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 (培矮 64S×特青 )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势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1994年 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从 1991年开始示范栽培 ,在湖南省 1992年种植约 666.7hm2 ,1993年约1333hm2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湘乡市种植 3年 ,表现均好 :1991年晚稻种植 0 .3hm2 ,平均单产10 .0 4t/hm2 ,比汕优 64增产 2 .2 2t/hm2 ,增产2 8 4 % ;1992年种植 1.4 1hm2 ,平均单产 9.19t/hm2 ,比威优 4 6增产 930kg/hm2 ;1993年新塘村种植 2 3.4hm2 ,平均单产 8.4 0…  相似文献   

2.
Ⅱ优 16 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Ⅱ 32A作母本 ,与利用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蜀恢 16 2作父本配组而成 ,1993年定型。宁德市于 1998年引进该组合参加本地区试。经 3a试验、试种 ,表现产量高 ,米质较优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1月通过宁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8 13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8% ,达极显著 ;1999年继续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7 6 7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7% ,达极显著。 1998年在古田县湖滨乡西山村中稻简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特优 38 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 388与龙特A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光泽县引进试种 ,表现突出 ,1999年扩大示范种植 136hm2 ,该品种在光泽 2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性突出 ,抗逆性强等特点 ,可望成为光泽县单晚、烟后稻主栽品种。1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福建省晚杂区试 ,全省 15个点平均产量 6 4t/hm2 ,比汕优桂 32 (ck1)增产9 34% ,比汕优 6 3(ck2 )增产 2 7% ;1997年续试 ,平均产量 6 10t/hm2 ,日产量 3 15kg ,产量、日产量均居参…  相似文献   

4.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SE2 1S (光补S -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0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平市 1998年引进 ,经两年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较抗稻瘟病 ,耐肥抗倒、穗大粒多 ,米质优等特点 ,适宜在南平市作中稻和晚稻种植。1 产量表现1998年和 199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 ,产量分别为 7 33t/hm2 和 5 87t/hm2 ,均居该组首位。1998年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8% ,达极显著 ;1999年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2 …  相似文献   

5.
金两优 36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籼稻光敏不育系Hs - 3和籼稻品系“94 6”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优势明显 ,199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 ,平均单产 (指 6 6 6 7m2产量 ,下同 ) 511 73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11 6 % ,增产极显著 ;1999年继续参加省中稻区试 ,平均单产 56 9 17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10 19% ,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于 2 0 0 0年 2月 2 9日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建阳市于 1999年引进金两优 36 ,在海拔 14 6m的将口镇良种场分别做中稻和连作晚稻种植共试种 10 6 6hm2 。该组合表现根系发…  相似文献   

6.
汕优 397是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籼型杂交晚稻 ,199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 1994年引入建瓯市 ,经过 4a试验示范 ,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种植 13 33hm2 ,1996年种植 33 33hm2 ,1997年种植 833 33hm2 ,1998年面积超过 16 6 6 6 7hm2 ,并确定为建瓯市主推杂交晚稻中熟组合。现将汕优 397几年来在建瓯种植表现和栽培要点小结如下 :1 种植表现1 1 丰产性好1994年建瓯市引进试种 ,大区对比试验产量513 0kg/ 6 6 6 7m2 ,比对照汕优桂 33增产 9 1% ,徐墩镇农…  相似文献   

7.
汕优明86是三明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86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中晚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可种植汕优63的稻区种植,特别适合在肥力中上的田块种植。1998年2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1997年被列为省、市重点示范新组合,1997年福建省试种示范4600hm2,省内外制种133.3hm2。1 产量表现该组合1994年参加品比试验,产量6.01t/hm2,比对照汕优63(下同)产量5.37t/h…  相似文献   

8.
D奇宝优1号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奇宝优1号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D奇宝A与登秀1号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长汀县2006—2007年在全县多点多稻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双晚,平均产量565.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作中稻和烟后稻,平均产量560-620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达显著水平。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长汀县中稻、烟后稻区或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其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Ⅱ优72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生产中表现出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并作为四川省重点推广组合。同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一、主要特征特性1 .产量水平高1997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 ,在成都、威远、巴中、武胜、中江不同生态区种植 ,平均单产8.85t/hm2,比汕优63增产8.57 % ;1997年在安县界牌镇示范种植40hm2 ,多点测产验收 ,单产达9.345t/hm2,比汕优63增产…  相似文献   

10.
D优 5 2 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 2A与蜀恢 5 2 7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2年 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D6 2A分蘖力强 ,米质优 ,蜀恢 5 2 7穗大粒重 ,花粉量大 ,米质优 ,较抗稻瘟病 ,配合力好 ,杂交优势强。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999年四川省区试 ,平均单产5 85 3kg/ 6 6 7m2 ,居首位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9 0 3%。 2 0 0 1年晋江市种子公司从福建省农林大学杂优研究室引进 ,分别在晋江市陈埭中和种养场种植 0 15hm2 ,平均单产 5 0 3 5kg/ 6 6 7m2 ;市国营良种场种植 0 2 3hm2 ,…  相似文献   

11.
福优 964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该所选育的不育系福伊A与福恢 964(BJ2 2选 /明恢63)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建瓯市小桥镇 2 0 0 1年引进试种 ,表现突出。 2 0 0 2年在小桥镇各地示范推广 ,目前已推广面积 2 0 0hm2 ,表现单产高、米质优、抗性好、生育期理想等优点 ,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高产的杂交稻组合 ,现将其主要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该组合于 2 0 0 1年引到小桥镇霞抱村作双晚示范 3 3hm2 ,平均每 667m2 产量为 5 0 6 8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6 5 % ,增…  相似文献   

