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不同品种甜瓜成熟果实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甜瓜品种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检测到网纹甜瓜‘C51’、‘C52’、薄皮甜瓜‘白玉满堂’3个甜瓜品种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92、58、56种。香气成分中以酯类为主,分别为38、22、19种,占各自香气种类的41.3%、37.93%、35.85%,总含量的91.88%、67.52%和77.29。三者共有香气成分10种,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醇酯、乙酸己酯、(Z)-乙酸-3-己烯-1-醇酯、2,3-丁二醇二乙酸酯、乙酸辛酯、乙酸苯甲酯、苯基乙醇、(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十三烷,以乙酸苯甲酯含量最高。丙酸-2-甲基丙酯、丁酸-2-甲基丙酯、乙酸庚酯、(Z)-乙酸-3辛烯-1-醇酯、丙酸-2-戊醇、2,4-壬二烯-1-醇、(E,Z)-2,6-壬二烯醛、(Z,Z)-3,5-辛二烯为厚皮甜瓜‘C51’、‘C52’的共有成分。含硫化合物甲基硫代醋酸乙酯、2-甲基硫代乙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乙酯、甲基硫丙杂环、烯丙基甲硫醚为薄皮甜瓜白玉满堂所独有,占其香气总含量的9.02%,远高于2个供试厚皮甜瓜品种,其中烯丙基甲基硫醚、甲基硫丙杂环未见在甜瓜果实中报道,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薄皮甜瓜的特征香气成分。氯乙酸-2-苯乙酯、丙酸-2-甲基3-苯乙酯为‘C51’果实所特有,并且含量分别高达16.58%和2.09%。(Z)-3-壬烯-1-醇、(E,Z)-3,6-壬二烯-1-醇、(E)-6-壬烯醛含量分别为2.57%、3.14%、4.29%,是‘C52’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但是,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甜瓜果实之间的风味差异不仅取决于不同的香味物质种类,还受相对含量及阈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P321又叫“功夫”,药剂名称为Cyalothrin,化学名为а--氰基--3-苯氧基苄基--3(2--氯--3.3.3.--三氯丙烯基--1)--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是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报导,此药剂对各种作物害虫均有较好防治效果,特别对鳞翅目昆虫具有特效;使用高剂量浓度对螨类的成、若螨也有效果;对作物和观赏植物未发现药害。大白鼠急性中毒为口服LD_(50)的144~243毫克/千克;经皮触的毒性为LD_(50)的500毫克/千克,故对人和牲畜毒性低,使用安全。但对鱼和蜜蜂有毒性。一九八五年我们应用英国卜内门公司生产的2.5%PP321乳油对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Citrella.sta.)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3种杀虫剂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辛硫磷为供试药剂,以菜青虫为防治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辛硫磷3种杀虫剂对菜青虫防效的最佳浓度配方,以期达到防治菜青虫的目的。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为0.008 5g·L~(-1),毒死蜱为0.69g·L~(-1),辛硫磷为1.07g·L~(-1)是最佳浓度的配比方式。  相似文献   

4.
《西北园艺》2006,(3):28-28
新疆农八师143团菜农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给蔬菜“喝”醋,有效地提升了蔬菜品质。具体做法是:将食用醋稀释100倍后给大棚菜喷施。结果表明,用醋喷施过的蔬菜,基本没有发生早衰和病虫害,产量也提高了15%以上。据有关资料介绍,食用醋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喷在蔬菜叶面上不但能促进蔬菜生长,还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病害发生,而其独特的气味,还能使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害虫远离蔬菜。  相似文献   

5.
菜青虫(pieris rapae)属鳞翅日粉蝶科,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菜青虫主要取食叶片,咬成空洞或缺刻,发生量大时,叶片几乎被吃尽,仅留较粗的叶脉和叶柄。菜青虫高龄幼虫食量大,排出的粪便污染蔬菜,危害的伤口还有利于软腐病病菌的侵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菜青虫  相似文献   

6.
生物农药0.3%印楝素EC等药剂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青虫是菜粉蝶(Pieris rapae)幼虫的俗称,属鳞翅目粉蝶科,为偏嗜甘蓝、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常发性害虫。菜青虫繁殖速度惊人,遇大发生年份,常造成蔬菜毁灭性的危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笔者进行了生物农药0.3%印楝素EC等新型杀虫剂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0.3%印楝素EC(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法,对“井岗红糯”荔枝果肉香气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井岗红糯”荔枝果肉共检测出香气化合物62种,主要包括醇、烯、醛、酯、酮、酸、烷烃及其他化合物。橙花醇、3-甲基-2-丁烯醛、β-蒎烯、α-衣兰油烯、(R)-(+)-β-香茅醇、3-甲基-2-丁烯醇、3-异丙基-6-亚甲基-1-环己烯、d-柠檬烯、萜品油烯、蘑菇醇、1-甲基-3,7-亚甲基-2,6-辛二烯等是“井岗红糯”荔枝果肉的关键香气组分。其中,橙花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18.79%,橙花醇是香叶醇的异构体,有玫瑰香气,略有柠檬香。  相似文献   

