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射阳县特佣乡王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蚕桑专业村。全村468个农户中有396户养蚕,桑园面积800亩,1987年全村栽桑养蚕收入59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46.3%,一、三、五组农户收入的90%来自栽桑养蚕。栽桑养蚕不但壮大了村级经济,还有力促进了全村各业的综合发展。一、选准路子抓发展。王村在1981年人平收入只有52元,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把蚕桑生产技术普及到广大养蚕农户,以科学栽桑养蚕来促进蚕桑生产发展这一目的,广安县恒升镇于1986年11月2日成立了蚕桑科普协会。按协会章程,会员由热爱蚕桑事业,懂栽桑养蚕技术,有实干精神和组织宣传工作能力的社员组成,协会共吸收会员36人。全体会员,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全镇1987年净增蚕茧3691公斤,比上年增产10.2%,单产达到31公斤,提高9.5%,社员蚕茧收入增加1.8万余元,秋季栽桑75万余株。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蚕桑科普协会给普及蚕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该会成立一年所开展的活动情况,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迅速普及我县栽桑养蚕事业的发展,寻找投资省、收效快的途径,去年以来,我们着手调查了解社员家庭栽桑养蚕的可能性。在广泛的调查中,发现在熟悉栽桑养蚕技术的地方,大多数农户都乐于栽桑养蚕。他们说,栽桑养蚕是一项收入稳定的付业,现在落实了生产责任制,养一期春蚕就可解决全年的水稻生产投资。把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4.
王世平 《江苏蚕业》2010,32(1):53-54
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是一个以栽桑养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导产业的蚕桑专业村,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645户,人口2000人,耕地面积2350亩,其中桑园面积1720亩,养蚕农户625户。先后被上级命名为“国家级蚕桑科普示范基地”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一、蚕桑生产基本概况本市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很适宜于栽桑养蚕,并土壤肥沃,所以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蚕茧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7%.全市有专业桑园462300亩,分布在135个乡、1486个村,17114个村民组,从事栽桑养蚕的农户有383989户,年产茧50万担左右,我市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40%,全年茧款收入在1亿元左右,按蚕户计算,平均每户茧款收入260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泾县是典型山区县,也是蚕桑生产大县,一直以传统生产方式栽桑养蚕来发展蚕桑业。全县现有桑园2533hm2,直接从事栽桑养蚕的农户达1.6万户。近年来,受蚕桑生产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茧丝价格频繁波动等因素影响,茧丝绸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17,(2):7-8
<正>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珙县富民蚕业专业合作社把现代蚕业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夯实扶贫支撑产业基础,稳定脱贫致富经济来源。通过两年来的努力,现代蚕桑产业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发挥了极其明显的作用,让贫困户找准了方向,看到了希望,明确了路子,坚定了目标。1珙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珙县栽桑养蚕的乡镇有14个,占全县17个乡镇的82.3%,栽桑养蚕村有158个,占全  相似文献   

8.
曹拥军 《中国蚕业》2005,26(4):57-59
栽桑养蚕是如东县传统的农业项目和结构调整后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县拥有桑田4670hm2,年发种量近20万张,平均667m2产值达2600元左右,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近1.5亿元,为本县的经济建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回顾如东蚕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国以前,栽桑养蚕以农村家庭式分散、小规模生产为主;二是建国后,栽桑养蚕以生产队、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集体生产;三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集体桑田分散承包给各农户经营,不少农户在自己的承包土地上增扩或新拓了较大面积的桑园,使蚕桑生产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随着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栽桑养蚕业原有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经营方式暴露出新的矛盾,必须以新的经营理念发展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泾县位于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传统的栽桑养蚕大县。现有桑园面积2 500hm^2,桑椹资源丰富,养蚕农户有1.6万户,年蚕茧及蚕桑多元化收入5 600万元,蚕桑生产是泾县蚕农家庭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蚕农改变传统的栽桑养蚕习惯,增加亩桑收入,泾县于2010年引进了叶果两用桑品种大十果桑,集中栽植在泾县4A级风景区桃花潭景区,种植面积有6hm^2。该品种一是成熟早、结果期较长,  相似文献   