12.
福优 15 8是龙岩市农科所用福伊A与自选恢复系“龙恢 15 8”配组育成的基本营养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1998~ 1999年两年参加龙岩市晚稻新品种区试 ,全生育期 12 0~ 12 5d ,比汕优 4 6迟 3d左右 ,产量比汕优 4 6增产 6%~ 10 % ,分蘖力强 ,结实率高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性强 ,米质较优。 2 0 0 0年省内外示范推广 5 0 0 0hm2 ,其中省外 2 0 0 0hm2 。该组合制种产量高 ,经 4a龙岩市早秋制种实践 ,产量达2 38t/hm2 ,高产田块达 3 92t/hm2 。1 恢复系龙恢 15 8生物学特性1 1 主要农艺性状龙恢 15 8株高 94 3~ 99 5cm…  相似文献   

13.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清流县引进示范推广,2007年在李家、龙津、嵩口等地示范表现良好。龙津镇俞坊村百亩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经实割验收,平均产量593kg/667m^2,比对照谷优527增产93kg/667m^2,高产田块产量达659kg/667m^2,增产显著。现将其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培两优 2 75是用我中心“863”两系课题组新育成的倾粳亲籼系 2 75为父本 ,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的培矮 64S为母本配制的亚种间强优势组合 ,米质 4项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6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饭味可口。该组合于1999年 9月通过广西省级审定。至 2 0 0 0年早季共试种推广 2万hm2 左右。1 培两优 2 75的产量表现1997年北流市引进试种成功后 ,1998年示范2 5 6.7hm2 ,经市农业局、科技局、统计局的科技人员抽样验收 ,平均单产 7.86t/hm2 ;其中两系组合高产竞赛田面积 677m2 ,平均单产达 9.81t/hm2 ;1999…  相似文献   

15.
D70 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大水稻所用优质、高异交率的迟熟早籼不育系D70 2A与多系 1号配组杂交育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 1 998~ 1 99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杂优组区试 ,2 0 0l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 0 0 2年该组合在莆田种植表现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适应性好、抗逆力强、米质优。1 产量表现该组合 2 0 0 2年在涵江区晚稻试种 0 2hm2 ,单产 9 1 8t/hm2 ,比对照特优 63增产 1 2 0t/hm2 ;在莆田县试种 0 2hm2 ,单产 9 2 6t/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 1 2 1 % ;在仙游县试种 0 2hm2 ,单产8 9…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步伐 ,扩大优质稻生产规模 ,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 0 0 0年早季 ,仙游县种子公司承担省种子总站优质杂交稻新组合T优 7889示范 2hm2 ,现根据试种表现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2 0 0 0年参加仙游县早稻区试名列第一名 ,平均单产 (指 667m2 ,下同 ) 470 11kg ,比对照佳禾早占增产 2 5 1% ,增产极显著 ,比对照汕优 0 16增产 0 0 7%。2 0 0 0年在赖店镇圣泉村作早稻试种 2hm2 ,成熟期按大田示范分类型进行实割三丘验收 :T优7889最高单产 60 0 6kg ,最低单产 4 87 9kg ,平均单产 5 12 …  相似文献   

17.
金两优33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用Hs-3×JXR-33选育而成的杂交中、晚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起连续3 a在建瓯市多点作中、晚稻试种,均表现出稳定的丰产性,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抗倒伏等优点,现将该组合在建瓯试种、示范种植表现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2004年引进在建瓯市小松湖头省中试基地作双晚种植0·33 hm2,平均产量536·7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453·6 kg/667m2)增产18·3%;同年在建瓯房道镇上痒村黄兴海试种,作烟后稻0·23 hm2,平均产量607 k…  相似文献   

18.
一、650 0 2在生产上的表现650 0 2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 64S×扬稻 6号(9 31 1 )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中籼新组合 ,1 999年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定名“两优培九”。河南省南部稻区经 1 997~ 1 999年连续 3年引种示范和大面积推广 ,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米质优等特点。1 999年信阳市种植 670 0 hm2 ,平均单产 9750 kg/ hm2 ,较汕优63增产 1 5% ,其中 7个 66.7hm2 丰产方平均单产1 0 2 75 kg/ hm2 ,1 0个 6.7hm2高产方单产达 1 1 0 0 0kg/ hm2 ,其中新县 6.7hm2 单产突破 1 2 0 0 0 kg/ hm2…  相似文献   

19.
特优 175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和南平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高产、强优势杂交稻新组合。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武夷山市引进试种 ,2 0 0 0年扩大示范 ,通过 2a试种示范 ,特优 175表现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武夷山市作单晚、烟后栽培推广潜力大 ,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性好 ,增产潜力大1998年省晚杂优区试 ,平均产量 4 96 6kg/666 7m2 ,比汕优桂 32 (CK1)增产 10 82 % ,比汕优 63 (CK2 )增产 8 61% ,均达极显著 ,产量和…  相似文献   

20.
Ⅱ优明 86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 - 32A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中、晚籼大穗型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 2月通过三明市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 2a试种 ,做中稻种植平均产 8 5t/hm2 ,最高达 9 2 5t/hm2 ,比汕优 63增产 11 0 1%。做再生稻种植二季平均产 10 98t/hm2 ,比汕优 63平均产量增加 1 14t/hm2 ,增产 11 5 9% ,父本明恢 86由三明市农科所采用P18(IR5 4 /明恢 63∥IR60 /圭 630 )与明恢 7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迟熟新恢复系 ,具有恢复力强 ,配合力好 ,稻瘟病抗性强 ,生长繁茂 ,对肥水反应敏感 ,穗大粒多 ,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