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北兴农场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努力推进万亩大榛子基地和北药基地建设,目前,北兴农场大榛子种植面积达7278亩,道地药材4000余亩。因大榛子盛果期在5—8年,收益较慢,农场大榛子合作社采用了大榛子与防风、辽蒿本等药材套种的方法,在大榛子无果期增加经济效益。防风药材春种秋起,管理简单,当年收益,市场反应良好,亩产150-200公斤,均价在20—30元。  相似文献   

2.
正绥棱县大力家庭农场位于长山乡境内,刘新线四部村三间房屯西,由长山乡四部村农民马兆力自2004年起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创办,并逐渐发展壮大。由于马兆力小名叫"大力",这个家庭性质的农场渐渐被叫成大力农场,为了更好发展,大力农场在2013年4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全省第一个进行了工商注册。大力家庭农场共有土地4800亩,其中水田3960亩、林地795亩、水面45亩,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省国营海兴农场始建于1949年,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西南部,总面积6.9万亩,总人口5400余人,是全国农垦"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贫困农场。2015年以来,农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将农垦改革与现代农业建设紧密结合,按照"生态立场、林果兴场、产业强场"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以企业化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已实现脱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6,(6)
正在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镇曹娥村,有一位叫龙恩碧的残疾女村民,她依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创办了一家占地面积为7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果蔬家庭农场,并成功地把该农场创建为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宁波市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今年54岁的龙恩碧是贵州惠水县人,1987年嫁到了小  相似文献   

5.
郁郁葱葱的田野,明媚的阳光肆意流泄。在"中国农谷"湖北省荆门市五三农场的易家岭分场梭墩生产队一大片桃林田边,笔者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种植能人"卢冲。现年57岁的卢冲,1981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他一边务农一边自费上农广校,不断学习钻研农业科技知识。“刚开始承包生产队10多亩地种粮油作物,一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天天闲在家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卢冲说。他不甘心让自己这几年农广校白念了,决定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敦煌农场位于敦煌市北部,距市区仅29公里.农场拥有土地面积96.7万亩,耕地3.6万亩.场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比较典型的大陆荒漠性气候,适宜林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大枣、葡萄、敦煌蜜瓜、棉花等经济作物.2013年,农场实现生产总值9359万元,企业利润238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5.02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隆化县完善肉牛、设施果蔬、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今年将优化调整种植结构4.8万亩,新增特色种植面积1.16万亩、新增杂粮0.8万亩、林果0.27万亩、"粮改饲"2.53万亩。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实现高质高效发展。在北川隆化镇-唐三营镇8个乡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列入2021年全国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内。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20日,在河南省鲁山县辛集乡张庄村,葡萄种植大户赵国良正在改良葡萄品种。他说,今年引进的品种果大、味美,产量高。近年来,辛集乡把发展葡萄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积极实施"万亩林果"计划,因地制宜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林果业发展特色。该乡先后建成4个6.7公顷以上的林果示范园区,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片,调动农户发展林果生产的积极性。张庄村以"张平洋百亩葡萄示范基地"为依托,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和葡萄  相似文献   

10.
"种两亩百合就相当在外打1年工"。今年6月1日,湖南隆回县北山镇观音塘村百合基地里,专业种植户李拥平一边劳作一边谈自己的"致富经"。38岁的李拥平前些年在外地打工,2010年听说镇里成立了百合种植协会,不少村民种植百合已发家致富,他也和妻子回乡加入协会,种植1.33公顷龙牙百合。每年纯收入达30万元。龙牙百合被誉为南方人参、食中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对于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农场遭受继1998、1999年之后的又一次特大洪涝灾害,全场因圩口溃破受淹面积4.5万亩、成灾面积8.7万亩、绝收面积7.4万亩,8 218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3 5亿元。大灾过后,华阳河农场坚持"围绕灾后重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灾后重建",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着力点,坚持"1234"党建工作模式,为实现农场"三年恢复,五年提升"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对于周晓——海南农垦南田农场东风分场的黎族职工——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家实现了农场提出的"四个一"小康目标;汪洋副总理在海南调研时到他家里做客。提起这两件事,一家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周晓说,今年他还要好好地种芒果,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增产增收。1992年,南田农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周晓一家积极响应号召,于1993年承包了13亩地种植象牙芒果430株,后通过改接换冠将品  相似文献   

