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一、亲本来源亲本组合:GX-51×GX-52。母本GX-51,是2010年从博湖县引进N-201030自交分离的后代,经6代单株选育而成的稳定、丰产、抗病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该株系晚熟,第1花序节位13~14节,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较大,节间中长,叶片较小,幼果绿色,红熟果深红色,果形粗线形,果实纵径20.0厘米,横径2.0厘米,果面略皱,连续坐果能力强。父本GX-52,是2010年从焉耆县引进线椒品种10-502,经6代自交分离,系统筛选出的优良自交  相似文献   

2.
安菠大叶是安阳市蔬菜研究所为适应我国菠菜消费市场的需求,用从荷兰引进的圆叶菠菜品种中经过多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雌株系91-3-6为母本,以安阳地区圆叶菠菜品种经过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株系93-5为父本,配制组合筛选出的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3.
正1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1.1亲本来源母本R-156是荷兰番茄品种玛瓦自交后代经6代分离选育而成的优良株系,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等,第一花序位于8~9节,叶片深绿色,幼果绿肩,扁圆形,果实硬度大,结果性好,连续座果能力强,耐低温、弱光性强,单果质量130~150 g,抗病毒病、枯萎病,货架期长。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是依据系统选育的原理,用纯度较高的种质材料,采用人工隔离授粉繁殖法,通过单株自交选择,株系比较,系内互交选择和选择超优单瓜混合播种的原种生产程序,有效地实现了混杂品种的提纯,恢复了原品种的优良性状。1987年已生产原种12公斤,良种700公斤。  相似文献   

5.
甘兰利用杂种一代优势,目前主要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种子。因此,选育出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是利用甘兰一代杂种优势的基础,我们从1974年开始甘兰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工作,至1978年选育出781、782、783、784、785五个株系的自交不亲和系。  相似文献   

6.
一、选育经过及示范种植春帅丝瓜的母本为选用合川伏皱丝瓜优良单株,经多代系选而成。该自交系早中熟,始瓜节位12~15节,雌性强,瓜条长而大、表皮乳白色、深皱褶、蜡粉厚,较耐寒耐热。父本5-F-21-54由湖南肉丝瓜经多代分离、单株系选而育成,性状稳定,早熟,始瓜节位4~6节,瓜皮绿色、光滑,瓜条粗短、顺直、蜡粉少。1993~1998年进行自交系选育,1999年开始进行配合力测定和组合配制,普通配合力以5-F-21-54较高,特殊配合力以“合川伏皱丝瓜×5-F-21-54”组合较好。2000年和2001年春、秋季分别在本所和海南对初选组合进行比较、制种及亲本繁殖…  相似文献   

7.
冬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3个差异显著的冬瓜自交系为材料,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获得2个杂交组合(BH995482×CQ997112和BH996275×CQ997112)的亲本及F1,F2,B1,B2各世代;以BH995482和BH996275为亲本,获得正反交F1及其测交后代和自交后代F2.按照遗传学理论对其各世代群体的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瓜肉厚、果色、种子类型、瓜瓤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6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后3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在遗传中表现为部分显性,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瓜肉厚表现倾小值亲本的负向超显性,果色以粉皮显性遗传,种子以有棱子显性遗传,瓜瓤类型在遗传中表现为部分显性,有倾中轴胎座亲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大葱新品种铁葱 1号是铁岭市农科院于 1997年以自选不育系TC— 1A为母本 ,优良品种“冬灵白”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交种。 2 0 0 2年由铁岭市科技局和种子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鉴评 ,定名为铁葱 1号。1 亲本选育及杂交种组配母本TC - 1A是铁岭市农科院大葱育种课题组 1990年在大梧桐采种田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 ,当年与原群体中优良可育株进行杂交 ,可育株同时自交 ,选留 3个单株。第 2年对 3个株系的不育性进行鉴定 ,其中一个株系的不育率为 10 0 % ,在该系内选择部分不育单株进行回交和测交 ,第 3年 3个株系的不育率均达 10…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九玉四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九玉四号是内蒙古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所于1999年以自选繁AS21为父本.以自选系AS29为母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杂交种。AS21是以四单12×830为基础材料.二环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AS29是冀承单3父本承18株系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正>B特早辣椒是由河南早羊角椒经多代单株自交育成的自交A03和上海引进的甜椒上海茄门经6季单株选育而成的C11配制的一代杂种,2003年3月通过全国农作  相似文献   

11.
方波  李毳  海瑞明  李龙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Z1):104-106
新豇2号是在绿豇90品种中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而成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叶片中等大小,叶肉厚,深绿色。以主蔓结荚为主,有侧蔓1~2个,一般第4~5节着生第一花序,以后各节均有花序。成荚率高,每花序结荚2~4荚,第4~10花序可同时开花,前期产量较高。嫩荚绿黄色,荚面平整,荚条长而直,荚长60~80cm,条荚匀称,单荚重30~40克。嫩荚肉质脆嫩,品质优,耐老化,商品性极佳。春播从播种到商品采摘期为56天。单产1 800 kg/667m2以上,前期产量较高。该品种适宜西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新疆早熟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多项式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疆早熟陆地棉预备试验品系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多项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单铃质量及籽指与霜前皮棉产量成负相关,影响力顺序为生育期>籽指>单铃质量;果枝始节位、株高、单株铃数及衣分与霜前皮棉产量成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衣分>株高>单株铃数>果枝始节位。并提出新疆早熟棉区棉花育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目标为:生育期127~132 d、果枝始节位4.4~5.3、株高(7月15日打顶后自然株高)62~74 cm、单株铃数6.5~9个、单铃质量5.2~5.9 g、籽指10.1~11.3、衣分42%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西瓜良种 ,以新 80 45 2为母本 ,以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而成的高世代自交系HF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7年育成中熟、优质、多抗无籽西瓜新品种湘西瓜 14号 .该新品种全生育期 92 d左右 ,果实发育期 30~ 32 d,果皮绿色 ,覆有深绿色纹条带 ,果实高圆形 ,外形美观 ,果肉鲜红一致 ,肉质细嫩爽脆 ,汁多味甜 ,口感风味好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以上 ,边糖 10 % ;平均单瓜重 5~ 6 kg,产量可达 5 .2 5× 10 4kg/ hm2 .抗西瓜炭疽病和疫病  相似文献   

