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以狭叶红景天幼苗为试材,在0℃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SA对狭叶红景天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以及膜伤害的影响,探讨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红景天幼苗生理及膜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SA总体上均使红景天幼苗叶片CAT、POD、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使叶片MD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使叶绿体膜Ca2+-ATP活性、Mg2+-ATP活性不同程度增强。在低温胁迫下,外源SA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叶绿体膜Ca2+-ATP活性、Mg2+-ATP活性的增强,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提高了狭叶红景天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提高狭叶红景天耐寒力的外源物质SA适宜浓度为0.1~0.3mg/L,SA的最适浓度为0.3mg/L。  相似文献   

2.
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和保护酶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根区温度的降低,甜瓜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大.根区温度胁迫对甜瓜叶片保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在低温胁迫下POD活性受到抑制.在根区低温胁迫下,甜瓜不是被动忍受逆境胁迫,而是主动地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SOD及POD活性等生理代谢过程,以减缓逆境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张俊环  黄卫东 《园艺学报》2007,34(5):1073-1080
为探讨葡萄幼苗对温度逆境产生交叉适应性的抗氧化机制, 以年生‘ 京秀’ 葡萄沉诉‘ ’ 幼苗为试材, 分析了交叉适应性诱导过程中叶片细胞二和等活性氧分子, 膜脂过氧化以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和℃高温胁迫进程中, 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严重伤害, 表现为、和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 活性氧增加。经过高温锻炼的幼苗, 在低温胁迫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增强, 仇产生速率和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含量和膜透性也比对照有明显降低且相对稳定经过低温锻炼的幼苗, 在高温胁迫期间, 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与高温锻炼幼苗在低温胁迫期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因此认为, 高温锻炼诱导的葡萄幼苗的抗冷性和低温锻炼诱导的耐热性有着相似的抗氧化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PEG浸种对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湘研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用25%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种子,研究了在低温弱光胁迫下PEG处理对辣椒幼苗与抗冷性有关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5℃(昼/夜)低温,100μmol·m-2·s-1弱光下,辣椒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均降低;辣椒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升高,并随低温弱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PEG浸种处理可使辣椒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和叶片的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均较低温弱光对照显著减小,细胞膜透性、MDA与Pro含量的增加幅度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表明PEG浸种处理能够提高辣椒幼苗对低温弱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幼苗耐低温弱光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超越206(耐寒型)、特早王(中间类型)、早青一代(耐寒性弱)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POD和CAT活性升高,但SOD活性降低,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增加。各项指标在临界低温(10 ℃/5 ℃)比偏低温(15 ℃/10 ℃)处理时变幅大,偏弱光(50 μmol·m-2·s-1)比临界弱光(30 μmol·m-2·s-1)处理时变幅大,温度影响大于光照影响。SOD、POD、CAT活性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临界低温偏弱光胁迫(10 ℃/15 ℃,50 μmol·m-2·s-1)对西葫芦幼苗的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超越206比早青一代和特早王耐低温弱光,适宜日光温室冬春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长鞭红景天幼苗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研究了低温条件下(0℃)BR对长鞭红景天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膜伤害的影响,以期为外源BR在栽培长鞭红景天耐低温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0℃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BR总体上均使红景天幼苗叶片CAT、POD、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程度升高,使膜表面电位降低,叶绿体膜Ca2+-ATP酶、Mg2+-ATP酶活性不同程度增强。试验表明,低温胁迫下外源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降低膜电位,叶绿体膜Ca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增强,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提高了长鞭红景天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萍  李杰 《北方园艺》2017,(21):7-12
以辣椒品种"湘研16号"为试材,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环境,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素内酯调控辣椒幼苗耐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在低温胁迫下高于CK,而EBR处理的叶片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EBR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MDA含量。由此可见,EBR能显著增加保护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的含量,增强植株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耐低温弱光的西葫芦自交系‘赛玉母本’‘纤一白12’和杂交种"京葫33",以及不耐低温弱光的西葫芦自交系‘侯5父本’‘08-13父本’和杂交种"京葫一号"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温光组合进行低温弱光处理,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西葫芦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冷害系数的影响,以期筛选西葫芦耐低温弱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胁迫下,下胚轴长度变化量变小,叶面积变化量减小,地上部分的干、鲜质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根系活力变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冷害系数升高。西葫芦幼苗下胚轴长度变化量、地上部分干鲜质量的变化量和冷害系数4项指标,可作为西葫芦苗期对低温弱光耐受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外源抗冷物质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昼夜温度(6±0.2)℃条件下,研究了经抗冷剂(冷冻宝)处理的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2.0×10-3 g•mL-1抗冷剂可缓解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削弱丙二醛(MDA)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抗冷剂使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提高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0.
