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 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 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稻作方式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区试验、示范表明:(1)在太湖地区,实施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进行旱撒播和旱条播是可行的,且对水稻有增产效果;(2)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低12%,总孔隙度增5.73%;(3)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旱直播水稻的关键技术环节要抓好切碎还田、适期早播、适量匀播、间歇灌溉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4.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包含麦秸秆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两个部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生产技术是将麦草机械还田利用与机插稻技术相结合,实施稻作轻简化,构建资源利用、培肥沃土、节本增效、省工省力的稻作技术体系。一、麦秸全量机械还田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上海市秸秆还田工作,研究了3种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方式对2种种植方式的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不管是哪种作业方式,对机插稻苗体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但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特别有利于增加每穗粒数;还田作业方式对机直播苗体生长影响较大,特别不利于出苗以及分蘖生长,最终影响到有效穗数,有明显的减产作用;3种小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作业方式中,后茬水稻无论是机插还是机直播,均以联合作业方式产量最高,有利于后茬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6.
推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是当前秸秆利用的主要出路,该文主要从培育机插标秧、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精准化栽插、科学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麦秸秆机械化全量快腐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是农田保育与轻简稻作的集成创新。该技术适合于小麦、水稻一年两熟轮作区,通过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利用秸秆还田机械,根据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工艺规程,形成满足插秧机作业要求的稻作水田,通过合理的肥水运筹等农艺措施,促进机插稻在秸秆还田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发育,并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水稻秸秆直接还田肥料化利用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而影响水稻秸秆还田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段。前段涉及机械收获过程中同步碎草、碎草分布及还田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碎草分布相对集中,还田作业难度甚大;后段则是伴随大量由秸秆还田而衍生的"小麦机条播作业十分困难、出苗率低而不匀、根系发育不良、幼苗素质差、冬春冻害死苗重"等问题。前者的解决途径是农机装备的定向改进和优化集成,后者则依赖于关键农艺措施的综合配套。针对影响水稻秸秆还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通过稻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实现稻茬小麦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及栽培技术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40 km~2,4430 km~2以上的水稻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为了应对本地区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高产的制约因素,对此开展调查和分析,摸索出秸秆全量还田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快腐还田机播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如皋市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快腐还田机播小麦栽培的适宜条件、配套方案、操作步骤、配套技术及注意事项,以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秸秆还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稻麦轮作田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对江苏地区一年两熟耕作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促使小麦纹枯病在早春提早发生,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则会抑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并且不同还田方式间抑制效果也会产生差异;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可以显著促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另外,水稻秸秆长期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抑制效果低于小麦秸秆的促进效果,稻麦秸秆均长期全量还田情况下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加重趋势。【结论】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要加强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和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是近年来江苏省为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推的两大农业技术.但由于各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质地、肥力、生产水平等农业生态条件的不同,因而在操作上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近年来,泰兴市将小麦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和机械插秧两大农艺有机结合,经过试验示范,探索出了完整的适合通南高沙土地区农田耕整质量要求、田间准备要求、机具选型要求、机械操作要求、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收获等小麦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和机插水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为小麦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和机械插秧技术在通南高沙土地区推广应用提供了规范.  相似文献   

13.
据上海地区农户普遍反映,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种植的小麦产量普遍比未还田的要低。为解决此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种植小麦减产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小麦种植中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张家港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以及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艺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机械化还田生产工艺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秸秆的还田对土壤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水稻秸秆的还田广泛应用的是机械化的秸秆还田技术,这是一种能够实现大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并且该技术具有质量好、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通过机械化水稻秸秆全量快腐还田,对土壤含量进行有效改善的同时,对于后续的小麦播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秸秆还田的生产方式、配套的农艺措施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建平 《农家致富》2009,(15):47-47
一、主要方式 在小麦机械化收获后,将麦秸全量还田.上水泡田后浅水旋耕整平.再进行播栽水稻的一种技术体系,集秸秆还田、免(少)耕、抛秧、机插、直播等于一体.具有多重优势。主要有3种方式:(1)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后机插。(2)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抛秧。(3)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后直播。  相似文献   

17.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械插秧集成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鱼台地区的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械化插秧集成技术体系。利用小麦秸秆还田机械,根据作业规程,形成满足插秧机作业要求的水田。实施小麦秸秆机械还田,解决小麦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实施水稻机械插秧技术,解决小麦秸秆还田后不利于水稻其他模式栽植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资源节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在水稻-小麦轮作模式下,稻作季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及麦作季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对下茬麦田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缓解土壤氮流失,提高土壤供肥、 保肥水平.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的效应对比分析明确,在水稻-小麦二熟制条件下,经过两年秸秆全量还田后,水稻秸秆还田1/3(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还田的腐熟效果,于201 2年在水稻上开展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腐熟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能增加水稻产量,使用腐熟剂能加速水稻分蘖,并促进水稻增产,但2个腐熟剂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包括秸秆切碎、撒施基肥、放水泡田、还田作业、机插作业等内容,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