10.
<正> 德阳市寿丰区是蚕桑基地之一。全区共5个乡52个村472个社,有农户17051户,66815人,人平耕地1.5亩左右。属丘陵地区,适合栽桑养蚕。近几年来,区委号召农民充分利用非耕地,开垦空隙地,鸡啄地和“四边”栽桑发展蚕桑生产脱贫致富,进度快,质量好,全区现有  相似文献   

11.
嘉兴是全国、全省蚕桑重点产区,栽桑养蚕一直是蚕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22392hm2,有蚕桑生产的县(市、区)7个,覆盖48个镇(街道)483个村,养蚕农户数达21.05万户。2010年饲养蚕种53.2万张,生产蚕茧2.39万t,继续列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342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就农户所面对的蚕业风险及其防范行为分析认为,蚕业收益较高,但蚕业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格下跌、农药中毒、发蚕病、周边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江苏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源于农药中毒、发蚕病、工业废气污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险,而浙江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来自蚕茧价格下跌产生的市场风险;蚕病导致78.65%的农户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养蚕中发生最多的也是农户最担心的蚕病类型是血液型脓病;农户发生桑病虫害和蚕病的主要原因是疏于桑园管理和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养蚕;为减少损失,农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但是风险损失主要由农户自己承担。为此,极大多数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贴种桑和(或)养蚕,同时希望能够稳定茧价,加快桑和蚕品种更新,加强养蚕期问农药使用管理,控制养蚕期间企业的污染排放,将蚕桑纳入农业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13.
孔祥江 《中国蚕业》2003,24(3):61-62
要养好蚕,较为完善的养蚕设施是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因此,在加强桑园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速养蚕室的配套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栽桑养蚕的同步效益,蚕农才能由此看到蚕桑产业的希望,促进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养蚕农户最多时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目前全市有农业户口14万户,养蚕农户近6万户。2014年全市有桑园7453 hm2,饲养蚕种21.61万张,总产蚕茧1.05万t,蚕茧产值3.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7.9%,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值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蚕桑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桐乡桑苗饮誉全国,长期以来每年为蚕桑发展地区提供了数亿株优质良种桑苗。目前,嫁接桑苗  相似文献   

15.
宁南县属于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极利于栽桑养蚕,是蚕桑专家美誉的"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宁南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蚕桑产业作为种植业中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长短结合好的产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六铁镇树基村的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通过栽桑养蚕脱贫致富,挤进了全县前50名养蚕大户之列,成为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马志琴 《北方蚕业》2005,26(4):53-54
<正>沁水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全县14个乡镇,24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7.02万,将近5万农户。有60%以上的农户从事栽桑养蚕工作,多数农民靠栽桑养蚕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7.
陇南自唐代就开始栽桑养蚕,新中国成立后蚕桑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到1994年全区有8个县、60多个乡(镇)、2万多农户从事蚕桑生产,桑园面积达0.358hm2,养蚕1.06万张,产茧241t,农民蚕茧收入409.7万元,栽桑养蚕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家庭副业及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2000年以后,在省、地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以及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深刻总结蚕桑起落的历史经验,推行企业化、市场化、股份化、民营化的运行机制,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优质蚕茧示范基地,使蚕桑生产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是中国最重要的茧丝绸集中产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产业是杭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市淳安千岛湖牌蚕茧质量位列全国前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优质茧生产基地。近年来,因蚕桑生产模式传统、规模效益低下、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因素影响,蚕桑产业下滑趋势明显。2018年,淳安县共有20多个乡镇199个村近7000户农户养蚕,饲养蚕种5.6万张,收购蚕  相似文献   

19.
农户养蚕大环境消毒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桑养蚕是淳安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蚕桑产业投人少、投产快、效益好,且适合千家万户生产经营,特别是在淳安这一农业大县,其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几年来,淳安蚕桑生产得到蓬勃发展,桑园栽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日益凸显。2010年,全县有23个乡镇310个村2.04万户农民种桑养蚕,养蚕户数占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荣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基地乡镇农民增收的重点支主产业。截止201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866.7hm2,养蚕3.5万张,其中小蚕共育2.6万张,产茧1225t,平均单产达到35kg/张,蚕农茧款收入5075万元。2013年,该县承担了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现有蚕桑基地乡镇8个,养蚕农户5700户,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