥石流实地考察的资料,对该区的4条泥石流沟的有关自然要素、灾害状况和潜在危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4条危害较严重的泥石流沟进行治理原则、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谢洪  钟敦伦 《山地研究》1994,12(2):104-108
区内共有21个小区,面积23.08万km^27分布在8省区内,泥石流自然危险度指标级别以B级和C级为主,泥石流活动强度属强烈一中等,本区泥石流活动强度和危害程度不一。区域泥石流危害程度<<部分单沟泥石流危害程度,区内有13个县市所在地受泥石流威胁或危害。本区泥石流防治已有一定基础,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我国泥石流防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在西部开展了交通沿线和典型区域的泥石流综合科学考察,进行了东川蒋家沟、波密古乡沟、武都火烧沟等10余处泥石流定点观测,在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建立了大型模拟实验室。针对山区公路、铁路、航道、矿山、城镇、农田、水电工程、风景区等建设与保护中的防灾减灾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泥石流监测和预警仪器,建立了单沟和区域泥石流预测预报模型,实现了泥石流预报的气象业务作业;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泥石流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方法;发展了岩土工程措施与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泥石流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出城镇、道路、农田、矿山、风景区等泥石流防治模式,构建了系统的泥石流防治理论与技术,实施了大量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减灾实效。我国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的增加,使得泥石流防治任务愈加艰巨,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做好泥石流防治工作,应该加强泥石流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基于泥石流形成理论的机制预报模式,提高泥石流预报精度;改进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完善灾害防治技术规程;加强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注重地震区泥石流风险预测;同时,认识泥石流的资源化属性,开发资源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舟曲县"8·8"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该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入手,分析了诱发泥石流的两点主要原因——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进而得出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警、监测和应急措施。建议构建综合预警防范机制,以便从根本上防范此类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定向爆破筑成一个具有自然反滤结构的非均质坝,这在国内尚属首创,该文对天然块度与爆破度的分布规律和统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泥石流物质与拦截泥石流坝体的自然反滤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为治理泥石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历史性干旱灾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9月份以来,中国的西南五省、市遭受历史性的特大干旱,造成了数千万人的饮水困难,上百万公顷的粮食绝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均为历史之最。经调查发现,本次的特大旱灾有以下8大特点:农村重于城市、海拔高的地区重于海拔低的地区、有林区轻于无林区、无湿地的地区重于有湿地的地区、喀斯特岩溶地区重于非喀斯特岩溶地区、在农村工矿地区重于无工矿地区、无水利工程的地方往往重于有水利工程的地方、干旱在水土流失区更为严重。本文分析了8个特点与干旱的因果关系,阐述了本次旱灾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东川区滑坡灾害及现有防治措施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滑坡灾害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堰塞湖是灾害链的重要环节,对灾害链的演化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本文结合汶川地震典型堰塞湖灾害链实例,分析了堰塞湖在灾害链演化过程中四个关键控制作用:堰塞湖使灾害链加长、提供水源、降低演化条件、扩展时空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堰塞湖灾害链的断链防灾思路:评估、监测预报基础上的应急处置,防治稳定后的有效利用,最终达到灾害链综合防控与变害为利相结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灾害演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灾害的共性出发,探讨分析了灾害演化的规律.灾害演化具有准周期性、连锁性、叠加性、放大性、空间迁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沙尘暴气象灾害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何清  贾春光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212-214,219
新疆要快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抵御沙尘暴灾害的能力,急待了解沙尘暴灾害的演变规律。利用气象灾害历史统计资料,总结新疆沙尘暴危害的主要类型,分析1761~1949年新疆沙尘暴灾害基本特征和1961~2000年沙尘暴灾害的频次演变,得出新疆重大沙尘暴灾害呈阶段性变化。这与沙尘暴天气日数呈下降变化趋势并不具有同步性。新疆沙尘暴灾害受经济、人口、耕地等变化因素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生物冰核与灾害防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生物冰核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有关灾害防御的内容。引起霜敏感植物体内的水在-2℃--5℃结冰而诱发霜冻,除去生物冰核是这类植物防霜的一条途径。生物冰核能显著提高昆虫的过冷却点,可能成为冬季使用的促冻杀虫剂。生物冰核促进细胞间冰晶形成而降低冰点,可能提高越冬植物的耐结冰能力。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the Hungarian red mud disaster were studied in a soil column experiment focusing on element solubility. The effect of flooding with the highly alkaline red mud suspens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percolation of precipitation water through the 10 cm thick red mud layer were modelled separately. Both scenarios affected the soil pH up to a depth of 80 cm. An increase in the total element concentration was only observed for Na and Mo, probably due to the leaching of red mud particles measuring 0.05?C0.02 and <0.002 mm in the column.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soluble concentrations of the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As, Co, Cr, Cu, Ni, Pb, and Zn rose, at least in the top soil layer, but the concentration values remained below the limit values laid down by quality standards. Ove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risk raised by the disaster is the secondary salinization of the area.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试验和测量不同种类苹果各生长期的力学特征,结合冰雹落地末速度计算苹果和冰雹撞击过程中力的转换关系,提出利用碰撞动量法计算苹果冰雹损害的理论,给出苹果临界破损直径的概念及不同品种的指标阈值,揭示了以苹果为代表的水果类作物对冰雹损害的敏感性,得到新的苹果雹损机理概念模型,为人工防雹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淮分水岭地区旱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气象、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旱灾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防灾减灾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构建旱灾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对该区2000—2010年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由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更为客观的赋权,因而使研究区旱灾风险等级的区分度更加明显;时间上,2000—2010年江淮分水岭旱灾风险等级有降低的趋势,较低以上的干旱风险等级地区面积增加了约19.8%;空间上,高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南部地区(来安、滁州、全椒、合肥、肥西、金安、裕安等)风险等级整体上低于北部地区(凤阳、定远、淮南、寿县等)。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可以作为今后防灾减灾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整理统计历史文献资料,对陇南20世纪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灾害序列趋势持续性计算。结果表明:20世纪陇南共发生洪涝灾害33次,平均3.3年1次;中度灾害最多,为11次,特大灾害共发生3次;灾害多发生在1949年到1990年,月份主要集中在6、7月,连年洪涝灾害也有发生;本区内的西和为高发区,礼县、两当、武都次之;徽县、成县最少。R/S分析法计算结果表明陇南市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的特征,未来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