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豫西地区高羊茅草坪昆虫种类调查及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运兵  余昊  王进梅 《草业科学》2006,23(11):92-95
通过对河南省豫西地区主要城市高羊茅Festca arundinacea草坪昆虫群落的调查,经鉴定有11目32科74种,其中害虫种类53种,天敌20种,其他昆虫1种。在害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是螨类,夏季的优势种是蚜虫和甜菜夜蛾Laphyma exigua,秋季的优势种是黑跳盲蝽Halticus minutus和蝗虫,均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是蔬菜、林果和绿化等多种植物上的重要害虫,由于其食性广泛、抗药性强而防治极为困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已日益受到植保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记述了斜纹夜蛾的自然天敌防治、生物农药防治、昆虫激素防治和寄主植物对昆虫诱导抗药性的研究进展情况,强调了生物防治在斜纹夜蛾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黄艳君  浦冠勤 《中国蚕业》2011,32(3):76-77,79
斜纹夜蛾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害虫和杀虫剂筛选靶标,被用于害虫抗性监测和杀虫剂生物测定等,人工饲养斜纹夜蛾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技术,比较了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的优缺点,提出了防止斜纹夜蛾种群衰退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贵州福泉市草坪害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8月以贵州省福泉市草坪与农田、灌草丛为2个调查样地,对采集的大量昆虫标本进行检索、分类、统计处理、区系分析。采集到昆虫标本50 320只,分隶于8目、29科、67属、70种,其中,草坪害虫有8目、19科、29属、32种;农田、灌草丛有8目、28科、56属、61种。研究发现,2个样地中害虫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基本相似;鳞翅目害虫(除地老虎等个别种外)是地面害虫的优势类群;鞘翅目害虫是地下害虫的优势类群;草坪害虫区系主要由周边农田,园林和其他天然植被中害虫的迁入形成。  相似文献   

5.
钱小兰 《江苏蚕业》2009,31(3):34-36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暴发危害的害虫。自90年代以来,由于其暴发频次高、危害大,已上升为本地桑树的主要害虫。为了科学地监测预报斜纹夜蛾的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有效防治桑园斜纹夜蛾,近两年笔者对桑园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了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的柞树主要害虫7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灯蛾类、夜蛾类柞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省豫西地区主要城市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e草坪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昆虫12目36科75种,其中有害昆虫56种,有益天敌18种,其他昆虫1种.在有害昆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为蚜虫,夏季的优势种为酢浆草茹叶螨Tetranychina harti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秋季的优势种是酢浆草茹叶螨T.Hharti和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它们都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分布的暴食性害虫,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及粮、棉等99科290多种农作物.斜纹夜蛾食性广,繁殖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连年暴发成灾,已成为十字花科蔬菜、城市绿化地花草的最主要害虫之一.斜纹夜蛾在桑树上间歇暴发为害,严重影响蚕桑生产.长期以来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桑树上应用农药防治,更易引起家蚕中毒,造成蚕茧减产.  相似文献   

10.
赵明东 《四川蚕业》2007,35(4):30-31
在各项防治害虫的方法中,化学防治由于其对害虫作用快、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是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由于桑树生长和桑树害虫发生的特点,许多因素影响桑树害虫化学防治效果,提高桑树害虫化学防治效果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1选用合适的农药,确保治虫效果1·1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和生物环境的不同,害虫发生的种类及其生长发育规律也有所不同。我场所处的地区桑树害虫主要有桑象虫、桑螟、野蚕、尺蠖、斜纹夜蛾、红蜘蛛、蜗牛等,鳞翅目昆虫是重点防治对象之一,主要选用甲胺磷、敌敌畏、桑虫净、辛硫磷等。红蜘蛛也是…  相似文献   

