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中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间序列替代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贵州省黔中地区共23块样地进行常规群落学调查,分析了黔中喀斯特退化森林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草本阶段,占优势的物种是芒、地瓜藤、密毛蕨等先锋物种,灌木阶段主要物种有圆果化香、野扇花、异叶鼠李等,而乔木层主要的树种有猴樟、云南鼠刺、椤木石楠等.黔中喀斯特植被恢复趋势是向组成物种增多,多样性指数上升而生态优势度降低的方向发展,与同是喀斯特地貌的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相比,不同之处是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没有随着群落演替而增加,而是呈减小的趋势,这与黔中地区的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优势种的优势地位突出有关.  相似文献   

2.
黔中喀斯特森林群落光皮桦种群竞争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黔中喀斯特区森林群落内的光皮桦种群及其伴生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内物种的径级结构变化关系及光皮桦种群的径级结构变化;以光皮桦生长态势最好的林分及其伴生树种为优势种的林分中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光皮桦及其伴生树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在森林群落的径级结构变化上,光皮桦在不同径级所占的株数比例都低于伴生树种,种群分布中幼苗数量不是最多,种群径级结构呈衰退型。2)在光皮桦同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关系上,在达到平衡时,光皮桦及其伴生树种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0.30%和79.70%,说明随着森林群落的演替发展,未来光皮桦在森林群落中将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园林植物配植水平,从植物群落林冠线和色彩2个方面对景观外貌进行量化分析。研究选取3处居住区中心绿地,测算样本材料的林冠线分形维数和色彩信息维数。研究发现,所选样本植物群落林冠线分形维数组内变异差别较大而组间较小,样本景观塑造以植物群落为主搭配园林建筑分形维数较高,完全以植物造景林冠线较连续,更具自然韵味,群落内部不同层次植物的林冠轮廓分形维数变异性较大,林冠线不连续且以建筑轮廓线为主的景观分形维数较低;色彩的信息维数体现了色彩分布的复杂和不均匀性,维数较高是园林植物群落接近自然群落的特征之一。3个样本植物种类的雷同性较高,样本内部植物配植的层次和龄级较单调,需加强乡土景观植物资源开发和植物配植水平,以营造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黔中地区马尾松-杜鹃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结构特点,并为人工营造松马尾松-杜鹃植物群落景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地共记录植物50科78属91种,乔木层的建群种为马尾松,灌木层建群种为杜鹃,除此之外,分布较广的为禾本科、菊科、忍冬科、蔷薇科植物。灌木层与草本层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灌木层、草本层在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乔木层且差异显著,马尾松与杜鹃在乔灌层次中优势明显。马尾松-杜鹃植物群落乔木层中乔木种类较少,灌木层中物种较为丰富,整体呈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趋势,样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样地的马尾松-杜鹃群落的伴生植物存在差异,植物多样性在不同植物群落空间层次上有差异,草本层植物在数量和种类上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灌木层。  相似文献   

5.
山西霍山油松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霍山油松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油松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物种的组成和垂直结构,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山西霍山油松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分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绣线菊、忍冬、美丽胡枝子、黄刺玫,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子草。该地区油松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最低;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居中,乔木层最低。  相似文献   

