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04年收集、整理的4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玉米种质资源中地方品种的粗脂肪、粗淀粉性状和自交系粗蛋白、赖氨酸性状具有更大的遗传多样性。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品质性状优异的玉米种质资源.并对现行玉米种质资源品质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质是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而育种工作对种质的利用最终归结为对性状的配合力的选择。几年来我们在收集评价鉴定玉米品种资源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1) 以扩大丰富种质资源为目标的群体改良;(2) 对温带、热带、亚热带资源某些性状的数量遗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育种工作提供可资利用的种质和信息。本试验为玉米种质数量遗传研究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3.
房德辉 《种子世界》2013,(11):20-21
1改良目标围绕东北玉米种业发展对种质改良及技术需求,重点明确玉米产量及抗性性状基因的调控机制,创新高配合力多抗玉米自交系设计技术;规模化开发育种性状的功能分子标记,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实用化;开发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和加倍技术,实现双单倍体(DR)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针对东北极早熟玉米区育种性状改良需求,引进多样性种质,通过表型和基因型评价,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创建有效的种质改良与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不同玉米自交系间氮效率差异特征,筛选优异的氮高效种质,改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为玉米氮高效育种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以平均产量和氮效率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抽雄期、散粉期、成熟期、株高、穗位等二级性状,对25份目前在黄淮海应用的核心种质和自育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氮利用效率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效率在2种不同的氮处理条件下与散粉-吐丝间隔期、平均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即3个性状可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材料氮效率高低的指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散粉-吐丝间隔期、平均产量及株高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将高氮条件与低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株高和散粉-吐丝间隔期等二级性状,鉴定出郑58、WK858和9058这3个玉米自交系材料可在氮高效育种中作为供体亲本来改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丰富了氮高效种质资源,评价了不同玉米材料的氮素利用效率,揭示了不同材料对氮素的反应程度,为氮高效育种提供材料以及自交系的选育和合理的利用肥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种子》2021,(3)
玉米成熟期籽粒含水量是推广玉米机械化粒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10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14个与含水量紧密相关的性状进行测定,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玉米种质资源的含水量。结果表明,14个性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14个性状转换成6个主成分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72.899%。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综合评价值(D值),100份玉米自交系被分为五大类,分别包含4、27、30、18、21份自交系。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98份玉米自交系被正确判别,判对概率为98%,表明聚类分析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进一步利用岭回归方法筛选出苞叶层数、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等4个性状,建立了一套玉米自交系含水量评价模型。在100份玉米自交系中,以D 88,W 966,Hai 014,Zheng 32等21份自交系的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性品种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纹枯病防治方法.为缩短抗纹枯病玉米品种的选育周期,本研究通过比较受侵染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开发了一种玉米品种资源抗纹枯病快速鉴定的技术,可在2~3周内完成玉米抗纹枯病品种的鉴定.相对荧光定量PCR (RT-qPCR)结合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在接种后24 h内抗病相关基因ZmPR1a上调4倍以上,但易感品种未表现出相应趋势.通过比较玉米品种与对照品种接种后ZmPR1a的表达情况,可以快速鉴定玉米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有利于加快抗病育种.本研究还为玉米抗纹枯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外引优异玉米种质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玉米种质对国内玉米育种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对外引最新育成玉米种质材料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批外引材料的形态性状变化范围相当广,具有一些优良的性状,多数材料都能适应国内的种植,可以进行直接利用或作为种质资源进行间接利用,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1,(9)
植物品种DUS测试是品种授权、审定登记及认定、维权执法等的必要程序与重要手段。通过对玉米DUS测试指南中36份标准品种2018—2019年的田间测试,采用符合系数对标准品种在贵州地区的性状表现与玉米测试指南中的代码进行表达差异性分析,评价玉米标准品种在贵州地区的表达的准确性及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36个标准品种中有30个品种的符合系数大于0.95,占83.3%;39个测试性状中有30个性状的符合系数大于0.95,占76.9%,性状平均符合系数为质量性状(1)假质量性状(0.982)数量性状(0.967);39个测试性状在36份标准品种中检测到199个等位变异,变幅在1~9之间,平均为5.103个;有效等位变异数在1~6.694间,平均为3.282;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介于0~2.008之间,平均为1.234;36份标准品种的形态相似系数范围为0.64~0.84,相似系数在0.81时,可将36份标准品种划分为31个类群,因此可将标准品种数量调减至31个。  相似文献   

9.
