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2.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不同梯度的麻渣配施化学钾肥处理,并测定了剑麻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与不施用钾肥处理(NP)相比,施用化学钾(NP+K)和麻渣(NP+ST)2处理对剑麻叶片宽度、单叶生物量、增叶数、总叶片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麻渣处理(NP+ST)和施用化学钾肥处理(NP+K)对剑麻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麻渣的某些养分元素对提高剑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效果。施麻渣配施1/2化学钾肥处理(NP+ST+1/2K)具有最大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最强的耐受性,显著提高了剑麻的生物量;在当前钾肥推荐用量[100 g/(株·年)]下,施用麻渣可以节省一半的化学钾肥用量[50 g/(株·年)]。麻渣配施1/2化学钾肥处理(NP+ST+1/2K)对剑麻具有最大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最佳的生长效果。建议在剑麻大田生产中,施足麻渣有机肥,配施化学钾肥推荐用量的50%,即50 g/(株·年)。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高温高压蒸煮和微波辅助加热高压对剑麻叶片进行脱胶的方法,探讨了剑麻叶片最具代表全叶纤维含量的部位.结果表明:两种脱胶方法的反应时间分别为40 min和12min,整个脱胶过程分别是100 min和15 min;剑麻叶片的横向中段20 cm,纵向次中部总宽度为1/4L部位的纤维含量可代表全叶的纤维含量.通过选取叶片中代表性部位,采用脱胶时间较短的微波辅助高压脱胶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测定剑麻叶片中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5.
6.
7.
8.
剑麻核酸的高效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剑麻组织中多糖、多酚和次生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对其总RNA和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研究。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和SDS法、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效果较佳,所得RNA OD260/OD280高于1.8,OD260/OD230大于2.0,而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基于RNA和DNA水平,分别对剑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RT—PCR和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均得到理想条带。此方法提取剑麻的核酸可运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为其它材料核酸的分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试验对剑麻种质资源圃的14份国外原始种、25份国内原始种和21份性状优良的杂种/选育品种3类共计60份种质进行纤维强力分析,并结合单叶重、叶片纤维含量、纤维产量、纤维长度等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束纤维强力指标以H·11648为基准,筛选出7份优质的剑麻种质。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比较,发现纤维强力与其他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单叶重与纤维产量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3种分析类型中均达到显著水平,系数分别为0.814、0.964和0.771;通过统计分析判定出不同种质间生物学特性(单叶重、纤维产量)差异显著,系数为67.8%、79.1%,而纤维强力、单叶重和纤维长度3个性状差异不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综合结果分析,今后应重点在增加单叶重、提高纤维产量和提升纤维强力上下功夫,为剑麻种质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剑麻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产业需求,提出了今后剑麻科研发展的方向、战略任务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营养元素对剑麻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4种内源激素中,GA3、IAA、ABA和ZT含量在剑麻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较大,GA3平均占4种内源激素总量的50%左右;Ca营养有利于剑麻叶片GA3的生成,从而促进剑麻生长。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选点取样对剑麻营养元素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养分间、养分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增施N、P、Zn将导致剑麻叶片产量、单叶纤维重、单叶重、纤维产量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增施Ca、Si虽可促进单叶重显著提高,但将导致纤维率的显著下降,增施K将导致纤维率的显著下降,因此,应注意麻田的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发生在我国剑麻上的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作较详细的综述。主要病害有:剑麻斑马纹病、剑麻茎腐病、剑麻炭疽病、剑麻黑斑病、剑麻平行条纹病。主要虫害有象鼻虫、红蜘蛛。近年来新发生了一些病虫害如剑麻紫色尖端卷叶病(暂定名),剑麻洁白粉蚧,剑麻茎天牛等。本文对如何应对剑麻病虫害的不断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H.11648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茎尖为外植体,对影响H.11648麻再生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试验,建立了H.11648麻的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如下:在基本培养基MS、MMS和SH中,最适的基本培养基为SH;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SH+6-BA3.0mg/L,芽分化率可达46.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SH+6-BA0.1~0.5mg/L,外植体的平均丛芽分化率为62.3%,分化芽平均增殖倍数为6.分化芽在生根培幕基SH+1%蔗糖中.20天左右生根率达到93.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