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中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本试验归纳统计了我国13个省47个大型奶牛场90 053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据,分析临床型乳房炎在泌乳天数、乳区、严重程度、同胎次发病次数、治疗天数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奶牛分娩后10天内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11.5%;单乳区发生乳房炎的比例为98.8%,前两乳区占比为54.7%,后两乳区占比为45.3%;轻度、中度、重度乳房炎占比分别为45.6%、45.2%、9.2%;同一奶牛发生1~3次乳房炎的头数占总奶牛数的92.1%,发生病例数占总病例的74.5%;发生3次以上乳房炎的头数占比为7.9%,发生病例数占比为25.5%;乳房炎发病后治疗天数平均为7.3SymbolqB@5.5天,治疗天数在6天及以内的占57.9%,超过6天的占42.1%。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在分娩后短期内发病率较高,症状以局部为主,前乳区发病占比高于后乳区,同一奶牛多次发生临床型乳房炎较普遍,平均治疗天数较长且发病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试验结果为大型奶牛场制定乳房炎防控、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高产奶牛产后的常发病 ,挤出的鲜乳中含有血液 ,影响鲜奶品质 ,如果治疗不及时 ,极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1 病因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奶牛乳房水肿严重 ,造成产后乳房毛细血管充血或血管破裂 ,血细胞或血红蛋白进入乳汁中造成血乳。2 临床症状病症多发生于母牛产后 1~ 3天 ,挤奶时奶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一般无血凝块 ,严重者有少量凝血现象 ;根据病情不同 ,出血乳区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出现于两后侧乳区 ,也可能出现于同一侧乳区 ;乳房皮肤红肿、充血 ,但一般无炎症变化。3 治疗一般产后牛乳房出现轻…  相似文献   

3.
母猪乳房炎是常见的产后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引起母猪拒绝哺乳、咬伤或咬死仔猪.现将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症于产后6~10小时出现临床症状。慢者2~5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急。恢复慢,若不及时治疗,40%~60%的病猪在发病后7~10天内死亡。而一般的治疗方法多数是用西药对症治疗。但停药后病情多有反复,一旦复发,常预后不良。2007年10月以来笔者依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治病特点,视其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采取中、西医结合并辅以乳房送风的治疗方法,治疗母猪产后瘫痪80余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经临床观察和治疗发现,乳房水肿要以热敷、按摩乳房为主,增加运动、利尿、促进吸收和制止渗出为辅进行治疗。笔者应用此方法治疗奶牛产后乳房水肿18例,全部治愈。发病原因:本病多因奶牛长期舍饲,缺乏运动,乳房血液循环不畅,或饲料单一,精料饲喂不合理所致。多发于产后2~4日的初产牛或高产奶牛。临床症状:乳房水肿不消,整个乳房触摸较硬,指压留有痕迹,但无痛感,体温正常,饮食无明显变化,影响正常产乳量。治疗方法:①50%葡萄糖250毫升1瓶、10%葡萄糖500毫升2瓶、10%氯化钙20毫升10支、硫酸镁80~100毫升、…  相似文献   

6.
据我们近年来对我县奶牛乳房炎发病数量的统计,每年发病数量都在26%以上.笔者和同事们通过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合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通常根据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以母猪产仔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治疗应以抗炎、消肿、抗过敏、退热为原则。1发病原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胎衣脱落不全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尿道感染等产后疾病均可引发母猪产后无乳。2临床症状母猪产后1~3天发病,病猪发热,不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镜干燥,有眼眦,乳房发红,几个乳区或全部乳房硬肿、无乳汁。个别伴发子宫内膜炎,胎衣脱落不全的病猪阴道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3治疗阿莫西林粉针剂,按猪体重10~15毫升/千克,用水适量稀释后注射(现用现配),…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炎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临床上常见。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亚临床或非临床,即隐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病牛主要表现临床症状为乳房肿胀、乳汁变性等;慢性乳房炎多是因对急性临床型乳房炎病牛没有及时治愈或因持续感染,而使乳腺组织渐进性发炎变性,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均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在临床中不表现任何症状,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生最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类  相似文献   