外源褪黑素对高温胁迫下甘蓝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品种"秦甘58"为试材,对甘蓝叶片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MT),研究了外源褪黑素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甘蓝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MT预处理能够降低高温对甘蓝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外源MT预处理能显著降低高温胁迫下甘蓝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增强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说明MT预处理能够减弱高温胁迫对甘蓝幼苗光合(叶绿素)的影响,减少电解质的外渗,保护脂膜的完整性,能降低高温胁迫条件下甘蓝幼苗叶片的细胞膜膜质过氧化水平,提高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缓解高温对甘蓝幼苗的伤害,提高甘蓝幼苗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1.
Application of paclobutrazol at 1, 5 or 10 mg 1?1 by soil drench inhibited growth and increase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leaf discs of cucumber and zucchini squash. The treatments also significantly postponed symptoms of chilling injury of seedlings at 5°C. The degree of protection from injury sustained at low temperatu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the paclobutrazol treatment. Cucumber seedling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chilling injury and were more responsive to the paclobutrazol treatment than seedlings of zucchini squash.  相似文献   

12.
低温弱光下k-1 杂交酸模叶绿素荧光及膜脂脂肪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弱光胁迫下黄瓜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 和实际光化学效率( Fv'/ Fm') 急剧下降, 而酸模叶片的Fv/ Fm和ФPSII 只轻微下降。低温处理后, 酸模PG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 有利于提高膜的稳定性; Trans-3-16∶1 含量下降程度不大, LHC Ⅱ寡聚体解聚程度不严重, 因而抗冷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光合生理和光温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世省  杨敏文 《园艺学报》2007,34(4):959-964
以盆栽5年生云锦杜鹃苗木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强度土壤水分胁迫对其叶片某些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光温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由气孔限制引起, 而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则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在较高强度的水分胁迫下, 云锦杜鹃光补偿点和气孔阻力升高, 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Fv/Fm和蒸腾速率下降, 而暗呼吸速率先升后降, 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 高温加重了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外源蔗糖对弱光胁迫下南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蜜本南瓜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正常光照(300μmol·m-2·s-1)下叶面喷施清水(CK),弱光(150μmol·m-2·s-1)下喷施清水(T0)、1%的蔗糖(T1)和2%的蔗糖(T2)。结果表明,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显著降低了南瓜幼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壮苗指数、比叶重等生长指标,以及荧光参数、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弱光下叶面喷施1%和2%的蔗糖提高了南瓜幼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比叶重、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和Pn-PPFD响应曲线及其参数等,其中喷施1%蔗糖增加幅度较大,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比叶重、叶绿素总含量、Fv/Fm、qP、TRO/RC、Ψo、AQY和P_(n max)分别比弱光处理显著增加了28.5%、40.6%、31.3%、5.7%、27.9%、37.5%、3.4%、14.3%、38.5%和34.3%,以上指标喷施2%蔗糖处理与1%蔗糖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弱光下喷施蔗糖可促进南瓜幼苗的生长并有效改善光和性能,且以1%蔗糖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低温弱光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在低温(15 ℃) 弱光(100μE·m-2·s-1) 的胁迫下, 供试黄瓜品种幼苗的光补偿点开始升高, 叶绿素a 荧光动力学的有关参数Fv/ Fm、qp 、ΦPS Ⅱ ( Y) 值和参与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关键酶RuBP 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这一结果表明PS 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电子传递以及碳同化均受到抑制, 从而使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下降。然而在逆境的诱导下, 黄瓜幼苗的适应性逐渐增强, 上述各项指标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试验结果还表明, 保护地品种对低温弱光逆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高于露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尾巨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木本植物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40℃)和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干旱胁迫的影响大于高温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营养液低氧胁迫对网纹甜瓜嫁接苗逆境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低氧性较弱的西域1号网纹甜瓜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丝瓜和南瓜砧木嫁接对网纹甜瓜耐低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时,两种嫁接苗根系和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网纹甜瓜自根苗,而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则明显高于自根苗;两种砧木嫁接苗之间各指标也有一定的差异。低氧胁迫下植株耐低氧性与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有关,丝瓜和南瓜砧木均可提高网纹甜瓜的耐低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