8.
3个甜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HS-SPEM/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香味类型甜瓜品种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方法】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检测到网纹甜瓜‘C51’、‘C52’以及薄皮甜瓜‘白玉满堂’3个甜瓜品种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92种、58种、54种,以酯类为主。其中三者共有香气成分10种,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醇酯、乙酸己酯、(Z)-乙酸-3-己烯-1-醇酯、2,3-丁二醇二乙酸酯、乙酸辛酯、乙酸苯甲酯、苯基乙醇、(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十三烷,其中以乙酸苯甲酯含量最高。厚皮甜瓜‘C51’、‘C52’共有成分为8种,分别为丙酸-2-甲基丙酯、丁酸-2-甲基丙酯、乙酸庚酯、(Z)-乙酸-3辛烯-1-醇酯、丙酸-2-戊醇、2,4-壬二烯-1-醇、(E,Z)-2,6-壬二烯醛、(Z,Z)-3,5-辛二烯。氯乙酸-2-苯乙酯、丙酸-2-甲-3-苯乙酯为‘C51’果实所特有,含量分别高达16.58%和2.09%。(Z)-3-壬烯-1-醇、(E,Z)-3,6-壬二烯-1-醇、(E)-6-壬烯醛是‘C52’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2.57%、3.14%、4.29%。薄皮甜瓜‘白玉满堂’含硫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远高于2个供试厚皮甜瓜品种,并且甲基硫代醋酸乙酯、2-甲基硫代乙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乙酯、甲基硫丙杂环、烯丙基甲硫醚为其所独有,占其香气总含量的9.02%,其中烯丙基甲基硫醚、甲基硫丙杂环在甜瓜果实中未见报道,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薄皮甜瓜的特征香气成分之一。【结论】呼吸跃变型甜瓜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不同类型甜瓜果实特征香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菜青虫和豆野螟是贵阳市为害最重的3种蔬菜害虫,也是田间化学杀虫剂用量最多的3种蔬菜害虫。然其田间自然抑制力也较强,2 a在田间的调查显示,小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3种,菜青虫寄生性天敌4种,豆野螟幼虫寄生性天敌2种,对小菜蛾幼虫寄生率最高可达44.00%(5月下旬),对菜青虫寄生率最高可达38.33%(5月中旬),对豆野螟幼虫寄生率最高可达48.94%(8月上旬)。同时了解了这些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周年消长特点,结合贵阳市自然生态特点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自然控制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其保护利用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如果在蔬菜地全部或大部分用药都是生物源杀虫剂的话,害虫天敌将成为蔬菜上抑制害虫大发生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野生美味猕猴桃为试材,通过穴盘育苗与营养钵移栽,比较了温室与露地育苗出苗状况、不同加温措施(T1:25℃搭拱棚加温;T2:温室内不加温处理;T3:不加温7d后移入加温棚)育苗状况、不同基质(Z1草炭∶蛭石=3∶2,另加复合肥1.0kg·m~(-3);Z2草炭∶蛭石=4∶1,另加复合肥0.5kg·m~(-3);Z3草炭)、不同时期移栽(S1:2片真叶时期;S2:3片真叶时期;S3:4片真叶时期)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温室育苗出苗快,出苗率95.56%、整齐度89.40%,均高于田间育苗;T1处理加温出苗快(9d),在出苗率、整齐度、真叶数显著大于T2处理且高于T3处理;基质Z1在株高、地径显著高于基质Z2、Z3,根冠比最低。移栽时期S2地下部干质量最大,为0.84g,与S1时期各测量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与S3差异显著。Z1S2组合株高、地径值最大,壮苗指数为1.159。  相似文献   

11.
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氮肥来源,长期来有一部分蔬菜有“忌氯作物”或“对氯敏感”的作物之称,因此,在蔬菜上施用氯化铵相当少,菜农也不太欢迎,认为蔬菜作物施用氯化铵对其产量和品质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在1985~1987年为探索氯化铵的合理施用,进行了氯化铵对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供试作物:番茄(武昌大红)、萝卜 (黄州萝卜)、大白菜(大青口)和红菜薹。2.供试土壤。二黄土、油砂土、菜园丐黄土,其主要农化性状见表1。 3.供试肥料:尿素(N46.8%),氯化铵(N24%湖北化工厂生产),氯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蔬菜》2006,1(12):56-58
○本期视点○“十五”期间我国蔬菜科研进展(五)我国蔬菜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1(1)提高山东蔬菜产品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2(1)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化比较…………………………3(1)绿色蔬菜生产中化肥施用问题的讨论………………4(1)日本“肯定列表制”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5(1)日本“肯定列表制”及其应对措施问答………………6(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背景及亮点解读…………7(1)创建北京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8(1)浙江青花菜如何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8(4)蔬菜…  相似文献   