6.
玄武湖公园植物配置现状分析及管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现有玄武湖植物景观,营造更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选取玄武湖公园内5个代表性景点,对其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记录树种种名、株数、高度、胸径等数据参数,运用植物群落学原理,统计出各景点树种投影盖度、综合优势比、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相似性系数。对玄武湖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玄武湖植物造景优缺点,并从群落结构稳定性、乡土树种选用、季相景观营造等方面提出养护管理对策,可为配置具有特色的城市植物群落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亚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和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佛顶山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区系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佛顶山有维管植物429种,隶属于131科273属,生活型普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植物以亚热带分布科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明显,表现出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组成越丰富、优势种越不明显、共优种越多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的特点。样地内树种平均胸径较小,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的群落演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式对黔中喀斯特地区植被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程及群落高度增加,实生树木比例增加,但是S3大于S4阶段;喀斯特地区植被物种多样性增加,但多样性指数最大为S2灌木阶段,最小为S1草本阶段.演替阶段不同物种重要值不同,其中以云南鼠刺为整个演替进程的优势物种.乔木树种在各个演替阶段中S1阶段物种数量最少,而在S3和S4阶段物种数量较大;灌木树种在S2阶段数量最大,在S1和S4阶段数量较少.随着演替进程增加,乔木树种的盖度增大,尤其在S4阶段中乔木比例成分最大;灌木树种在S2中表现出最大的群落盖度,而S3和S4中则盖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式对黔中喀斯特地区植被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程及群落高度增加,实生树木比例增加,但是S3大于S4阶段;喀斯特地区植被物种多样性增加,但多样性指数最大为S2灌木阶段,最小为S1草本阶段.演替阶段不同物种重要值不同,其中以云南鼠刺为整个演替进程的优势物种.乔木树种在各个演替阶段中S1阶段物种数量最少,而在S3和S4阶段物种数量较大;灌木树种在S2阶段数量最大,在S1和S4阶段数量较少.随着演替进程增加,乔木树种的盖度增大,尤其在S4阶段中乔木比例成分最大;灌木树种在S2中表现出最大的群落盖度,而S3和S4中则盖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外环线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以2000年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上海市外环线2000年段人工植物群落为对象,应用法瑞学派的典型样地调查法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各物种的生活力、相对频率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样段中共有物种79个,其中乔木层物种数占50.6%、灌木层物种数占30.4%、草本层占19%。乡土树种有50种(63.3%)、外来树种29种(36.7%)。整个调查区域内有6种群落类型,共54个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范围0-1.545,优势度为0.152—1,均匀度为9—1。经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植物群落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乡土植物生活力不佳;(2)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相对频度过高;(3)群落结构较单一。据此,提出若干建议、推荐配置较为合理的群落,以期为今后的环线绿化带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研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对于提高群落的景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前人的研究方法,对湛江市湖光岩地质公园10个人工植物群落和5个景观节点植物种的部分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样地乔木和灌木排序前5位的植物重要值之和分别为38.50%和40.16%,表明景区内乔木和灌木应用树种较均匀搭配使用,但优势种不明显。在草本层重要值排序中,排序前2的植物重要值差异最为明显,主要以地毯草为主要物种,其总体优势程度显著。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竹类-草本层,景区中乔木层植物最为丰富。人工植物群落将湖面与环山上的自然植物群落有机连在一起,给游客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陶醉。建议增加乡土树种和具有地质公园特色的植物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黔中石灰岩地区植被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3种植被(草本,灌丛,乔木)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选用类群数、个体数、密度以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来反映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黔中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为寡毛纲和蚁科2类,稀有类群为腹足纲、蜈蚣目、伪蝎目、等足目、综合纲、双尾目、弹尾日、等翅目、蟋蟀总科、革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幼虫)和蝉科(幼虫)共13类;优势类群代表了适应大环境条件的土壤动物的主体,是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的代表性类群;不同植被类型和生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蚂蚁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灌丛分布最广,蚂蚁群落对灌丛植被恢复起到关键性作用;蚁科在黔中喀斯特石炭岩地区种群数量的变化,显示黔中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特征的重要转变;寡毛纲在黔中喀斯特地区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量的大小,可指示黔中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自然、半自然与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采用随机结合典型的群落调查方法,选取深圳市大鹏新区3个典型植物群落进行结构及多样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植物群落的均匀度、丰富度均高于半自然与人工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特征为自然群落>半自然群落>人工群落;自然与半自然植物群落乔木层的植株高度与盖度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人工植物群落生态优势度高,优势种突出,自然植物群落植物均匀度较高,植物间重要值差距缩小,优势种地位下降;自然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地上部分)物种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植物的生长充分利用垂直空间;自然植物群落中记录有土沉香、香港带唇兰、金毛狗、石仙桃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人工植物群落中有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通过对比研究可知,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稳定且多样性高,对自然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可为促进生态稳定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稳定性群落下飞机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桂西南喀斯特区域不同群落的稳定性对飞机草种群入侵、定居、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影响,笔者运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研究了不同稳定性群落下飞机草种群的格局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稳定性群落的飞机草种群格局分形特征不同。稳定性强的群落飞机草分布格局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均较小,种群占据空间的能力较弱;稳定性中等的群落飞机草的格局分形特征存在计盒维数较大和较小2种情况,反映了飞机草在剧烈的种间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强弱状况,信息维数较小则说明飞机草种群聚集强度较弱,个体分布均匀;稳定性差的群落飞机草格局计盒维数较大,飞机草种群空间占据能力较强,信息维数存在较大和较小2种情况则隐含飞机草种群聚集强度随着群落的演替发展而变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喀斯特区不同岩石产状生境类型——白云岩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的天然次生性白栎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方法获取植物群落数据,并对各生境类型植物群落种类组成、α多样性、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白栎为优势树种的不同产状生境类型的样地,其物种数量及组成存在差异;2)低倾产状样地物种多样性最高;高倾产状样地次之,中倾产状样地最小;3)在不同生境类型的各种植物生长型中,除中倾产状样地外,其他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表现为灌木草本乔木,生态优势度均以乔木最高。通过此研究,旨在对喀斯特区植物生长空间的研究、植被选择、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坡向上群落物种竞争和生长的关系,对于阐明不同环境梯度上群落差异和景观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同一海拔但坡向相反的天然次生彩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分析了不同坡向上彩叶林群落物种的种内种间竞争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1)阴坡上林分密度低于阳坡,但是物种多样性指数却高于阳坡; 2)阴坡上群落种内种间竞争都高于阳坡; 3)阴坡群落优势物种青榨槭和青麸杨种内竞争强度小于种间竞争,阳坡群落所有优势物种的种内竞争都强于种间竞争强度; 4)阴坡物种种内竞争强度随林木胸径和树高的增加而减少,阳坡上却随着林木胸径和树高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揭示了坡向通过影响植物竞争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显著改变了川西亚高山地区不同坡向上彩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位于暖温带极端干旱区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为研究地点,选择了表现5种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的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并对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形态、色彩搭配、物种多样性、物种适应性和乡土特色是影响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这5种类型植物群落的景观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丛植菌根(AM)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种间竞争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可利用性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竞争效应。二者均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因而探究AM真菌和植物种间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构组成以及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丛枝菌根真菌为中心,在探讨AM真菌与植物互作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AM真菌与植物群落的排除效应和共存效应的机理分析,探究AM真菌对植物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时对AM真菌与种间竞争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按照"城区-郊区-农区"生态梯度采样法,根据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对南京秦淮河水系的11个20 m×20 m人工植物群落样地进行了群落学调查,分析了样地内植物的组成、群落的层次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部分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物种相对比较单一;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乔木层乡土树种应用较少。并提出南京秦淮河水系植物群落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汕尾市铜鼎山7个代表性样地进行调查,探讨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样地共出现维管植物143种,隶属65科119属,优势树种为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湿地松,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整体群落处于青年期,林下灌木较少,地被植物以芒萁为主,群落结构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