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火炬松、湿地松等国外松大田育苗,常因圃地选择不当,催芽、播种等环节掌握不好,以及病、虫、雀、鼠等危害,影响产苗量和苗木质量;且采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因此,迅速研究出提高育苗成苗率和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乃是我省进一步推广国外松这个优良树种的重要技术关键之一。 采用容器苗造林,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报导,南方雨量充沛的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均有用营养杯、营养砖育苗造林成功的事例,惟我省研究尚少。因此,我们为了探索在我省自然条件下国外松容器育苗造林的方法,自今年2月份开始,进行了火炬松、湿地松等容器育苗试验,共育苗8800多株(图1),并于8、9月间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1947年首次引进湿地松、火炬松(下称国外松),该批种子于1950年播种育苗,1951年造林,现仅长沙市保存湿地松27株,火炬松35株。该批树于1961年后开始结实,1966年春用其种子育苗并造子代对比林。我省对湿地松、火炬松的引种推广工作十分重视。1973—1984年共进口湿地松种子29,524公斤,火炬松种子10,182.5公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5年全省国外松造林面积100余万亩,湿地松占70%,绝大部分营造在低山丘陵中的酸性红壤地区,生长良好。为了探讨湿地松、火炬松在我省的适生环境与造林技术,在省林业厅领导下,由省林科所负责组成了国外松协作组。全省按不同生态区域及研究内容设置了19个重点引种试验点,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是我省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但长期以来,我省马尾松造林所用种苗良莠不分,见种就采,有苗就栽,严重的影响了马尾松群体的遗传品质,为此,我省自1978年开始进行马尾松选优工作,初选出近千株优树,至1985年已复选出马尾松优树86株,并通过嫁接营建了采穗圃和无性系种子园,以便尽快生产高质量种子,逐步实现马尾松造林良种化。下面就营建采穗圃和种子园必须掌握好的嫁接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 马尾松生长迅速、耐瘠薄,是我省低山丘陵、黄土岗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建国后营造面积达512万亩,占全省造林总面积的47.5%,为杉木造林面积的1.6倍。这些马尾松人工林现多属中、近熟林,且分布极广,林地立地条件差别较大。为探讨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确定的适宜间伐技术,我们对我省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飞播马尾松防止鼠鸟取食种子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飞播造林,是我省荒山造林绿化的重要手段。每年飞播面积几百万亩,松种供不应求。但松种飞播后,鼠鸟取食十分严重,据省林业厅营林处调查其取食率达50%。我们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在一些地方,飞播后有70—80%松种被鼠、鸟吃掉,严重地影响造林成活率。如能减少鼠鸟大量取食松种,就可以减少单位面积的播种量,降低造林成本,扩大播种面积,缓和松种的供求紧张状况,对加速荒山绿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国外,用异狄氏剂——福美双拌种防  相似文献   

6.
去冬今春,我省营造火炬松、湿地松林1.5万多亩,造林成活率一般在80%左右,有的场圃和地块的成活率达90-95%,幼树生长普遍良好。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大干群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狠抓了科学造林的结果。今冬明春,全省将有140多万株一年生和20-30万株二年生的火炬松、湿地松苗出圃造林。为了巩固现有的国外松造林成果和搞好今冬明春的造林工作,根据我省各地的造林经验,结合我们的体会,综合整理了这个材料,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我省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病虫害进行了研究。本文论述了幼林期杉木、马尾松、国外松(火炬松、湿地松)、杨树病虫害种类、发生及消长趋势和逐年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我省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基地遭受到了冰灾的严重破坏,母树受害率达55.1%,且对我省以良种为主的林木种子供应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据专家估测,2008年,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良种基地将分别减产70%、50%、30%以上,良种减产将高达1.5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三十年代以来从美国引进的优良造林树种。我省最早于一九四七年引进湿地松、火炬松种子,一九五一年播种育苗,一九五二年开始造林。这批树至今在长沙市尚保存母树62株(湿地松27株,火炬松35株),一九八一年经湖南省国外松引种协作组实地调查,三十年生的湿地松平均树高12.7米,平均胸径29.68厘米;火炬松平均树高14.1米,平均胸径32.19厘米。我市引种推广,进行成片造林是一九七  相似文献   

