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园艺》2020,(5):194-195
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我们珍惜与爱护。森林资源对于人类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培育与保护好森林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优化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稳定、高效森林生态系统,除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之外,还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结构。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森林培育的现状,提出森林培育的有关措施,从而促进森林培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对于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做好对生态系统平衡性的维持,而森林资源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虽然社会对森林培育工作引起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根本就无法保证森林资源培育质量。鉴于此,本文先分析新时期森林资源培育经营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马保明 《花卉》2021,(2):221-222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方便,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沙尘暴、泥石流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开始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有效提高森林培育技术。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进行抚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培育效率,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对林业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应的森林培育技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彦军 《花卉》2020,(18):211-212
森林培育主要是森林企业通过改造、优化森林资源,以此保证森林资源的良好,同时也促进了森林的健康发展,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在实践中,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促进森林结构调整,保证林木发育,而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林业发展,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培育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杨天淼 《现代园艺》2021,(3):76-77,80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通过适宜的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从而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德钦县属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森林经营应当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功能与效益。  相似文献   

6.
培育与保护好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在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能形成健康、稳定、高效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作用得以提升。分析了森林培育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培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胜祥 《花卉》2021,(4):264-265
目前,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而我国也加大了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但是,在建设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森林病虫害这一问题会对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有关单位若想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就需要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针对不同的森林病虫害,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借此降低病虫害对林木的影响,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促使林业生态系统能够维持良好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刘杰 《花卉》2020,(18):213-214
本文基于对森林培育过程的简单了解,阐述了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能够维持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结构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等重要意义,提出了设立抚育间伐的评价体系、实行伐育并存政策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保证了抚育间伐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喆 《花卉》2020,(8):205-206
森林资源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离不开森林培育的优化,只有增强对森林培育经营的控制、保障森林的效益和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森林对社会及自然的作用。我国当前的森林覆盖率比值比较高,因此进行森林培育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提高森林质量对于森林的各方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将围绕加强完善森林培育、经营管理以及提高森林质量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黄碧金  叶丽锋 《现代园艺》2023,(18):198-200
稳定、健康、优质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于林业发展至关重要,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可持续经营,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东九连山林场为例,分析了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林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措施,旨在不断提高九连山林场森林质量,强化森林资源培育,促进国有林场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为了营造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植树不易、护林更难,想要森林生态环境能够稳定,防止或是降低病虫害危害,对于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果滥用药物依旧会对环境造成不小的危害,因此,生物防治技术便应运而生,成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手段。主要总结了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当前病虫害防治现状和主要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在森林育植工作过程中,对其森林培育经营管理的重视度不高且经营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大大降低了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的效率,这些都暴露出了现今不完善的森林育植制度和不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这些问题滞后了我国的森林培育经营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整体发展的进程,使得林业中森林培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在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的重要性,在森林培育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在提升森林质量效益方面提出的相关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森林抚育是调整中幼龄林树种组成和密度,改善林分卫生环境状况,优化森林空间结构布局、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本文阐述了辛家山林业局森林抚育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新时期加强森林抚育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花卉》2020,(6)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是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依据森林类型、立地质量、发育阶段和主导功能,准确诊断、精细规划、定向施策,为修复、保持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而开展的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及相关集约人工林栽培等一系列经营措施和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东杰  鞠清宽 《现代园艺》2013,(24):231-231
森林培育是林业生产的基础环节和未来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森林培育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政府及林业部门应当在认真考察森林培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助力森林培育科技发展、推进培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及加强森林培育队伍建设等有效措施,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于森林培育而言,为保证森林稳定、健康成长,应该经常更新培育手段,采用前沿理论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对森林展开培育,以确保森林培育活动能够长远、健康发展,促使森林数量以及质量等效益得到充分提升,同时可以为地区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基础保障。阐述了森林培育经营的重要性,分析了甘肃省森林经营现状,最后提出促进森林效益和优化森林培育经营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9,(22)
本文立足于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现状,挖掘发展速度、技术支持、培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力求通过注重技术更新、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培育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等方式,推动培育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黎晓云 《花卉》2020,(6):196-197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森林培育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取对澜沧县森林培育的现状和澜沧县森林培育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开展实地调查的措施。结果表明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培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标准之一,突出了森林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具体的施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20,(4)
中幼林抚育间伐是为了全面加强森林经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金华  李晖宇 《花卉》1991,(收录汇总):154-156
为了提高我国森林经营和培育技术的效能,促进林业资源管理和培育方法的改革,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本文从森林经营、培育技术等方面着手,对我国森林经营分类和培育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经营与培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对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的林业生产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