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脱帮等,与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合称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主要发生北方各省。白菜软腐病不仅发生普遍而且危害期长。近年来,随着白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在前期干旱和后期多雨等情况下,白菜软腐病很容易大面积流行,造成严重减产,给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软腐病的病原菌属于欧文氏菌属(Erwinia),分为3个群。即火疫病菌群(amylorora)、草生欧文氏菌群(herbiacala)和胡萝卜软  相似文献   

2.
1 症状该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 ,叶片受害呈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 ,茎部受害呈现水渍状 ,病部以上叶片萎蔫 ,并迅速扩展到全株 ,不久植株便凋萎死亡。该病发展速度较快 ,严重的病株 7~ 8天即死亡。剖开病株茎蔓 ,用手挤压维管束 ,横断面有白色菌脓溢出 ,严重时靠地面茎部腐烂 ,且周围可见白色菌脓 ,有恶臭味 ,病部导管一般不变色 ,根部未见腐烂。黄瓜细菌性枯萎病与镰刀菌枯萎病的病症虽然相似 ,但镰刀菌枯萎病病茎维管束变褐且无菌脓溢出 ,有时病部会溢出琥珀色胶状物。2 病原细菌性枯萎病病原称嗜维管束欧文氏菌 ,属细菌。病菌生长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3.
核桃■是南疆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近年来,核桃腐烂病给核桃带来了严重的为害,关于南疆核桃腐烂病病原菌的报道也并不是唯一的。为明确核桃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类,通过对病斑组织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南疆核桃腐烂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3-2-3能够侵染核桃枝条导致发生腐烂病,菌株3-2-3菌落呈现白色,菌丝蓬松且茂密,在PDA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担子果。以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病原菌3-2-3与裂褶菌■聚为一枝。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裂褶菌■在新疆能够引起核桃腐烂病,这在南疆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果树根癌病及其防治朵建果,陶秀云,魏伯华(保定市农林局)果树根癌病又叫果树根瘤病、根肿病、冠瘿病,是果树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是一种短杆状具极生鞭毛的细菌,可侵染60多科30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有山楂、苹果、葡萄、梨、桃、杏、柿子、樱桃、核桃、板栗等...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黄豆、黑豆、豇豆、萝卜、蕹菜、花生、黄秋葵、向日葵等8种芽菜患病植株上的致病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4株细菌菌株和8株真菌菌株;利用真菌ITS和细菌16Sr DNA通用引物,分别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真菌基因组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24株细菌分属8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短稳杆菌属(Empedobacter)、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从毛单孢菌属(Comamonas);24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除果胶杆菌属外,其余都不是典型的植物病原菌;其中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出现在2种或2种以上芽菜上;另外4个属的细菌则只出现在1种芽菜上,呈现出寄主的专化性。8株真菌分属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根霉属(Rhizopus);其中根霉属和链格孢属的真菌分别只出现在萝卜芽菜和蕹菜芽菜上,其他6种芽菜上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均属于镰刀菌属。分离菌株回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对芽菜造成不同程度的腐烂症状,生产过程中环境微生物污染同样能致芽菜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初步研究了枇杷花腐病在不同发病时期及不同组织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结果表明:(1)细菌不是引起花轴维管束变褐的最初病原菌,它是在维管束变褐之后寄生上去,引起花轴表皮腐烂的病原菌。(2)灰葡萄孢菌是在花腐病的中后期腐生上去的,应该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3)引起枇杷花腐病最初发病的病原可能与2种真菌有关,一种是引起灰斑病的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eriobofoliaDesm),另一种是长出粘孢团的真菌(尚待鉴定)。(4)室外接种拟盘多毛孢菌的花穗发生明显花腐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该菌可能是引起枇杷花腐的病原菌之一;而接种粘孢团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它可能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南瓜烂果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腐烂给南瓜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山东省青岛胶州南瓜果实腐烂病的病原,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方法,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南瓜果实上共分离出2种菌株;经鉴定,引起南瓜果实腐烂的病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nrum solani)和匍枝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这是我国腐皮镰刀菌和匍枝根霉菌侵染南瓜果实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在渭北长武县大部分果树已经栽植将近30年,随着果树进入衰老期,苹果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两种枝干病害。这两种病害发生严重时,都可造成枝干残缺,甚至死树和毁园。腐烂病和轮纹病的病原菌都能在枝干上寄生和腐生。受寄主皮层保护,腐烂病菌和轮纹病菌在枝干的病部都能存活3~4年。在枝干上存活下来的病菌能不断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如  相似文献   

9.
以蝴蝶兰栽培品种软腐病感病植株叶片为材料,分离到6个单菌株。菌体在显微镜下呈短杆状,表现为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经回接致病性检测,均产生与田间相同症状,证明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同时还对所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染色反应、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等研究,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初步鉴定为欧文氏菌菊欧文氏软腐致病型菌(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older,Mc FaddenDimock)。  相似文献   

