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青苔在虾池中大量生长繁殖,与对虾争夺生存空间,影响对虾的摄食与投饵,高温季节大量死亡腐烂,造成虾池严重污染。因此,长期以来,青苔作为养虾业一种重要的敌害生物,被列为清除对象,最终被彻底从虾池中清除掉。笔者从2000年开始从事生态调控绿色养虾技术研究与生产,通过反复的试验与生产证明:适量的青苔存在,对养虾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青苔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对虾养殖中常遇到杂藻繁生,危害很大,在养虾前期,肥水阶段,池中常生长丝状的绿色的藻类,似絮状棉花,这是绿藻的海藻,群众称为青苔.青苔使虾池水变清、变瘦,水中浮游生物难于繁殖,不利于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3.
一、虾池内出现五须虾和敌害鱼的问题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出现大量五须虾和敌害鱼类,其原因主要是:清塘除害不彻底,或进水闸网的网目太大,闸网烂破等,使虾和鱼的卵、幼体或成体随水进入池内,由于五须虾繁殖很快,它不但会伤害刚蜕皮(壳)的斑节对虾,而且还会与斑节对虾争食、争氧,影响斑节对虾的正常生长;敌害鱼不但干扰虾的栖息与活动,而且还大量吞食斑节对虾,危害更大。如1989年在海康县海田乡堵海虾场的56只虾池中,有42只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对虾人工养殖,并取得了一定效益。对虾养殖产量高低,除合理地建设养虾基地和科学地饲养以外,清除敌害鱼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有较大数量的敌害鱼和虾共栖于养虾场中,将会大量地伤害幼虾而影响产量,尤其是敌害鱼随时追捕幼虾为饵,致使幼虾不能好好索饵而影响幼虾的正常发育生长。因而大部份养虾场均采用了化学药品清池和拦网进水等措施来清除敌害鱼,但对生命力较强的敌害鲶鱼,仍解决不了问题,成为养虾场中一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6.
在对虾养殖期间,虾池内大量繁生褐苔(青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对虾养殖前期池内繁殖少量褐苔是幼虾的基础饵料之一。但是,当全池性的大量繁生时,实是养殖对虾的一大为害。何谓褐苔?就是在虾池的底泥表面上生长一薄层以蓝、绿藻为主  相似文献   

7.
刺参在我国适于生长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是我国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国北方沿海养虾池塘面积很大,约几百万亩,由于虾池不断老化,养虾业呈下滑趋势.利用虾池养殖刺参、增加适当的投入却能收到相当可观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养殖对虾和虾池养殖文蛤之后又一养殖热点.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海阳县港养对虾多年,采用经济简便的办法清淤消毒,颇有成效。虾池底淤积是造成养虾池水质败坏的原因之一,直接影响着虾苗的成活和生长。所以对用过一年以上的旧虾池,在出完虾后,应把水放干,清除淤泥和有机物。淤泥可全部挖翻到堤坝上,也可均匀地锄翻一遍,经阳光曝晒,使有机物氧化。在清池前应对每个虾池进行观察测定,了解池子的淤泥情况和敌害存活程度,然后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是一种广盐性虾类,一般在20—25‰的盐度水中生长。近几年,全球性的虾病使海水养虾受阻,1995年,我们在翔云岛林场进行低盐度养虾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池塘条件 利用旧虾池面积80亩,平均水深在1.5米以上,最深达到2.0米,池水盐度保持在3—5‰。 二、池塘清整 池塘于4月底进行清淤消毒,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生石灰消毒,杀死敌害生物,然后曝晒池底进水施肥,肥水在放苗前10天左右进行,以便放苗时对虾有充足的早期饵料。 三、虾苗放养 虾苗放养在6月22日进行,采取粗养方式。每亩放养虾苗4700尾,共放养虾  相似文献   

10.
青苔,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既有利又有弊,多数养虾生产者片面认为青苔在对虾养殖中只起到负面影响。现将笔者对青苔的理解、认识提供给大家,供共同讨论。在对虾养殖的前期——肥水阶段,如果施肥不当或冬闲季节地中有积水,来年春天通常会出现虾池中青苔的大量繁殖。处理不当会导致地水有多深,青苔有多深,池面有多大,青苔面积有多大,并且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青苔会逐渐泛起,满池飘曳。到高温季节又渐变白,有的沉底变黑,严重危害池底,使池底散发一种恶臭味,易引起对虾泛地。同时,地表面布满的青苔对已经起水的虾苗构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虾池养殖刺参实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参在我国适于生长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是我国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国北方沿海养虾池塘面积很大,约几百万亩,由于虾池不断老化,养虾业呈下滑趋势。利用虾池养殖刺参、增加适当的投入却能收到相当可观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养殖对虾和虾池养殖文蛤之后又一养殖热点。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沙蚕是中国对虾最喜食的饵料生物之一。建立“生态系”养虾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虾池中直接繁殖起以沙蚕为主的饵料生物。即:在沙蚕的繁殖期,把一定数量的亲体移入虾池进行繁殖或依靠进水使大量沙蚕卵及幼体进入池内寄居、生长。为6cm 以后的对虾提前准备好了鲜活饵料。除此之外,沙蚕还能及时清除池底的残饵和其他有机质,对保持虾池水质、改造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经对比实验,同等条件的虾  相似文献   

