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日本利用先进的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方法,培育出了一批花色极其艳丽、花期较晚较长、长势强、抗病虫、其他性状也较好的牡丹特色新品种.在国家“948”项目支持下,课题组近3年开展了牡丹种间杂交特色新品种及繁育技术引进、生态适应性、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在引种地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2.
《三系杂交洋葱制种技术规程》(DB 1301/T 301—2018)规定了三系杂交洋葱的产地环境,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繁育,父本系的繁育,杂交种(F1)的繁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该标准为石家庄市三系杂交洋葱制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洋葱三系杂交制种程序化、简单化、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风险,提高洋葱的制种产量及质量,对杂交洋葱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洋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体系具有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的功能,配合该体系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年度新品种研发进展,鉴定杂交油菜新组合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在玉龙县进行杂交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1小麦新品种(系)选择与方法选择永T28系、永1579、永2650、宁春4号作为超高产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研究。永T28系使用太谷核不育方法将其聚合杂交育成;永1579使用常规杂交系谱育种方法育成,为北育南繁育成的新品种(系);永2650使用常规杂交系谱育种方法育成,为北育南繁育成的新品种(系);宁春4号是西北地区春小麦的主要培育品种,本研究中将其作为试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研究人员采用人工杂交、混合授粉、辐射诱变等方法,成功地选育出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28个,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栽培菊花的空白,获得中国花卉协会和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奖等,其开发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6.
绿化型菊花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丁慧清,张道旭,姚远,赵若兰(辽宁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辽宁省农科院原子能所自1986年以后从国内外搜集了200多个菊花品种,其中以日本小菊胭脂红为亲本,通过杂交、辐射及组培等手段选育出29个绿化型菊花新品种。克服了...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春节,天津市杂交粳稻研究中心主任刘学军又是带领着水稻专家组在海南三亚稻田里度过的。这已是他们连续第七个春节利用三亚的温度加代繁育我国最急需的杂交粳稻新品种。截至2007年年底,天津杂交粳稻已经在全国推广了近10万公顷,占全国杂交粳  相似文献   

8.
武合讲 《北京农业》2010,(10):19-21
植物新品种的种子生产,包括常规种的良种繁育和杂交种的杂交制种,都属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常规种的良种繁育就是用常规品种的种子生产常规品种,良种繁育能否成功受常规品种的适用性和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影响。经审定通过的常规品种,  相似文献   

9.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采取人工杂交、混合授粉、辐射诱变和轮回选择等方法,培育成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28个,填补了大规模地栽菊花的空白,成为城乡绿化道路、美化公园、点缀庭院和装饰大厅的理想花卉,深受各地园林绿化部门和广大花卉爱好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介绍越夏露地长茄新品种淄茄一号的杂交制种技术,包括授粉、病虫防治、采种及栽培措施等,以期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及品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06,(7):32-32
在科技部、农业部公布的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评审结果中,“常优1号”杂交粳稻新品种在2004年种植的水稻丰收情况实测中,农户单产超过750公斤,创下苏州市杂交粳稻历史新高。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常优1号”,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熟期适宜等特  相似文献   

12.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产业化开发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毕节地区复杂生态环境,选择自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产业化开发。2006~2008年完成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示范有效面积7.19万hm2,新增玉米总产5.40万t,新增副产品6.49万t,新增总产值9404.77万元,新增纯收入6702.13万元,新增投产比为1﹕2.48的经济效益,并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制种、良种繁育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为玉米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及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毕节地区复杂生态环境,选择自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产业化开发。2006~2008年完成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示范有效面积7.19万hm2,新增玉米总产5.40万t,新增副产品6.49万t,新增总产值9404.77万元,新增纯收入6702.13万元,新增投产比为1﹕2.48的经济效益,并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制种、良种繁育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为玉米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及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春节,天津市杂交粳稻研究中心主任刘学军又是带领着水稻专家组在海南三亚稻田里度过的。这已是他们连续第七个春节利用三亚的温度加代繁育我国最急需的杂交粳稻新品种。截至2007年年底,天津杂交粳稻已经在全国推广了近10万公顷,占全国杂交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信息》2005,(12):21-22
“太空豆角”完成3代繁育;福建培育出世界首个杂交晚熟龙眼新品种;陕西小麦育种获重大突破;甘肃兰州研制出世界首剂治“禽”中药;河北省农科院培育出富铬黑小麦;我国玉米超高产攻关研究取得新突破;美国培育出微型西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新扬州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25-25
新扬州鸡是江苏农学院1960年开始在扬州地方鸡种的基础上.经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和品种、品系繁育等途径.多年选育而成的“三黄鸡”类型的新品种,1983年底,经江苏省级鉴定正式定名为新品种,并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相似文献   

17.
<正>植物新品种的种子生产,包括常规种的良种繁育和杂交种的杂交制种,都属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麝香百合切花新品种白玉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为百合育种和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新铁炮百合品种雷山和麝香百合品种白森林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新品种白玉。[结果]新品种具有植株长势旺盛、切花品质优良、种球繁育性能良好、多代繁育性状稳定、花芽分化对长日照的依赖性小、扦插苗直接生产切花等优点。同时,总结了栽培和繁球技术要点。[结论]麝香百合白玉性状良好,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简明资讯     
<正>北京顺义70个新品种菊花问世日前,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花木中心与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70个菊花新品种问世,涵盖观赏菊、茶菊、食用菊三大类。今年10月,该中心将携4个菊花新品种参加全国菊花展。届时,具有北郎中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品种将进军外埠花卉市场。(刘雪利)  相似文献   

20.
<正>一、品种来源:由性别二系配套技术选育的"YY"雄性纯合系尼罗罗非鱼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母本进行杂交,构成XX♀或YY♂尼罗罗非鱼新品种繁育体系,规模化繁育全雄性尼罗罗非鱼新品种鹭雄1号。二、特征特性:与一般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相比,该品种雄性率高,群体中雄鱼比例在99%以上;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抗寒,体形好,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