10.
<正>拂蓝克(人工树皮)是陕西永泰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果树伤口愈合剂,也是果树修剪后的伤口保护剂,还是苹果树腐烂病疤刮除后的理想治疗剂。我的23年生红富士园中感染腐烂病的树达80%。从2013年春起,我选用菌清、果友皮腐康、愈合灵、过氧乙酸等对病疤进行刮除涂治。2014年3月20日后,腐烂病"春烂皮"盛期,我结合春季修剪刮除了树上的腐烂病斑,并选用了拂蓝克涂抹病疤伤口和少  相似文献   

11.
噻霉酮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苹果腐烂病概况 苹果腐烂病是由一种顽固的弱寄主真菌即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引起的病害,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危害6年生以上的果树,多数树木长势衰弱、枯死,严重时甚至毁园.  相似文献   

12.
苹果腐烂病药剂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腐迪、菌清、佰明98灵和果树腐烂病康复剂等4种不同药剂作为苹果腐烂病对比试验的药剂。结果表明:菌清是最好的抗腐烂病药剂,株数的防治效果可达73.7%,块数的防治效果可达66.7%。建议生产上采用菌清作为防治腐烂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 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 ITS区) 基因克隆后测序, 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 European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nk) , 通过Blast程序将该序列与数据库已有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与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的同源性达到了99%以上, 因此认为石榴腐烂的病原菌是葡萄座腔菌。该菌引起的石榴腐烂病害特征与以往报道的石榴干腐病相似。对葡萄座腔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和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正多少年来,果农经常提到,苹果树大小年严重、大树腐烂病严重,好像是说大小年、腐烂病是苹果树自有的或者本能,我们对该说法有着不同看法或者说是相反的看法,我们认为苹果树大小年腐烂病问题完全是人为引起,而不是苹果树自有的,更不是本能。苹果树结果是生理本性,也是植物的本能。果实大小、多少、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栽植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对果树的投入,只要对果树进行科学管理,不会出现大小年,而掠夺式的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水果主要产区的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调研时看到,有一些果农利用病死的腐烂病果树枝干给已挂果的梨,苹果等果树作支架顶撑果树,这是很不科学的。据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有关专家对梨、苹果树老树皮腐烂病菌分离试验结果证明.凡腐烂病严重发生的园片.树皮上的坏死组织、带菌率80%左右,皮下干斑带菌率79%、湿坏死点病疤边干斑和枝芽坏死组织有菌率89%。因此.利用带腐烂病菌的果树枝干作支架,顶撑果树.在夏秋高温、高湿的雨季,腐烂菌孢子角吸水膨胀会释放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被顶撑的无病果树枝干.致使梨、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来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如果对果树管理较差,防治不及时,往往导致病害大流行,甚至造成死树、毁园,严重影响了果树生产的发展。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菌(Valsa maliMiyabe et Yamada)是一种弱寄生菌,过去的试验证明,它的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能通过树体死组织侵入苹果树,引起发病。并在患病部位产生营养体及繁殖体,并继续传播为害。  相似文献   

17.
腐烂病、干腐病是苹果、梨等果树常见的枝干病害 ,具有发病率高、发生区域广、难以控制的特点。生产实践中 ,多采用刮皮、划道涂药的方法防治。由于果园长年大量使用福美砷、843康复剂、菌速清等含砷制剂 ,造成土壤环境及食物链的污染。因此 ,研制新型无公害农业化学制品势在必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制的“抗腐特”,是一种用于防治苹果、梨树的腐烂病、干腐病等枝干病害的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新型制剂 ,经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示范表明 ,具有速杀、高效、愈合快等特点。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抑菌试验1将从田间采到的苹果、梨树腐烂…  相似文献   

18.
世界蔬菜     
《蔬菜》2005,(4)
胡萝卜黑腐病是由病原菌根生链格孢(Alternariaradicina)引起的病害,根生链格孢能通过种子传播,通常用杀菌剂对胡萝卜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控制该病害。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用生防菌防治根生链格孢是比较好的方法。曾有利用枯草芽孢菌和洋葱伯克氏菌处理胡萝卜种子,以防治胡萝卜黑腐病的报道,但在胡萝卜田间生产过程中,利用生防菌的拮抗作用,防止病原菌进入花器官继而进入种子的研究还没有见于报道。试验证明,拮抗真菌U.atrum喷洒胡萝卜花,能降低自然条件下根生链格孢对种子的侵染,对胡萝卜种子没有副作用。拮抗真菌在老化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rot disease)发生频繁,对采集的患病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患病样品组织上分离到的细菌和其它真菌,优势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sp.)细菌,并非致病菌,回接试验检测无致病性,初步推断出该病害不是由细菌或真菌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李海山  谭鑫  蔡海燕 《河北果树》2012,(1):32-32,35
<正>1土壤管理1.1果园生草、覆草1.1.1果园生草在果树行间与株间,种植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由于生草层的覆盖,能够增强果树抗旱、抗涝和抗高温能力,保护土壤,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可大量节省除草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