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鱼塘渗漏的原因一是由于天气长期干旱少雨,使地下水位下降,加之池塘较浅,造成塘底与地下水悬接距离拉大;二是鱼塘土  相似文献   

2.
坑塘是鱼类栖息生长的地方,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鱼产量的高低。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渗漏坑塘,如不采取改造措施,就会影响渔业生产,降低坑塘的生产性能,给渔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发展渔业生产,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改造。一、渗漏原因:造成坑塘渗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天气长期干旱少雨,使地下水位下降,加之坑塘浅,坑塘底与地下水位悬接距离大。二是坑塘土质透水性大,含砂量超过70%以上。三是新开挖的鱼塘,由于塘坡、塘底碾压不实。四是年久失修的坑塘,加之冰冻日晒,造成堤埂…  相似文献   

3.
在池塘养鱼中,淤泥对塘底底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过量的淤泥会对池塘养鱼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对鱼塘淤泥的来源、作用、危害、清理方式及处理技术做一概述,以期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风雨、水流侵蚀塘埂,使塘中积存大量淤泥和腐殖质,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第二年养鱼产量。现将改造方法介绍如下。 一、寒冬晒塘 把塘水放干,利用立冬至立春这段季节,由于日夜温差大,温度最低,潜伏塘底的有  相似文献   

5.
近郊鱼塘由于条件好,销路广,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近郊鱼塘因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故大多数都是没有水源,或没有充足水源的死水塘(俗称哑巴塘);加之鱼塘附近厂矿林立、人口密集,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因此鱼塘污染状况亦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6.
龚万伙  龚万达 《水产科技》1991,(6):27-27,31
阳山县为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和荒滩地,于1986年秋在太平镇三和村河堤内新建鱼塘52亩,其中有四口共16.3亩因塘底是纯河卵沙石,渗漏十分严重,无法蓄水放养。经我们反复考察、研究,决定采用黄粘土铺填池底防止渗漏,经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法是可行的,并已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一、抓鱼塘清整 鱼塘经一年养殖后,池底沉积大量的淤泥和有机物质。在春节前后,抽干塘水将过多的淤泥挖去进行暴晒或霜冻,并整好塘基,修好进、排水口栅栏,已可增加池塘蓄水量,又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标准高产鱼塘设计要求,水深平均2~2.5米,面积3~8亩一口,东西向,塘底平坦,不漏水,有新鲜水源,能排能灌。  相似文献   

8.
正9月21日,由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水产协会主办的九江镇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暨"捉塘底"抢丰收大赛如期举行。活动设置"鱼获庆丰收"捕鱼演示、"农忙献丰收"喂鱼演示、"捉塘底"抢丰收大赛、公益宣传短片"家乡的余味"首映等环节,营造了一片水产人庆丰收的欢乐场面。随着一声令下,"捉塘底"活动正式开始,十支代表队纷纷奔向鱼塘中央,快速将打捞筛、捉鱼桶伸入水中,争取网住更多、更大的鱼。没一会儿,各个代表  相似文献   

9.
江西上高县有各类池塘11946亩,其现状深浅不一,大小不等,地形不整。在建立养鱼责任制后,由于承包期短,承包者不愿意,也无力量对池塘进行维修、改造,池塘损坏严重,普遍存在三低;一是蓄水量低,因长期没有挑塘泥和维修,塘底淤塞严重,村前村后塘的塘底污泥比水层还厚,  相似文献   

10.
<正>一、池塘条件主养草鱼的成鱼塘,每口塘的面积在6~10亩,有利于热水鱼上市和日常管理,塘深最好是3米,水深2.5米以上,塘埂坡度1∶(2~2.5),做好护坡,塘底有一  相似文献   

11.
一、清塘关 在鱼种放养前必须认真进行池塘清整消毒,杀灭病原菌以提高鱼种成活率。其方法是把鱼塘池水抽干,挖掉塘底过多、过厚的淤泥,并使塘底曝晒数日,同时清除塘内杂草,整修加固池埂,堵塞漏洞,平整池底,有条件的此项工作应提早进行。然后在鱼种放前10~15天用药物清塘消毒,每亩可用生石灰75~100千克或茶籽饼80千克,最好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2.
罗开和 《科学养鱼》2002,(10):24-24
为了探索池塘养殖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笔者在2001年5月至2002年3月底进行一池双茬养殖土塘虱(土鲶)和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的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鱼塘条件本次试验选取一口靠近水渠边的鱼种塘,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鱼塘水源清新充足,进排水方便,塘底平坦,淤泥较少。2.鱼塘修整及清塘4月底排干塘水,清除塘边杂草,细致检查塘堤漏洞并堵塞好以防逃鱼,然后按每亩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曝晒三天后回水至50厘米,放水进塘时用密网布过滤防止野杂动物入塘。3…  相似文献   

