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 1.1驾驶员生活上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驾驶与疲劳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疲劳后,其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状态被打破,将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驾驶,是潜在的事故因素。过度疲劳驾驶往往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甚至造成恶性事故。今年3月2日凌晨3时许,高邑县一机手就因过度疲劳,驾驶联合收割机翻入107国道上的沙河大桥下,造成4死1伤,机器严重受损的特大事故。一、什么是驾驶疲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因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失调而造成驾驶机能失调的现象。生理机能失调,是驾驶员因连续长时间在座位上进行驾驶操作,超过一定限度后…  相似文献   

3.
1疲劳驾驶的特征及分类1.1特征疲劳驾驶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及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驾驶员连续长时间在座椅上进行驾驶操作,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视着车外环境,随时把  相似文献   

4.
驾驶工作是一项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特殊工种。由于操作无规律,长时间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状态,以及受不良工作环境条件的反射或刺激,极易造成人体神经活动反射或紊乱,引起感觉器官的功能疲劳,给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带来隐患。下面谈谈驾驶员的几种生理疲劳现象。(1)心理性疲劳。驾驶员的心理性疲劳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严重时表现为体力不够、疲乏,并伴有心情不安、烦躁,产生退缩感、胆怯,对本来不相干的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适等现象。有资料表明,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超过4h),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注意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任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存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7.
1.驾驶员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当今社会,随着人、财、物的大流通,劳动节奏加快,客货运周转量增加,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负荷加重。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运输业首先受到节能高效的强烈冲击。驾驶员的身心长期处于一种疲惫状态,再加上有些人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重,心理素质不良等因素,极易产生疲劳驾车现象。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①机体疲劳。所谓机体疲劳是指驾驶员因睡眠不足,身体状况欠佳,长途驾驶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嗜睡,浑身无力,反应迟钝,操作失调。机体疲劳产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运输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9.
驾驶疲劳是农机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石绍磊驾驶疲劳是目前发生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田间作业时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对播种、割晒、深松浅翻和起垄等田间作业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率和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纯作业和田间转向作业中,国产履带拖拉机组驾驶员的心率增加率显著高于其他机组,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大功率机组与小功率机组纯作业与田间转向时的驾驶员心率增加率无显著差异;同时,得出了各机组驾驶员可能承受的最长作业时间为10.7~16.7h,为分析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减轻驾驶疲劳及改善驾驶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距离运输时,由于驾驶员得不到有效的休息,疲劳驾驶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驾驶员疲劳驾驶这个问题,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办法之一。 驾驶人员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从车外环境获取信息,并迅速加以处理,这种紧张状况时刻都会增加驾驶  相似文献   

13.
四轮农用运输车的第1片和第2片的前钢板弹簧容易折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1)驾驶员驾驶技术不高驾驶员使用紧急制动过多,尤其在下陡坡时使用紧急制动,极易造成钢板弹簧疲劳而折断。这是因为下坡时,农用运输车的重心前移,大部分重力作用于前轮上,使前钢板弹簧承受的负荷增大,若再使用紧急制动,由于惯性作用,容易造成前钢板弹簧疲劳而折断。(2)车轮前后制动器没有调整好若前轮制动时,后轮尚未制动,或制动效果差(仅部分制动),则后轮的分配负荷减少,前轮的分配负荷增加。这样也容易使前钢板弹簧受额外的负荷而折断。(3)没有控…  相似文献   

14.
四轮农用运输车前钢板弹簧第1片和第2片弹簧片比较容易折断,特别是初学者驾驶的农用运输车,弹簧片折断的现象更为严重。下面介绍一下前钢板弹簧折断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驾驶员驾驶技术不好(1)原因实际工作中,驾驶员频繁地使用紧急制动,尤其是在下陡坡时使用了紧急制动。下坡时,机车的重心前移,大部分重力作用在前轮上,使前钢板弹簧承受的负荷增大。此时,若再使用紧急制动,由于惯性的作用,容易造成前钢板弹簧疲劳而折断。(2)预防措施提高驾驶技能,减少不必要的紧急制动。2.前后车轮的制动器没有调整好(1)原因农用…  相似文献   

15.
疲劳驾驶指每日驾驶车辆超过8小时,使精神、体力受到过度的消耗,抑制高级神经活动信号的情况。导致疲劳驾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道路环境引起的疲劳。在交通繁华地区行驶,驾驶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增加心理负担,造成精神疲劳;在郊县公路行车,线形单一,路面宽阔,在高速行驶时,感到枯燥无味,有时感觉双眼发胀、两肩酸痛。 2.劳而不逸引起的疲劳。驾驶工作需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有的人贪恋娱乐、事情过多,不得休息;有的人个人和家务问题处理不好,情绪低落,转化成精神疲劳。若长时间高速行驶就会促眠。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机》2001,(3):27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朋友常抱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容易犯困、打瞌睡。这究竟是什么呢 ? 其实,这就是“高速催眠”现象。首先,高速公路实行分隔行驶,完全杜绝了异向干扰,驾驶员不必考虑对面来车等情况;其次,高速公路无指示灯 (如红绿灯 )干扰,又无行人、非机动车影响,驾驶员仅顾踏下油门,盯着前方高速行驶;第三,由于驾驶员视觉产生一定影响,如有效视野变窄;有效辨认距离缩短;动态视力下降;速度感减弱等。所有这些会驾驶员大脑活动受到抑制,因缺乏感官刺激而逐渐产生精神疲劳,反应迟钝,产生睡意。 “高速催眠”现象是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的天敌,也是许多交通事故发生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目前许多国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段加以限制,从而改善行车条件,调节司机心理。对于广大驾驶员来说,除时刻保持警惕外,要常备清凉油,必要时抹一些;或感到疲劳时打开录音机听一听节奏欢快的音乐,来提高兴奋性。 (二木 )  相似文献   

17.
正(1)拖拉机必须经农机监理机构登记并领取牌证后才能投入使用;驾驶员必须经过农机培训机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拖拉机驾驶证,才能上机驾驶。严禁无证驾驶和驾驶无牌证拖拉机。驾驶拖拉机上道路行驶,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到遵纪守法、文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2)驾驶员应了解拖拉机的结构性能,掌握驾驶技能。新买来的拖拉机,或者是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对于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了评述;PERCLOS是一种目前最有效的、车载、实时的驾驶疲劳测评方法;提出了驾驶疲劳状态检测研究应着重于驾驶疲劳形成机理和模型建立、疲劳状况检测及其评价方法、驾驶员疲劳报警装置的研究及应用,并实现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及预警装置商品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疲劳驾驶是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驾驶员疲劳的原因,讲述了如何避免疲劳驾驶,以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辆与日俱增,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疲劳驾驶现象更是频繁出现,疲劳影响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安全驾驶能力,驾驶疲劳导致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