14.
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始穗期施用劲丰可以显著地降低小麦的株高,缩短穗茎节和倒二节的长度,增加各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小麦植株重心下移,从而提高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以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比对照增产7.01%。在拔节期施用多效唑,其降低株高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植株的重心下移,但比对照减产10.71%;劲丰在拔节期应用、多效唑在始穗期应用对小麦的株高、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度、产量等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趋势,结合发展机采棉对品种特性的需求,阐述品种更替中适宜机采特性的变化,为新疆棉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2016年和2018年选择新疆近40年来自育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不同年代(1980s、1990s、2000s和2010s)大面积主栽品种(新陆早1号、新陆早7号、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不同年代品种的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节枝比、株高、果枝始节、始节高度、果枝夹角、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共11个株型指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 随品种更替,棉株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节枝比逐渐增加,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株高、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逐渐增加,上部果枝与主茎的夹角逐渐减小,果枝上举,具有高产株型特征;根据棉花机采对品种特性的要求,2010s品种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角度较符合机采棉对株型的要求;不同年代品种间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无明显差异。皮棉产量、总铃数和衣分均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其中1980s、1990s、2000s和2010s品种皮棉产量较当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高23%—53%、16%—20%、13%—14%和-2%—6%,膜下滴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对产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2000s和2010s品种收获指数显著低于1990s品种。与1980s和1990s品种相比,2010s品种上部铃期短4—5 d,吐絮相对集中,对脱叶剂敏感,吐絮率均在95%以上,无显著差异,但生育期偏长;与审定时品种的生育期相比,1980s和1990s品种提前了3—7 d,2000s和2010s品种提前了0—3 d,这可能与膜下滴灌促早熟栽培技术应用有关。2000s和2010s品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和纺纱一致性明显改善,但马克隆值相对偏大,纤维强度的改善是以牺牲纤维细度为代价,纤维品质协调性不佳。【结论】 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棉花经济性状改善,但品种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生育期偏长,收获指数偏低,棉纤维马克隆值偏大;随着机采棉种植模式的应用,选育和选用纤维品质优、适宜机采的品种是保障新疆棉花产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枇杷品种优良种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钟6号枇杷早结丰产、果大质优,成熟期特早,价格高,销路畅,种植效益最好,可作为生产栽培上的首选品种;长红3号枇杷具有特丰产稳产、管理较粗放等优点,可作为早熟和晚熟的过渡品种进行适当发展;解放钟枇杷具有果特大、皮厚、耐运输、迟熟等特性,可作为延长枇杷市场供应期的晚熟品种加以发展。而东湖早和莆新本两个品种可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引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辣椒自交系亲本P_1,P_2,杂种F_1,F_2及回交子代B_1,B_2,统计分析10个性状的遗传统计参数得出:(1)超显性(优势)的性状有单株产量和果长.(2)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约为;株高93.05%和74.02%,门花节位80.35%和63.18%.果宽80.15%和69.12%.开展度79.33%和63.45%,开花期78.38_和63.18_,果长72.51%和39.07%,单株产量70.78%和9.10%,单果重69.10%和54.15%,前期单株产量58.14%和42.30%单株结果数40.13%和29.10%.(3)各性状的双亲平均值与杂种一代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系数亦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外援复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可改善果实品质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新疆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选用6 a生密植骏枣为对象,以超敏蛋白、亚精胺、水杨酸、DA-6为材料进行复配3个配方,调查分析喷施对叶片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通过外援亚精胺、水杨酸和DA-6复混试剂的应用,显著增强源叶的供应能力,减缓了库果的生长速度。在骏枣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源叶、库果之间的IAA比值较对照提高了183.0%,单果重和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27.69%和25.18%。超敏蛋白或水杨酸与亚精胺和DA-6的组合均显著提高了骏枣叶片从白熟到成熟期ZR的含量,ZR的叶果比能持续维持在1.37以上的高水平。30 mg/L的DA-6是提升骏枣叶片后期营养供应能力的核心物质之一。结论 在枣树坐果后喷施0.25 mmol/L水杨酸与0.1 mmol/L亚精胺和 30 mg/L DA-6的混合试剂,可解决骏枣因前期生长过快,后期营养不足致使干物质积累不够,果实不饱满、抗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的13个茄子地方种质为试材,对12个植物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早期果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单株总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开展度>株高>茎粗>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2)株高与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分别是极显著成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早期果数、单株总果数、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单株早期果数和单株总果数分别与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是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磁混肥对梨果产量品质及梨树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磁混肥比混肥和习惯用肥明显增产。其中,以每株施花肥、壮果肥粪水各5kg,50kg和磁混肥1.5kg,2.3kg的产量最高,其糖/酸比值为67.3,叶片中养分N∶P_2O_5∶K_2O=1.0∶0.17∶0.60,磷含量高。日增长体积以每株施花肥、果肥粪水各25kg,50kg和磁混肥0.75kg,1.17kg处理最大,为6.06×10~(-6)mm~3。磁混肥处理SOD酶活力前期强,利于抗衰老,其后逐渐减弱,有利促进梨果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