9.
1发病原因奶牛患某些传染病(如结核、布病、巴氏杆菌病、胃肠道的急性炎症)能引起乳房炎可通过垫草和饮用具、厩舍等感染或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导致激素平衡失调,也可诱发本病。机械因素造成乳腺损坏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的侵入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2发病症状发病症状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型三种。急性乳房炎:乳房发红、肿胀、有热痛乳房淋巴结肿大,乳汁减少、稀薄,内含凝块和絮状物,有时呈水样,有的含有血丝或脓汁,严重的体温升高、脉搏增速、食欲丧失反刍停止等全身症状。慢性乳房炎:可在乳腺中…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房炎在临床上分为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炎症性质还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纤维蛋白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分析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奶牛发生乳房炎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就会使产乳量减少,造成经济损失。现将乳房炎的类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是乳房充血,在乳房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的一种急性乳腺疾病,多发于产后头几天。浆液性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它们在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或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中而引起发病。浆液性乳房炎有的也是胃肠或子宫疾病的继发病。 1.症状:患病后病程发展快,病势重。患病乳叶肿胀增大,皮肤充血发红而且很紧,触诊有…  相似文献   

12.
母兔乳房炎是兔的常见病之一 ,多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而引起 ,多发生于分娩后的最初几天。病因母兔产后乳汁过多 ,仔兔太少会引起乳房肿胀发炎 ;或者因母兔产后乳汁过少 ,致使仔兔咬破乳头而引起感染 ;或因管理不当造成兔体创伤也可引起感染。临床症状急性乳房炎症状表现为病兔乳头发干 ,乳房肿胀、发红或青紫色 ,乳汁中有脓液、凝乳块甚至带血 ,体温升高(常在40℃以上 )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饮水增加 ,拒绝哺乳 ;慢性乳房炎常见破伤处潮红肿胀 ,在皮下或乳房实质内形成大小不一、境界分明、坚硬的结节。治疗1.乳房患部用2 %普鲁卡因注射液2毫升、青霉素2万单位 ,加注射用水6毫升 ,混合后皮下封闭注射 ,隔日1次。2.患部用0.1 %高锰酸钾溶液擦洗 ,局部进行热敷、按摩 ,每次10分钟 ,每天3~4次。也可用5 %的鱼石脂软膏或40℃花椒水擦洗患部 ,每天2次 ,连用3天。3.根据情况配合全身疗法。选用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钠 ,内服或肌注 ,10~15毫克/千克 ,每天2~4次。乙氧萘青霉素钠 ,内服10~15毫克/千克 ,每天2~4次。预防必须保持兔笼、运动场的清洁卫生 ,定期清扫消毒 ,清除一切锋利物品 ,...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兽医临床难治的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高产或分娩胎次较多的青壮年奶牛,急症者产后1~3小时,慢者2~6天出现临床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急,恢复慢,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一般的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通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依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并辅以乳房送风的治疗方法,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4余例,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25日,我镇某专业户饲养的哈白兔发生母兔乳房炎、哺乳仔兔下痢,经病理剖检和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兔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该养兔户饲养157只哈白兔,2002年6月25日5只母兔发生乳房炎,第2天发现15只仔兔下痢,用硫酸链霉素和四环素治疗后,不见好转,病程4~5天,共发病93只,死亡68只,病死率73.1%。母兔体温升高到40~41℃,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靡,乳房肿大无弹性,呈蓝紫色,触摸有硬块物,有的局部皮肤脓肿。仔兔发病初期排灰白色稀粪,后肢及肛门…  相似文献   

