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蜀棉4号系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绵育3号与抗虫棉品系杂交后代经连续选择培育而成。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川审棉:2006003)。  相似文献   

2.
一、选育经过 宏宇杂3号系四川省遂宁市宏宇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育优质丰产品系H0-77作母本、自育2103作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配制而成的强优势杂交棉花组合.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宏宇杂3号(审定编号:川审棉2007001).  相似文献   

3.
四川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6~2000年对四川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进行了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90份参加抗枯萎病性鉴定的品种中,抗病、耐病和感病所占比例分别为78.6 %,16.2%和5.2%;281份参加抗黄萎病性鉴定的品种中,抗病、耐病和感病所占比例分别为25.3%,34.5%和40.2%.通过抗性鉴定,推荐的双抗病新品种川棉239和川棉243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获国家品种审定,抗病新品种川棉45,川杂8号、川杂9号、川杂11号和川优1号获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4 杂粮 ①晋谷23号,国审杂20000001,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4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②九江苦荞,国审杂20000002,选育单位:江西省吉安地区农科所.③西养一号,国审杂20000003,选育单位:四川省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④川荞1号,国审杂20000004,选育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农科所,1995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正1猕猴桃新品种——红实2号1.1所有权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1.2品种审定情况该品种于2016年1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AN20130213.4)。2014年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果树2013 002号)。  相似文献   

6.
川香8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42品种名称:川香8号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川香29A×成恢157以往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皖杂8号(皖棉28号)系安徽农科院爱地公司用AD188×S081配制的杂交棉新组合.在多年试验、示范中:表现优质、高产、抗棉铃虫、红铃虫.且结铃性强、衣分高、铃大,等特性.2005年元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皖棉28号,审定号:皖品审 05100482).  相似文献   

8.
川棉30是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从高产、优质杂交棉品种川杂3号中,通过系统选择优良单株,经多年多代自交纯合,并始终不断排除从川杂3号中分裂出的不育基因(即拔除不育植株),以丰产、优质、抗病的可育单株为母本,用抗棉花枯萎病品种中3474作父本杂交,综合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该品种1991~1992年通过四川省区试,1993年通过四川棉区生产试验,表现抗枯萎病性强,耐黄萎病,丰产,优质,具有高衣分,1995年4月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川棉30,并推荐为四川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川杂棉20号是以我所新育成的含msc1不育基因的抗病虫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2-28A为母本,以抗病虫品系GH255为父本测配而成的新杂交组合.该品种于2008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0.
皖杂3号(皖棉2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皖品审04100426).  相似文献   

11.
川香9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川香29A×成恢425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川审稻2004015。现已授权四川省润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独家生产经营。一、品种特征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155天,比  相似文献   

12.
"翼丰4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中熟转BT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09年12月通过了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津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13.
鄂杂棉6号F1     
《湖北农业科学》2005,(2):65-65
品种来源:鄂杂棉6号F1是湖北省三湖农场农科所用“荆55173”作母本,“904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SH01-1。商品名三杂棉1号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2。品质产量: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相似文献   

14.
绵油12号系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两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3016.  相似文献   

15.
内麦9号(区试代号:内4103)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5年通过人工杂交配组,两次昆明夏繁加代,经6年8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含有6VS/6AL易位染色体,其杂交组合为绵阳26号/92R178。2004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1)。已申请品种权保护(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690E)。  相似文献   

16.
水浒棉72-8是山东郓城县创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常规棉新品种,系泗棉4号与GK-12选系杂交并经系统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09019号)。  相似文献   

17.
资麦1号     
品种来源:资麦1号是四川万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用绵阳29号(绵阳市农科所选育)作母本,川麦25号(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混合选择法,经6年6代选育,于2002年稳定成系,品系代号为"D002".2006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06004).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中玉335是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选育,于2009年3月25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号:川审玉2009019).2010~2012年先后通过云南、贵州、湖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9.
"银棉1号"是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抗病大铃抗虫棉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审定(审定号:冀审棉2007005号)。它有如下突出特点:一、铃大、吐絮畅、衣分高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邮编:610066,电话:028-84504575)选育的木耳新品种黄耳10号,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