11.
孙骊珠  罗兰  孙娟  韩萌  袁忠林 《草地学报》2016,24(5):1087-1093
本文对青岛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田节肢动物群落种类、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优势种群的田间动态规律,对主要害虫与优势天敌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苜蓿田有节肢动物13目49科91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蓟马(thrips)、蚜虫(aphids)、盲蝽(mirids)、苜蓿斑螟(Salebria semirubella)等,主要天敌有瓢虫(ladybirds)、食蚜蝇(syrphids)、寄生蜂(parasitic wasps)、草蛉(lacewings)、蜘蛛(spiders)等。蚜虫每年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和10月下旬;蓟马在田间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7月上旬和10月上旬;苜蓿斑螟有1个高峰期是在9月下旬;盲蝽有3个高峰,分别是7月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下旬。瓢虫类在田间有2个高峰期,分别是5月中旬和10月中旬;寄生蜂类有2个主要高峰期,分别是4月中旬和5月下旬;食蚜蝇类有3个高峰,分别是4月中旬、6月上旬和10月中旬;蜘蛛有5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5月中旬、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和10月上旬。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一元回归法探讨了天敌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对每类害虫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  李婧梅  程茜  褚晖  陈懂懂 《草业科学》2012,29(1):121-127
2009年7月中旬于祁连山地区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在滩地草甸、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山坡草甸和沼泽化草甸4个不同的生境中对昆虫进行百网取样,共获得908头昆虫。分别隶属于10目42科 65种。发现该地区双翅目昆虫是最繁盛的类群:第2个优势目为膜翅目,其次优势目为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依次为滩地草甸>金露梅灌丛>山坡草甸>沼泽化草甸;均匀度差异不大;优势度指数沼泽化草甸最高,滩地草甸最低。滩地草甸和山坡草甸昆虫群落的相似性最大;其次是金露梅灌丛;差异最大的是沼泽化草甸。通过分析发现,生境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柠檬开花期的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的研究结果:柠檬访花昆虫有30种,分别隶属于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蜚蠊目,其中鞘翅目的种类最多,有7种,占36.3%,其次为缨翅目,有5种,占32%;柠檬上危害性访花昆虫以蓟马、德国小蠊为主;食蚜蝇科、蚁科、蚜小蜂科和蜜蜂科有一定的传粉作用,为非危害性访花昆虫。瑞丽7:30以前柠檬植株上露水尚未褪去,因此在柠檬树上很少出现访花昆虫;8:00-9:00伴随着露水的逐渐褪去,并陆续出现访花昆虫,10:00-13:30访花昆虫和数量都达到高峰期,下午17:00以后访花昆虫数量下降,阴雨来临前的2~3个小时,可见访花昆虫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景泰第一茬苜蓿昆虫群落及数量动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04年4月19日~5月31日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景泰县第一茬苜蓿昆虫种类、群落结构及数量动态进行了网捕调查,共获得昆虫36种,隶属9目24科,其中,鳞翅目和膜翅目的科数最多;缨翅目的个体数量最多;鞘翅目的种数最多。第一茬苜蓿主要害虫为花蓟马(Trankliniellaintonsa)、苜蓿斑蚜(Therioaphistrifolii)、条纹根瘤象甲(Sitonalineatus)、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主要天敌为多异瓢虫(Adoniavariegate)。各种昆虫数量动态随温度和苜蓿生长阶段的变化较明显,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在刈割前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试验证明在当地第一茬苜蓿虫害管理中,返青期应以象甲类害虫,刈割前应以苜蓿斑蚜和苜蓿蓟马为主要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15.
对逆境群落植物种间关系进行剖析是理解群落组配规则及物种适应性与逆境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基础。采用方差比率(VR)法、χ2检验结合Jaccard指数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18个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植物整体的种间关系主要呈现显著的负关联,优势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2)18个优势物种间联结性较弱,在同一样方中18个优势物种间共同出现的频率较低,具有独立分布的特点;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由18个优势物种组成的153个种对中显著相关的种对31对,呈极显著相关的种对18对,分别占总种对数的20.3%和11.8%,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3)18个优势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优势种橘草、拟金茅、孔颖草及广布种扭黄茅是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种间关系维持的关键种。该结论提示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具有明显的独立分布特征,因而群落易受到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优先恢复扭黄茅等关键种,而功能性植被重建应按群落的功能需求恢复及保护相适应的生态种组物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样方法以藏中矿区的3种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样地的植物种群进行系统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优势种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高寒矿区各植物优势种群与其它种群之间竞争激烈,群落结构极不稳定,群落可能正处于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的拐点。  相似文献   

17.
河南栽培牧草害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河南栽培牧草害虫124种,分属9目36科。其中17种为河南新记录害虫。豆科牧草田间主要害虫数量构成因牧草种类不同呈现不同的次序性,部分害虫发生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特征。本文首次报导河南主要牧草田中害虫群落构成及其地理差异以及主要害虫发生概况,并对当前栽培牧草害虫防治策略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8.
宁夏苜蓿害虫天敌种类及其田间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鉴定,明确了宁夏苜蓿害虫天敌种类和优势种群,初步研究了优势种群瓢虫、草蛉、捕食蝽及蜘蛛的田间消长规律,并对主要害虫蚜虫、蓟马与其天敌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苜蓿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