15.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大力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极高,多数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必须借助生化化验或细菌检查方可查出异常,称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严重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危害大。20世纪90年代初,有59%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25%~45%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1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隐性乳房炎是病原菌已侵入乳房,但在临床上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任何症状,乳汁经肉眼观察…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哺乳獭兔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产后1~15 d,本病是母兔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主要症状是母兔食欲减退,产奶量降低,乳区肿胀、疼痛、发热,乳汁稀薄,含絮片或带脓血,严重者乳房局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硬块,治疗不及时,可形成脓肿或乳房组织坏死.部分仔兔因吮食被葡萄球菌感染的乳汁后引发黄尿病而造成仔兔死亡并且死亡率很高.最近几年,随着养兔规模的不断扩大,獭兔乳房炎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通过近年来的临床统计,母兔乳房炎的发病率在5%~10%左右,成为制约养兔业发展的一个隐形杀手.为进一步掌握獭兔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为獭兔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10年1~6月对临床上接触到的42例乳房炎病例进行了采样、分离培养和鉴定,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是妊娠牛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水肿可自行消退,严重水肿不经治疗很难自愈,并可诱发乳房炎,甚至造成血乳。第一胎及高产奶牛发病较为常见。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病因多因怀孕后期供应子宫的大量血液流向乳房或初期(特别是高产奶牛)乳静脉压增高而引起的。部分乳房畸形或心肌机能不全而又缺乏运动也可造成乳房水肿。2 临床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发生,照常泌乳、乳汁无明显变化,仅乳房呈现皮下浸润性肿胀,肿胀对称,局部皮肤紧张,发红发亮,无热无痛,指按留有压痕,稍晚则皮肤增厚、触摸坚实、发硬,较严重的水肿可波及乳房基底前端、会阴部、下腹部及四肢上部。3 治疗10%葡萄糖1000毫升、25%葡萄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指奶牛乳房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而是以乳汁变红 ,乳汁内有凝乳片、块或酒精阳性乳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笔者根据隐性乳房炎的不同发病原因 ,采取补气健脾、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等中药组方进行治疗 ,共治疗病牛 2 38例 ,治愈 2 37例 ,治愈率 99.6% ,现报道如下。1 发病原因笔者收治的 2 38例中 ,产后感染、恶露不尽继发的隐性乳房炎占发病牛的 30 .7%。饲料单一、钙磷比例不平衡、微量元素不足者占 36.6% ,环境污染占 2 3.1 % ,挤奶方法不合理和乳头消毒不严占9.7%。2 症状患牛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只在挤奶…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多是由于机械的、温热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因素作用发生的.根据我们当地调查猪乳房炎的发病率占猪病的3%~5%左右;临床表现为乳房严重肿胀,体温显著升高,食欲减少或停止,乳汁分泌由少到无乳.多见于产后三至四天发病.由于发病急,在诊治不及时的情况下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因无乳往往导致全窝仔猪死亡.临床上兽医人员根据病因的不同和炎症过程的性质,分为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纤维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及出血性乳房炎等.乳房蜂窝织炎是化脓性乳房炎中的一种.现将我地常见的猪乳房蜂窝织炎的防治阐述于后,请同道斧正.1病因乳房蜂窝织炎多是浆液性炎病,乳房肿胀和皮肤创伤的并发症.分娩前后的乳房水肿也容易发生本病,也可能由于内脏器官感染的转移而发生.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母猪的常见病 ,多发于产后 5~ 30 d内 ,以每年 6~ 9月为多发季节。乳房炎是由于猪舍潮湿污秽 ,母猪乳头管口与猪舍地面磨擦或被仔猪咬伤及乳房附近的创伤等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病。1 发病症状 母猪分娩后 3~ 4 d开始减食或拒食 ,体温 4 0~ 4 1℃ ,乳房患部灼热、肿胀 ,泌乳减少 ,乳汁变稀 ,内含絮状脓汁 ,凝固成块 ,乳房肿胀处皮肤呈紫黑色 ,大便干燥 ,形成球状 ,病猪烦燥不安。2 治疗方法 隔离仔猪 ,挤去患病乳房的乳汁 ,用高锰酸钾液冲洗乳房 ;冲洗后用 0 .5%盐酸普鲁卡因 1 0 0 ml加青霉素 1 6 0万单位进行局部封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