13.
李莉  金山  铁军 《北方园艺》2016,(13):122-124
以菜青虫为研究对象,利用95%乙醇溶剂萃取臭椿叶中有效成分,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臭椿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椿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明显的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毒杀作用较好,且呈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处理后24、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14、14.22g·L~(-1),非选择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3.73、8.45g·L~(-1),生长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0.89、8.09g·L~(-1)。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蔬菜施肥方法,确定福建漳平地区蔬菜氮肥适宜的施用量,促进农户降本增效,作者开展了白菜“2+X”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30%优化氮区(N_(3)P_(2)K_(2))处理白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 180.2 kg),无氮肥区(N_(0)P_(2)K_(2))产量最低(每667 m^(2)为3 280.0 kg),70%优化氮区处理、优化氮区处理白菜产量居中。由此可见,在磷、钾水平一致的条件下,白菜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建议漳平地区白菜生产按130%优化氮区处理,即每667 m^(2)施纯氮(N)22.5 kg、纯磷(P_(2)O_(5))5.0 kg、纯钾(K_(2)O)12.0 kg施肥。  相似文献   

15.
由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李三玉主持和黄岩市、衢县等有关单位协作的一项科研新成果——“多效唑(PP333)对柑桔控梢保果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经五年试验研究,已于1989年11月在衢县通过鉴定。 该项研究经在尾张温州蜜柑和椪柑上5年的系统深入试验,证明在柑桔花蕾期(春梢长2~5厘米时),以多效唑作叶面喷布(温州蜜柑500ppm、椪柑1000ppm),能控制春梢,抑制夏梢,促发秋梢;增加花量,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改进果实品质。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瓜菜》2019,(3):50-52
为明确贵阳地区菜青虫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田间防治效果和敏感性,分别采用了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处理对菜青虫田间防效较高,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89.8%和74.8%;其次为高氯·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而溴氰菊酯的田间防效最差。笔者选择了田间防效最高(阿维菌素)、最低(溴氰菊酯)、居中(高氯·甲维盐)这3种杀虫剂对菜青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菜青虫对阿维菌素最敏感,LC_(50)为1.25 mg·L~(-1),而对溴氰菊酯具有较高的抗性,LC_(50)为327.78 mg·L~(-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与田间防效呈线性正相关。因此,该地区可选用阿维菌素和苦参碱等药剂来防治菜青虫,同时应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菜青虫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87-1988年,我们进行了巨峰葡萄幼果期(5月21日)喷布不同浓度PP333对其座果及含糖量影响的试验。共设四个浓度处理;40、80、100和120ppm,以喷清水为对照。以8-10个果穗为一个处理,重复三次。结果以80ppm处理效果最佳。不仅座果率(75.91%)有极显著的提高(对照仅55.74%),而且产量也增加1.85%,为对照产量的2.85倍,品质亦有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8%。喷施低浓度PP_(333)对巨峰葡萄的效应@王桂云$金华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18.
“多效好”在蔬菜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广西农学院蔬菜试验地进行。 “多效好”由广西农学院综合厂提供。供试品种:芹菜为香芹;黄瓜为津研四号。 芹菜采用二因子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设保护行,小区面积为7.5米2。处理浓度为200、400和500ppm。以喷清水作对照。 各浓度处理次数为: Ⅰ.喷“多效好”3次。 Ⅱ.喷“多效好”2次 喷清水1次。 Ⅲ.喷“多效好”1次 喷清水2次。 Ⅳ.喷清水3次。 1986年11月10日在室内(室温16~25℃)浸种12小时,次日下午露地播种育苗。1987年1月1~2日定植,株行距10×15厘米。在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12月19日),第一次喷施“多效好…  相似文献   

19.
丁氟螨酯(cyflumetofen),化学名2-methoxyethyl(RS)-2-(4-tert-butylphenyl)-2-cyano-3-oxo-3-(2-trifluor omethylphenyl)propanoate,是由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手性杀螨剂,2007年首次在日本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果树、蔬菜、茶树等农作物和花卉主要螨类[1]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杀虫(螨)剂对蔬菜叶螨的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田小区试验比较了11种杀虫(螨)剂对蔬菜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专一性杀螨剂哒螨灵、克螨特、噻螨酮及6种广谱性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虫螨腈、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氧苦.内脂和螺螨酯对叶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低毒药剂克螨特、噻螨酮、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防治效果最佳,药后3、7、10d的防效分别达到79.96%、88.50%和99.01%(克螨特),82.64%、88.79%和97.77%(噻螨酮),73.24%、91.16%和97.73%(阿维菌素),74.12%、87.46%和98.62%(甲维盐),适合用于蔬菜叶螨的防治。高效氟氯氰菊酯属中等毒性,而螺螨酯防治效果稍低,使用时间和剂量应有所限制。而氯虫苯甲酰胺和多杀菌素对叶螨没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