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光雄 《甘肃农业》2014,(18):61-62
通过介绍临夏市的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搞好临夏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池州市位于皖南、长江下游南岸,是安徽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市之一,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池州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规划举足轻重。本文根据池州市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在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池州市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和重点防治范围,分区施策提出防治措施,对今后一段时期池州市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长江下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莆田市是我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影响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多年来,在省业务部门的领导下,莆田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强宣传,增强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把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牛态修复工作做为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为今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位于汾西县中部,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作为晋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样板地区之一,在水土保持方面做的大量的工作,流域治理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就当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情况和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治风沙区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从彰武县风沙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危害,分析彰武县风沙区水土流失现状,总结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靖宇至辉南铁路工程建设沿线区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和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入手,对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做出预测,探讨了在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期在今后的重点工程建设中更好地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永刚 《新农业》2007,(7):56-56
由于多年来的养蚕活动和对蚕场投入不足,管护不到位,使部分蚕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蚕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蚕场管理,改善蚕场植被,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后果是严重的。防治水土流失,是改变山丘区面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的根本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应以小流域为单元,搞好系统的全面规划,既按自然规律办事,又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有计划地、科学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还要重视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工作,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技术,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其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华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84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在新的水土保持法修订近1年之际,为了更有效地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利支撑,使水土保持工作更顺利的进行,本文在保证新水土保持法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水土流失不但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严重时会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纵观近几年的水土流失情况,使得洪涝、旱灾不断。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志琴 《乡村科技》2019,(5):107-108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也是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概述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以期为改善水土流失、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清—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地貌、土地及植被破坏情况 ,弃土、弃石、占地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等情况 ,分析了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预测了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八年原地面水土流失量 4 0 .34万吨 ,经过建设扰动后八年的水土流失量为 71 .76万吨 ,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31 .4 2万吨。可以看出 ,在河西地区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遏制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的发生 ,搞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的基础上 ,从搞好坝系规划和淤地坝建设 ;加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加大水保监督执法力度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开拓创新 ,创建西北旱作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第一县 ;狠抓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几方面提出了新时期继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逐渐成为了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其经济发展。探讨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五大作用,即:1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2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4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5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功能低下 ,水资源匮乏 ,人口压力大 ,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大力引进优良种苗和繁育栽培技术、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树立典型。通过努力 ,搞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生态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随着近年来水土保持的工作的开展,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进行,温州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在我国,水土流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众多城市和地区,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威胁着地区的生态安全、防洪安全,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严峻的现实情况下,需要积极的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不断强化相关的基础建设,完善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和技术标准体系;同时,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注重科技支撑,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的应用各种新型的监测技术,以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整体防治水平。本文的研究中,对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地区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水土保持的特点。水土保持应该与当地的地理特点、人文特点和未来发展相结合,以更好地推进当地水土保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乌兰察布地区属黄土丘陵地区,其河川地带较少,但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9.
以前,人们为了追逐短期的社会经济利润而大面积砍伐森林,致使全球的绿色植被大面积减少,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由于植被减少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工作生活,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可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水土保持治理则可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使我国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昆明地区当地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针对水土保持治理提出了几点实际措施,并分别细致地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战略目标是在50年后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据水利部有关人士介绍,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根本措施,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现在起10年内,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住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第二步是从2011年到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