10.
国外松容器育苗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宜群 《安徽林业》2010,(4):105-105
国外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易成林、抗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国外松裸根苗造林只能在春季,容器育苗虽投入的劳力多,但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育苗时间国外松容器育苗可在3~5月上旬播种,苗木雨季可以出圃造林;也可在10~11月上旬播种,春季和雨季苗木可以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1.
良种造林是发展我省林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我省先后建立了杉木、马尾松、国外松、黄山松、柳杉和板栗种子园,建立了长乐林场、姥山林场、宝华林场、华顶林场、龙山林场、庆元林场、开化县林科所和龙泉县林科所等良种基地。 随着良种基地的日益发展,经营管理中,  相似文献   

12.
国外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易成林、抗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国外松裸根苗造林只能在春季,容器育苗虽投入的劳力多,但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育苗时间国外松容器育苗可在3~5月上旬播种,苗木雨季可以出圃造林;也可在10~11月上旬播种,春季和雨季苗木可以出圃造林。二、苗床选择  相似文献   

13.
原产美国的湿地松(Pinus ellottii Engeim),经引种试验表明,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材质好,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因而成为我省丘陵区大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鉴于目前从国外进口种子数量有限,湖北荆州地区林科所于1973年开始进行湿地松针叶束育苗研究,1979年获  相似文献   

14.
江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毫米,年平均温度16—19℃,无霜期230—290天。引种地区的土壤,大部分是花岗岩红壤或第四纪红土性红壤以及黄沙壤和紫色页岩土壤。一般都呈酸性反应,PH值5—6.5。从我省自然环境来说,适于发展国外松。1947年我省吉安市青沅山就引种了湿地松。大面积地造林栽培,我省是1974年以后进行的。近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抓纲治国战略决策后,我省国外松的引种进展较快。目前全省六个地区、三个市引种栽培点共130多个;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是在人工造林困难的地方进行造林绿化的一种好方法。我省自一九七九年开始飞播造林,飞播面积已达400万亩,目前成苗成林面积120万亩。但由于飞播林面积集中,多是针叶林,易发生森林火灾。我省卢氏、栾川、西峡  相似文献   

16.
引言马尾松是我省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现有林面积约为1076万亩,占全省用材林面积的36.6%。其木材蓄积量为4298.5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量的27.27%。马尾松在我省分布十分广泛,全省82个县(市),有74个县(市)在不同程度上有马尾松分布。解放前我省群众经营马尾松主要靠天然更新,1960年国营林场开始人工育苗造林和直播造林,种子基本上由省内自给;六十年代以来,我省开始大面积马尾松飞播造林,则绝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ABT生根粉浸种直播造林试验秦延国(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加快荒山绿化步伐,自1992年以来,我省每年直播造林45万亩左右,由于直播区多处于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区,因此直播造林出苗率和保存率都比较低。为解决这个问题,1993年我们在新县、汝阳县...  相似文献   

18.
<正> 孝感市现有荒沙滩30000亩,其中宜林荒沙地25000亩,沙滩造林树种原有杨树、枫树、刺槐、马尾松、池杉等。1975年开始引种国外松,表现良好。1985年省林业厅组织进行了引种栽培鉴定,被评为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成果,我们对孝感市沙滩国外松造林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国营陆山林场、王店镇侯吕村。现将考察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溧水县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近郊,距南京50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1.12万亩,森林覆盖率29.73%。为加速荒山绿化进程,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2003年,全县首次采用“六改”技术在浮山等地进行国外松、香樟大苗试点造林,营造荒山生态林210亩,当年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7%,取得较好的效果。2  相似文献   

20.
自1959年飞机播种云南松造林成功之后,二十多年来,用于飞播造林的树种不断有所增加.目前我省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除云南松外,还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漆树等.但是,这些树种的宜播地区均不能过高.海拔2800公米上至今尚无适宜的飞播造林树种.为了发掘新的飞播树种、扩大飞播造林地区、加快我省高山地区的绿化造林.我们从1974年起开展了高海拔地区飞播造林的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松适于飞播造林,是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海拔2400—3500米范围内飞机播种造林的良好树种.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