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关系密切,发展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关系重大。根据清丰县玉米生产状况,提出玉米田间示范栽培技术,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永德县玉米生产发展不平衡,中海拔地区、坝区发展较快、质量相对较高,目前推广优质品种、杂交玉米几乎90%以上都是在该区域,山区杂交玉米的推广面积很小,在10%以下,乡镇与乡镇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本文通过对永德县玉米生产的地位与作用,玉米生产的现状,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提出玉米生产健康发展的对策及技术措施,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步伐,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玉米生产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年喂畜、歉年转粮的作用.河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分析该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而提出发展对策,对于提高该省玉米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1998——2007年10年的河北省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情况,阐述了河北省玉米增产潜力和高产技术,明确了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提出了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即加大优质高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关系密切,发展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关系重大。根据山区的玉米生产状况,提出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玉米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米产消现状及其发展战略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增加未来玉米供给的路径主要包括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改造中低产田,其中以改造中低产田潜力最大.随着玉米转化产业的发展,玉米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饲料是玉米消费的主要领域,而玉米工业转化开始成为最大的潜在市场.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在玉米生产结构、玉米加工业发展、玉米基地建设、玉米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玉米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诸方面实施有效的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关系密切,发展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关系重大。有针对性地分析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沿天山北麓中段沙湾区域玉米制种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结合该区域玉米栽培习惯、气候和土壤特点及多年制种经验,从制种玉米播前准备、田间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花期预测调控及机械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适合该区域的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区域玉米制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河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均约占全国的10%.玉米生产在河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各行政区域玉米生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北省玉米生产存在播种面积难以增长、单产下降、生产收益下降、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单一等问题.围绕存在问题,应采取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加强育种、改善品种结构、强化区域布局等发展对策,促进河北省玉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探讨三峡库区玉米产业带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制定三峡库区玉米产业带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方法】广泛调查、分析、总结。【结果】三峡库区玉米产业带包括三省一市的26个县(市、区),常年种植面积60万hm2左右。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灾害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弱,加上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到位率低,导致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结论】发展该产业带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是:转变观念,高度认识玉米产业在该区域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稳定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合理品种布局;规范耕作制度,努力增加群体密度;及时和加强田间管理;狠抓杂交种子质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兰热省农业开发项目区雨季玉米生长周期的试验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马兰热项目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对策,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宋杰  石晶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22-224
研究南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对南疆地区生产结构调整以及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及2007—2017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各地州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各地州的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及资源禀赋差异.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分别以2011和2015年为界限缓慢增长,个别地区在近几年才具备效率比较优势;和田地区、克州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生产不具备综合比较优势,但巴州地区是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正增长的地区;克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方面具备资源禀赋,而阿克苏地区、巴州地区优势产业并非为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关系密切,发展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关系重大。根据高寒山区的玉米生产状况,提出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玉米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陕西玉米生产现状和问题,认为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两大任务,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促进玉米深加工的需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有计划地发展高油和高淀粉玉米,适当发展甜玉米、糯玉米、爆粒等特种玉米.  相似文献   

14.
玉米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从玉米区域种植、品种、市场和延伸产业链详细分析了我国玉米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对及时调整玉米产业生产战略,优化玉米种植结构,促进玉米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中熟区。该区域降雨充沛,气候温凉,是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重要玉米产区。玉米产业是当地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探索该区域玉米栽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该区域玉米栽培水平,是增加该区域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该区域农业增收、增效的重要举措。一、该区域玉米栽培存在的问题1.播种质量差,保苗率低该区域主要采用手提式播种施肥器和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播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夏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新优品种的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黄淮海区域的玉米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了解、分析、解决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该区域的玉米单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方春玉米生长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北方春季普遍低温,对春玉米生长极为不利。每年的4-5月份东北、华北地区的春玉米正处于生长期,为全面了解春玉米的生长情况,对玉米苗情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对应的技术建议出苗率普遍高对玉米生产寄予厚望东北、华北春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该区域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吉林省湿润冷凉区自然条件及生产状况,阐述了甜糯玉米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为该区域甜糯玉米生产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的用途非常广泛。当前,在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已成为玉米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国玉米深加工还存在一些问题,深加工品种少,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资源综合利用差;科技开发投资少,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加工能力弱,玉米附加值低。因此,科学合理地把握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区域布局及其产品开发方向,既是实施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第2位,总产量占全省粮豆总产量的40%。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东南部玉米产业基地、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种植基地、松嫩平原西部玉米种植基地、东南部张广才岭老爷岭半山间玉米种植基地四大地区,就基地范围、基本情况、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提高区域等5个方面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以达到玉米生产区域合理布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