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八一年开始的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试验的同时,着重草鱼种生态防病主要因子的研究。试验要求每亩池塘总产鱼种400斤,规格五寸以上,其中草鱼种过200斤,成活率超过70%。总结出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的生产模式,找出生态防治草鱼病,提高草鱼成活率的主要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郊区是全国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区域之一,但草鱼养殖是薄弱环节。用传统方法养殖草鱼,一般要四年才能上市,饲养周期长;加之由于一龄草鱼种成活率低,自育鱼种不足,全区每年需外购十几万公斤斤两草鱼种,增加了养鱼成本,影响了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3.
草鱼免疫注射主要是预防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去冬今春,我区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制的草鱼免疫疫苗,共注射草鱼32,160尾。现成活率都在90%以上。据九月十三日在郴州市综合农场调查表明,其成活率均在95%以上。如养鱼户朱昌韩在二口池塘五亩面积中放草鱼597尾,  相似文献   

4.
杂交草鱼种养殖试验目前,草鱼的养殖由于病多,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草鱼出血病与烂鳃、肠炎、赤皮三病并发,使草鱼成活率大大降低。草鱼种更是如此,成活率普遍在20%-30%左右。1995年,我场从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草鲤杂交草鱼种进行养殖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5.
祁阳县城关镇光明村养鱼能手刘权宝,1992年承包一口面积3.3亩的鱼塘,共投放草鱼种408尾,鲢、鳙鱼种分别为507尾和23尾。1992年5月初发现该塘草、鲢、鳙均患有锚头鳋和鱼鲺病,草鱼种还患有鳃隐鞭虫病,5月19日~23日相继死亡56尾草鱼,23日下午开始在池塘使用茶饼和敌百虫治疗,25日只死亡草鱼2尾,后该池塘鱼类均未发现寄生虫疾病,草鱼成活率达85.8%,鲢、鳙鱼成活率达100%。茶饼、敌百虫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7,(5):34-34
作者于1971—1973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对咸淡水池塘中饲养草鱼的可能性作了三年的研究。试验的池塘中眼子菜、川蔓藻、丝状藻及角果藻等丛生茂密:有些池眼子菜丛生,占池塘面积90%,生物量为3.2公斤/米^2;有些池海滨球草丛生,占面积60—70%,生物量为1.74—2.66公斤/米^2。试验过程中,对饲养仔鱼的池塘施放了厩肥(1.5—6.6吨/公顷)和无机肥料(50—200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7.
草鱼在我区池塘养殖中历来广为饲养,其放养量占放养总量的40~60%,草鱼产量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草鱼的不足之处是易患病。在我区每年有40%左右的池塘发生草鱼病,其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为了控制草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草鱼“四联”疫苗在草鱼池塘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口池塘,每公顷放养75~100g/尾的草鱼种31 612尾~36 486尾。其中2口池草鱼种放养时接种草鱼"四联"疫苗,另2口池设为对照。经6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的试验池草鱼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池相比,发病率比对照池低10.7%,成活率与平均产量比对照池分别提高12.8%和20.8%。试验初步证明,接种草鱼四联疫苗能有效地增强草鱼对"四病"的抵御能力,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是有效防治草鱼"四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0.2hm^2池塘中主养草鱼,混养鲢、鳙、鲤、鲫、放养数量比例(%)分别为36:34:15:4:11,共放草鱼928尾,平均规格175g/尾,主要投喂聚合草(Symphytum peregrinum;俗称俄罗斯饲料菜),辅喂鲤鱼配合颗粒饲料。经5个月饲养,草鱼产量1416kg,出池规格1498g/尾,成活率96.6%。综合核算:总产值11554.70元,总支出7761.00元,总利润3793.7  相似文献   

10.
草鱼在青海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年生长量平均可达0.5kg以上),饲料来源广,价格稳定且质优,备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在高原池塘养殖中发展较快,但所用的鱼苗从南方空运而来,受高原气候条件和人为的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鱼鱼苗成活率低。因此,选择高原最佳的放养季节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给鱼苗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是提高草鱼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鱼鱼种主养与“四病”防治试验高世明,时文山,张桂花(郑州市金水区黄河渔场450046)草鱼具有生长快、成本低、品质好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对象。但在池塘主养草鱼种过程中,出血、肠炎、烂鳃、赤皮等四大传染性鱼病极易暴发流行,难以控制,鱼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刘俊杰  王世伟 《河南水产》2000,(1):21-21,20
永城市水利局事业渔场于1999年利用总面积为24亩的池塘进行以青饲料为主的养殖商品草鱼试验。3月底投放大规格草鱼种2245公斤约7000尾,经4个半月饲养,总产量达到21290公斤,其中草鱼14120公斤,亩产量887公斤,其中草鱼亩产量588公斤,亩平均利润1720元,商品草鱼成活率达99.4%,产值11.96万元,利润4.13万元。  相似文献   

13.
生态防治疾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上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培育大规格的草鱼种或采取两头放养,避开高温季节,提高了草鱼种的成活率,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南昌地区历来在成鱼饲养阶段草鱼的成活率仅约35%。为了解决草鱼养殖中的“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我们参照外地经验提出了生态防治草鱼传染性疾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市池塘养殖总产量中,草鱼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但是,由于草鱼抗病能力较低,在饲养的各个阶段皆易感染各种疾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发病率较高,影响较大。根据农业部和我省水产部门统一部署,为落实"112"草鱼免疫防疫计划,2006年我们在乐平市进行了草鱼注射疫苗免疫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樊铮 《内陆水产》1996,21(6):17-18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草鱼饲料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但草鱼育种成活率低,规格小,一直制约着草鱼种的产量提高,是多年来生产草鱼种存在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高草鱼种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探索草鱼育种技术,1991—1994年,我们在...  相似文献   

16.
草鱼种高产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养殖成本低,但若养殖技术在多方面不规范,会导致养殖风险增大,容易亏本。为探索西北地区沿黄盐碱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生态防病技术,提高草鱼种成活率,2008年在银川市永宁县选择了5亩池塘进行了草鱼种生态防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鱼种发病率低,成活率高,达到了86%,鱼种规格达到了16.5厘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养殖技术适合西北沿黄盐碱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种生态养殖应用及推广。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鱼类之一,它具有生长快,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但是,历年来由于出血病为主的“三病”在大鱼种阶段暴发瘟疫,是造成草鱼种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其特点是以草为食,食物链短,饲料来源广泛,生长速度快,肉嫩味鲜,经济价值高,无论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草鱼均能显示其增产性能。商品鱼基地有较充裕的饲料地,种草养鱼,采取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因而草鱼种是商品鱼基地高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草鱼病多,成活率低,草鱼种的生产往  相似文献   

19.
<正>回形池种青养草鱼是一种遵循草鱼的生态习性和养殖鱼类池塘生态特点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建造草鱼"回"形生态养殖池塘,将池塘中平滩和池埂上种植的黑麦草、小米草和苏丹草作为草鱼的天然饵料,并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鳙、青鱼、鲫、黄颡鱼等苗种,辅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来主养草鱼的模式。养殖过程中,根据草鱼疾病发生规律,通过生态健康饲养、品种合理搭配和水质生态修复来防控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衡阳市近郊三个蔬菜公社,从1972年以来,池塘平均亩产鲜鱼达900斤以上,但草鱼的产量仅占15%,成活率为60%。近几年来,由于采取改善鱼塘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大规格鱼种,预防鱼病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办法,草鱼的成活率有了提高,一般生产队,草鱼成活率提高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