13.
<正>华阳河农场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宿松县境内,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103平方公里。全场经营面积13.5万亩,其中耕地近11万亩,宜林地2600多亩,水面2万多亩。农场近年来实施种植结构调粮,实现了"一麦一豆"向"一麦一稻"的转型。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计划今后二年再增加旱改水面积3万亩,并积极发展优质糯稻基地生产。同时发展稻渔轮作,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绿色农业转型。2017年农场"稻渔轮作"面积达6000亩。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夏天,远在大连的二哥回家探亲,下车的第一句话就感叹道:"农场变化太大了,我都有点不认得了。"哥哥的感慨,让我这个"土著"开始重新审视家乡巴彦农场。是的,改革开放40年来农场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场的路。遥想上世纪80年代,农场人开玩笑说巴彦农场是"拔陷农场"。人们走的是"水泥路"和"扬灰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记得1987年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试验农场,今年1004亩冬、春小麦获得平均亩产645.3斤的收成(籽粒干重,含水为12-12.5%)。比1964年亩产459斤增产40.7%,比历史最高的1960年亩产606斤增产6.4%。其中有206亩亩产800斤;135亩亩产831.16斤;11.6亩亩产870斤。我院农场建国初期产量很低,1950年小麦亩产220斤;1954年亩产480斤;1960年亩产606斤;以后几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亩产达五百斤上下。今年又跃到645.3斤。今年小麦能获得丰产,经和试验农场职工座谈讨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毛泽东思想挂了帅,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社教运动以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武威市凉州区坚持调结构、促增收、修公路、兴水利、抓脱贫、美环境,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营销模式,培育壮大甜高粱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今年将新建特色林果基地5万亩。全面提升主体生产模式综合效益,确保设施农业棚均收入达到2.2万元,特色林果亩均收入达到5 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不怕吃苦,爱下基层、跑工地调查研究,这是农场职工对他的印象;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办事情讲原则,这是企业管理人员对他的评价。今年"七一"前夕,安徽农垦集团公司党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他就是安徽省华阳河农场场长、党委副书记谢广和。2016年4月,谢广和从淮河之滨的方邱湖农场调到长江沿岸的华阳河农场,他经历了从沿淮到沿江、耕地面积从1万多亩到10余万亩、从干旱少雨地带到洪灾频发地区的跨越。在短短的15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在山东诸城市皇华镇的胡沟、上康岭和福台3个小山村之间的康岭山上,1台挖掘机正在将山地改造成梯田。2016年,从事铸造行业的村民魏本欣流转了这里的山岭地,用于榛子种植。榛子有"坚果之王"之称,尤其是平欧杂交榛子,是一个新型经济林品种。出生于这片土地的魏本欣,看好榛子效益,打算带头承包山岭地,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榛子树。"这片榛子树每棵结果在500克左右,1亩地栽种120棵,按照现在每千克40元的价格,能收入  相似文献   

19.
刘成 《农家致富》2013,(19):20-21
葡萄架下种蔬果,套种复种土生"金"。近日,广西省钟山县公安镇黄凤村委里家屯返乡农民工陈先利承包的30多亩夏黑葡萄园里,十几个打工妇女正在挂果的葡萄架下一边收获籽西瓜,一边套种包心菜。此前,陈先利已销售了一批今年春天套种的蔬菜。  相似文献   

20.
<正>生于1980年的黄生飞是来自越剧之乡浙江省绍兴市的外地媳妇。就是这个浙江媳妇,2015年成为上海市浦东区宣桥镇季桥村的第一个家庭农场主。她从106亩土地起步,经营的农场土地面积逐年增长,如今形成了450亩的规模。和上海其他经营有方的家庭农场一样,生飞家庭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业,2017年卖了5万公斤大米,单这一项,经营额就超过了100万元。"田是一样的田,小时候的米饭多香,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