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华仕  李湄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01-9302
[目的]对茶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污染情况。[结果]凤冈、湄潭两县土壤均未受到铅污染,但部分产区受到铬、镉的污染。[结论]凤冈、湄潭两县适合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治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南通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14mg·kg-1、Cr 51.41mg·kg-1、Pb 19.47mg·kg-1、As 6.93mg·kg-1、Hg0.10mg·kg-1。一般农田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个别蔬菜地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单项污染指数为1.60。全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31,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为研究对象,对公路两侧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铅、镉、铜、锌含量进行了监测.铅、铜、锌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距离公路150 m的范围内,土壤中铅含量变化范围为16.88~32.05 mg/kg,与当地土壤背景值相比,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1.40,属轻污染.镉、铜含量与当地土壤背景值相比,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说明,公路交通产生的铅污染是影响公路两侧农田土壤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铅金属等通过浇灌等方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引起土壤铅污染。本文通过对地下水土壤铅污染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对铅污染进行修复技术探讨,以解决土壤与地下水铅污染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梅州市五华县几个石灰岩矿区周边土壤中铅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铅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值),对生态产生影响。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定得出,矿区土壤铅污染达到重污染的程度。提出了减轻铅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控制污染源措施和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鹤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08-7809,7815
对湘西锰矿区和铅锌矿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美国最新的法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TCLP法对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有效态含量为0.21~4.80 mg/kg,未超过相应的国际标准。湘西锰矿区和铅锌矿区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Pb环境质量尚属安全,但越靠近矿区Pb污染对周围居民人体健康的危害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的添加对受到不同程度铅污染的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铅污染土壤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受到重金属铅污染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占主导地位;土壤铅污染越严重、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越低,反之多样性越高;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与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可通过提高铅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来增强土壤的生态功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土壤及作物铅污染特征和热电厂、五金电镀厂等分布情况的对比,发现绍兴市土壤和作物铅污染的程度和分布特征与对应的工矿企业的地理位置十分吻合,认为绍兴市土壤和作物的污染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参照不同的国家标准对绍兴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发现工矿企业的污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殖酸改良铅污染土壤对蔬菜生长与生物产量、养分积累和肥料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铅增多则不利于蔬菜生长、植株富集氮磷钾素和氮磷钾肥农学利用效率提升。铅污染土壤上施用腐殖酸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与施用量、污染严重程度有关,增加腐殖酸用量使轻微污染土壤上的蔬菜生物量减产,却使较重污染土壤上的蔬菜增产。施用腐殖酸和增加用量在较重污染土壤上能促进氮磷钾素的植株积累,但轻微污染土壤上腐殖酸用量对蔬菜吸收养分的影响因肥料种类、生长阶段、改良剂用量而异。轻微污染土壤上施用小剂量腐殖酸仅使钾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而使用大剂量的腐殖酸则使氮磷钾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较重污染土壤上施用小剂量腐殖酸显著降低了氮磷肥的农学利用效率,而施用大剂量腐殖酸则显著增加了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效率。因此,重度铅污染土壤改良可通过加大腐殖酸用量改土调肥实现逆境高产栽培,但轻度铅污染土壤上应慎用腐殖酸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土壤中铅元素的来源进行探讨,根据近年来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报告,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的现状、来源、生物利用度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一步分析了铅污染控制的可能途径,提出了利用生物利用度模拟土壤中重金属铅污染的方法,有助于评价土壤中铅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在今后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利用采样点实测数据,在借助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空间插值的基础上。结合3S技术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动态分布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运用Arcgis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该地区Pb和As造成的污染最严重,其他重金属污染相对较轻,其中南通市区、海门市和启东市重金属富集最严重;南通大部、通州、如东大部分地区含量较少,含量最少的地区是如皋市和海安县。造成这种空间分布变异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污染源较多而且集中,而经济欠发达区污染源则相对较少而且分散。重金属污染物通过水系导致农田污灌也是重金属产生空间变异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学锋  王磊  师东阳  赵新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80-11981
通过对12份土壤样品中Pb、Cd、Cr、Ni、Z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河南省新乡市污灌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Pb含量在45.08~245.26mg/kg,Cd含量在0.54~25.60mg/kg,Cr含量在11.21~90.16mg/kg,Ni含量在33.88~90.12mg/kg,Zn含量在342.32~663.06mg/kg。分别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结果表明,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各采样点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甚至表现为重度污染;而以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蔬菜地主要受到来自Cd、Ni、Zn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对覆盖宝安区的20个主要荔枝、龙眼生产基地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调查,选取锌(Zn)、铜(Cu)、铬(Cr)、铅(Pb)、汞(Hg)、镉(Cd)和砷(As)7个指标,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个样点土壤中19个样点土壤没有受到污染,1个样点受到轻度污染,污染率为5%.2级土壤和3级土壤主要是由于汞(Hg)污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磷化工区周边农田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及来源构成,以磷化工区下风向农田区为对象,采样测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物(V、Zn、Cr、Ni、Cu、Mo、Cd、Pb、Mn)含量,分析主要污染物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污染级别,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和Zn,部分地区土壤Zn超标,该农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Cd的超标最为严重,且距离磷化工区越近,超标倍数越高;随距离增大,交换态Cd含量急剧下降,而残渣态Cd含量总体上升;与磷化工区距离≤500 m范围内采样点土壤的Cd污染级别及生态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污染程度最高的Cd,工业污染源的外源转入贡献率为56.2%,大气沉降和尾气排放源的外源转入贡献率为43.8%。研究区土壤Cd污染与磷化工区密切相关,因此需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中的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显示,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产地要求的土壤质量指标值,说明土壤质量满足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表明土壤未受到污染;个别蔬菜基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值略大于0.7,污染程度达到警戒线,其余均小于0.7,说明舟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上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6.
运城盐湖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运城盐湖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部土壤汞、砷、铬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Ⅰ级标准,没有汞、砷、铬污染。部分农田土壤中铅只符合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已有轻度铅污染的趋势。大部分土属中镉只符合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镉有大面积轻度污染的趋势。以后应加强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预防与监管。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监测的基础上 ,对太原市三县 (区 )耕作土壤和农作物中Cd元素的含量及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了耕作土壤与农作物中金属元素Cd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该地区耕作土壤和农作物中Cd元素严重超标 (土壤样品100 %超标 ,农作物有46.6 %的样品超标 )。经相关性检验 ,土壤中Cd含量与农作物中Cd含量密切相关 ,其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说明该区农作物的Cd污染主要来自于土壤的Cd污染。  相似文献   

18.
广西耕地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信息地面公里网点监测的36个县(市、区)为对象,通过提取耕地监测样点土壤进行化验,分析了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化动态、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状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均比“二普”时期提高了一个档次,普遍存在缺钾现象,土壤酸性加大,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水田0.3147,未污染;旱地1.1076,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浙江省义乌市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状况的评价。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Cd 0.36 mg·kg-1;Zn 279.02 mg·kg-1;Cr 62.93 mg·kg-1;Cu 5.16 mg·kg-1;Hg 0.28 mg·kg-1;As 2.14 mg·kg-1;Pb 21.20 mg·kg-1。在供研究的7个重金属元素中,As和Hg的变异系数最大(110%);Cd,Zn,Cr和Cu的变异系数居中(60%~94%);Pb的变异系数最小(28%)。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Pi)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 (1.01)> Hg(0.81) ≈ Zn (0.80) > Cu (0.33)> Cr (0.29) > Pb≈As (0.10)。处于安全水平、警戒线和轻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分别占总样品数的33.3%,25.0%和41.7%。总体来看,义乌市蔬菜基地部分土壤已经受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