13.
养虾拾零     
牛粪养对虾: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进行以牛粪养万氏对虾的试验,试验表明对虾生长良好,成活率达82.6%。他们在整个试验期间(11至14周)虾池中不投喂任何商品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公斤牛粪。这种施牛粪的海水养虾池水质对对虾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炉渣养虾:台湾研究试验用钢铁厂的炉渣铺在鱼池底部,然后养虾,结果幼虾成活率达84%,并长到上市规格,而未铺炉渣的幼虾成活率仅50—60%。研究认为,由于炉渣中含有  相似文献   

14.
叶建生 《水产养殖》2006,27(1):20-21
我国的对虾养殖池塘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由于当时虾池建设的标准低,经过多年的养殖.虾池的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随着养虾业的发展,沿海地区适合开发养虾的地方已经开发利用。再大面积开发土地发展养虾已很有限。要使养虾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改造低产老化虾池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虾池中生长的青苔是水棉、双星藻、转板藻等丝状藻类的总称。青苔在虾池内大量滋生蔓延,消耗水体中的无机盐类,破坏虾池中正常的营养物质代谢,造成池水透明度过大,阳光直射池底,青苔疯长,使水质变得更清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水中浮游生物缺乏,影响贝类滤食。同时,青苔大量繁殖,覆盖池底,池底贝类会因此窒息死亡,鱼、虾、蟹等也会被藻丝缠住而影响其正常活动。随着水温的升高,青苔在池内泛起死亡,堆积在池底腐烂,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硫化氢,增加池水氨氮含量,降低溶氧量,容易引起养殖品种的缺氧,甚至中毒死亡,危害极大。因此,对虾池青苔必须及时防治,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营口,盘锦地区中国对虾养成期虾池水体细菌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口、盘锦地区中国对虾养成期虾池水体细菌含量的变化石俊艳刘中王丹姚福相宣明春王晓光高洪军(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辽阳111000)近年来在对虾养殖中,虾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养虾业,防治虾病已是养虾业当务之急。各种资料报道这几年虾病的原因主要是病毒与...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1998,(1):28-28,33
针对我市养虾业的虾池老化、虾病严重、对虾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现实,电白县爵山、龙山等沿海镇的部分对虾养殖户采取高位池养虾的方式,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养殖水源采取过滤、沉淀、消毒等措施,避免虾池养殖水体与海区污染水体自由交换,  相似文献   

18.
除藻剂杀灭虾池杂藻(草)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乐亭县殿儒养殖场位于京唐港以西,是1986年建的老虾池,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中以川蔓藻为主的杂藻停)在虾池中大量蔓延,全场8个虾池共330亩水面,近几年来养虾季节虾池水域全部被杂藻(草)所占据,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近几年他们采取人工机械推上清池的方法除治杂藻(草),费用很高,效果不佳,杂藻停)在虾池中大量繁殖,不仅与对虾争营养,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对虾的正常活动,使养虾产量由低产到几乎绝产,成为对虾养殖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在乐亭县兰耕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该场在…  相似文献   

19.
钟焕荣  赵昂 《水利渔业》1998,(5):36-36,46
养虾业是福建省水利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自1992年以来,由于虾病泛滥,养虾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常规的单一种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已难成功。为了探索养虾新路,我们于1995~1997年在长乐市十八孔闸1号虾池进行了日本对虾、锯缘青蟹和鲻混养试验。1虾池自然...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03,(7):64-64
高温期间已到了养虾池的中后期管理,此时虾体生长快,投饵数量增多,水体中每天承受着大量生物尸体、残饵、对虾排泄物及各种病原生物的沉积,加上浮游生物的代谢分解,致使池底环境严重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浓度升高,甚至严重超标,影响虾的正常生长,造成虾对病害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 疾病,导致养殖失败。因此,高温期间对养虾池易发生的情况了解清楚,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一、水质管理1.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残饵和对虾排泄物增加,造成氮素的大量积累。氮素通过各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