玉米耐低磷研究现状及磷高效育种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缺磷是影响作物产量提高和资源持续性发展利用的世界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筛选土壤磷利用效率高的作物品种,玉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中国以西南、华南为代表的一部分地区,由于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提高,而在其他玉米产区由于磷肥的高度滥用,导致土壤结构发生改变,有效磷积累并不能满足玉米等作物的可持续性吸收利用。因此选择和培育玉米磷高效品种是提高土壤磷素利用效率.解决中国部分土壤有效磷缺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一条有效途径。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玉米耐低磷种质资源的筛选、遗传研究及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磷高效育种策略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品种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区域选择适宜的品种对玉米高产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品种混杂多样、农民盲目选种等特点,2013年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玉米区域推广站)对26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6个展示种的12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云瑞506综合性状最好(ri=0.6991),其后依次为云瑞68 (ri=0.0.6804)、云瑞2号(ri=0.0.6480)、云瑞3号(ri=0.0.6178)和云瑞668(ri=0.6032),靖丰6号(ri=0.4165)综合性状较差.依据综合评价结果,选择适宜保山市隆阳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黔东南州征集59份玉米地方品种进行种植.以田间调查记载和室内考种分析所得到的18个性状为参数,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批玉米品种资源群体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群体在主要产量性状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异潜力,不同类别品种表现出各自的性状特点.按质量性状鉴定,分类出七大类92个品种;按生育性状可分为四大类2个亚群.按产量性状鉴定分类为三大类8个亚群.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玉米鉴定试验的评价主要是以产量结果作为依据,而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常采用直观分析或平均数统计,分析结果相互独立.筛选出一些产量高而品质、抗病、抗倒性等其他性状较差的组合,而淘汰了稳产性好且综合性状比较好的组合.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对2008年晚熟组鉴定试验中的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进行重点选择,以尽快选出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高产是当前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玉米产量的高低与其农艺性状尤其是产量构成因素有关,产量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性状间彼此关联,某一性状的改变必然导致其他性状的变化.因此,研究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相关性,对于减少玉米高产新品种选育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玉米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各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相关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选育玉米高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是危害玉米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玉米种植区域普遍发生.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前者包括9个显性基因(Ht1,Ht2,Ht3,Htm,HtP,HtNB,Htn1,NNc和St)和2个隐性基因(ht4和rt),后者包括许多数量抗性基因,遍布10条染色体.本研究从病原菌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抗性基因挖掘与定位的角度阐述玉米抗大斑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玉米大斑病的抗病分子机制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2个主栽的玉米品种嫩单12和兴垦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春玉米生育期、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以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使生育期提前,秸秆坚硬,抗倒伏能力增强,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增加百粒重、穗粒数、穗长,减少秃尖长,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可改善春玉米子粒品质,提高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7.
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倒伏造成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收获成本增加,籽粒生理成熟后无法继续田间站秆脱水,影响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关于玉米抗茎倒伏相关的性状,前人从植株形态、节间形态、解剖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不完全一致,同时这些性状对茎秆抗倒性作用大小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茎秆力学测定方法、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的分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内容,希望为进一步研究玉米抗茎倒伏相关性状及其评价方法,培育抗倒伏品种和优化栽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139份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进行表型性状大田鉴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类群划分和表型综合评价。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为6.5%~175.0%,平均为41.8%,Sha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119~2.086,平均为1.839。14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37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品种可划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又分别可以划分为3、2和3个亚群。湘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湘西山地玉米区为专用玉米主要聚集区域,湘西山地玉米区同时为普通玉米优良种质聚集区。根据地方品种大田综合表现,筛选出表现优异的地方品种22份。湖南玉米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可为湖南玉米种质的创新利用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对44份黑玉米种质资源和6份本所自选品系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从中选出4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又有代表性的黑玉米材料进行品质分析,并对黑玉米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