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 NaN3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筛选出合适的离体化学诱变体系,并对该体系下的部分再生苗进行RAPD和SRAP检测。结果表明:NaN3处理的半致死剂量为9 mmol/L浸泡4 h,该处理下植株矮化、腋芽数减少;用2种分子技术对该处理下14株再生苗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28.6%再生苗的DNA序列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这为使用NaN3对甜叶菊进行大规模的离体诱变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化学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化学诱变育种的原理、特点与发展历程;简述了几种常用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化学诱变育种技术和化学诱变育种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总结了化学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农作物化学诱变育种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甜叶菊苗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整合甜叶菊日光温室和穴盘育苗技术,提出了北方地区甜叶菊日光温室集约化育苗技术,可实现甜叶菊苗的优质、合理供应,对于降低甜叶菊种植成本,促进甜叶菊种植效益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甜叶菊得以推广的原因,理清了甜叶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应对问题的技术措施。做大做强甜叶菊产业,确保甜叶菊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甜叶菊套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套种大豆充分发挥了肥田养地、促进甜叶菊生长的优势,达到了双增双收目的。3年试验结果表明,套种甜叶菊产量与单种甜叶菊产量相当,平均增加大豆产量2205kg/hm~2,收益比单种甜叶菊增加12476.6元/hm~2,是一项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低浓度秋水仙素在甜叶菊试管苗茎段再生苗初期进行长时间持续处理,以探讨低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甜叶菊多倍体的优势及适合长时间诱导甜叶菊的秋水仙素浓度,简化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技术环节。结果表明:0.025%的秋水仙素浓度适合于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的持续诱变,直至试管苗再生而无需清洗外植体和更换培养基,简化了诱导技术环节,提高了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效率;多倍体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为叶片大而厚实、开花延迟、花蕾较大等特征。旨在建立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简要概述甜叶菊的发展历史,对近年来国内外甜叶菊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生理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提高我国甜叶菊的生产水平和品质、以及对甜叶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甜叶菊的大田移栽成活率,在实际工作中探索采用甜叶菊母根的日光温室假植技术,合理地利用甜叶菊的母根资源,有效地降低了甜叶菊的大田种植成本,提高甜叶菊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甜叶菊茎叶的质量,改进甜叶菊收获时的晾晒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晾晒方式对甜叶菊茎叶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层架式晾晒法,使甜叶菊茎叶的发黑叶片率降低至4.95%,日灼斑叶片率控制在9.62%以内,比地面平摊式晾晒分别降低5.72和7.66个百分点,有效地提高了甜叶菊茎叶的质量,防止了甜叶菊在收获晾晒过程中茎叶发黑现象严重、叶片日灼斑率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凉州区甜叶菊推广种植区,探索应用拱形温室对甜叶菊的种子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使甜叶菊苗的育成率达到了85%以上,有效解决了甜叶菊苗在凉州区境内因育苗时间与种植时间冲突,造成甜叶菊种植时间延后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世界甜叶菊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全球甜叶菊的发展历史、甜菊糖苷等产品的提取方法、作为糖源的机理、安全性、各国或地区准许使用与合法地位、甜叶菊产量、市场额度以及甜叶菊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移栽是甜叶菊大田生产工作的开始,也是甜叶菊栽植中重要环节之一,适时早栽是促进甜叶菊丰产质优的基础。为探讨甜叶菊在当地的适宜移栽期,1996年我们做了适期移栽的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甜叶菊制种田,土壤为岗地白浆土,有...  相似文献   

13.
甜叶菊在河西冷凉灌区气候条件下,可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育苗,实现一年一季生产,但由于育苗成本较高,影响了甜叶菊生产效益.针对甜叶菊种子小、育苗难、育苗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甜叶菊扦插育苗及根蘖繁殖栽培技术,每666.7㎡可节约育苗成本120元,单茬干叶平均产量可达300 kg经检测化验,甜叶菊叶每百克总甙含量在18g左右,远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增强甜叶菊种植农户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能力,不断提高甜叶菊种植技术水平,就河西走廊地区早春霜冻天气对甜叶菊的危害进行探讨,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为增强菊农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甜叶菊种植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增强农业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全面促进甜叶菊产业健康发展,就凉州区高温天气的发生规律以及对甜叶菊生产过程中的影响进行讨论,提出了高温天气下甜叶菊种植过程中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甜叶菊种植技术水平,增强灾害性天气防范能力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历年栽培定植实践,从甜叶菊栽植的地块准备、移栽苗木选择、铺设滴灌带及覆膜、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了甜叶菊宽膜平作膜下滴灌栽培定植技术,为凉州区推广甜叶菊宽膜平作膜下滴灌栽培定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光照、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对甜叶菊生育、产量、含糖甙及分布的影响,介绍了各地种植及栽培措施,初步提出中国甜叶菊栽培区域分两大类型、4大产区及8个亚区。为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合理布局及实现甜叶菊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甜叶菊的主要成分及其在医药、食品、肥料、畜牧等行业中的应用,探讨当前甜叶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甜叶菊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省高密地区甜叶菊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花叶病毒病和叶斑病等。本文分别介绍了各病害的症状、侵染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对指导甜叶菊生产、做到早预防病害、早实施防治措施、把病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证甜叶菊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甜叶菊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的栽培技术张贤泽(东北农业大学)甜叶菊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巴拉圭和巴西交界处,由于甜叶菊的叶子中含有的甜菊糖苷具有低热量、高甜度、无毒等优点,1995年在美国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已通过允许在食品和化妆品中应用。目前甜叶菊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