13.
<正> 尼罗罗非鱼1973年从以色列引进菲律宾,研究表明,它比莫桑比克罗非鱼生长快,因此养殖尼罗罗非鱼获利更多。池塘的准备放养鱼种之前,池塘要彻底排干,清除障碍物,水草和野鱼。塘底要干透,直到出现裂纹,然后用新鲜、干净的水灌满鱼塘。若施干的鸡粪之类的有机肥,应撒到水深为20~40厘米的塘底。鸡粪的施用量为每  相似文献   

14.
防城港市近年来对虾养殖尤其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兴未艾。然而经过多年养殖的老化虾塘,粪便、残余饲料等有机物陈年不断的累积,造成塘底极度富营养化,病原生物大量滋生。有许多病原体在池塘内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加上传统的养殖习惯,大量使用石灰和漂白粉,塘底严重钙化后对养殖池水的缓冲能力下降,池水自净能力下降。且钙化后的塘底易使养殖池水相对缺乏磷酸盐和可溶性硅酸盐,造成放苗初期肥水难,水质很不稳定。因此。这种池塘想要养好虾,更需要合理的科学的管理。现结合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以下几点养殖措施,希望对今后推广、指导对虾的养殖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冬旱枯水季节,正是改造低产鱼塘的好时机,建议抓好以下四项措施的落实: 一、清除淤泥,扩大库容量 结合冬修水利,加深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最好使塘泥保持在 20cm左右,改造后水深要达2~2.5m。 二、修补渗漏,加固增埂 如塘底、塘埂渗漏,可挖出渗漏层30cm,  相似文献   

16.
梁贺 《科学养鱼》2002,(12):46-46
一、越冬期间鱼类死亡的原因1.越冬池水中缺氧水中缺氧是造成鱼类冬季死亡的原因之一。缺氧的因素一是由于池水清瘦,水中浮游植物数量太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消耗。二是越冬池选择不当,鱼池面积过小,池内有机物、水草、杂鱼过多,这些常会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三是池水太浅,放养鱼的密度大,加之天气冷,冰层厚导致水中缺氧。四是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或产生有害气体,造成鱼塘溶氧不足。2.鱼体消瘦鱼在冬季身体消耗量大,长时间越冬,鱼的体重会减轻10%~15%,加之越冬前培育不好,在冬季体内积累的养分和脂肪不够…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虞城县田庙乡股湾村是一个从事淡水鱼业的专业村,1992年在沿黄地区综合农业开发项目的推动下,该村在石庄水库边缘浅水区围起长2000米档水大堤,建成200亩连片鱼塘。前些年,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护埂保埂办法,在水浪的冲刷和底层鱼类的钻掘下,造成大堤大面积塌方和埂土流失,长2000米,顶宽5米的档水大堤几乎流失殆尽。塘底淤泥增多,严重威胁渔业发展。渔民们试图采用水泥护坡,因成本高、投资大、无力实施。该村曾于1994年投资2万余元,部分断面采用塑料农膜护坡,因其坡面光滑,坡底、坡顶不易固定,在风浪的作用下,成段的农膜…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石首市水产局抓住养鱼冬闲季节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对水毁鱼塘与老鱼塘进行冬修,有效地保证了来年养鱼的增产增效。他们对水毁鱼塘按防洪标准,保证高质量修复,以免再次造成“塘垮鱼跑财源空”。1998年汛期一些鱼塘“水毁”,主要教训是大多无...  相似文献   

19.
种草淹青养鱼,是合理利用鱼塘的空闲季节以池养池,增加饵料来源的重要途径。鱼塘种草淹青养鱼的技术要点如下。 1.鱼种并塘越冬或成鱼起捕完毕后,迅速排干池塘积水,沿塘底四周开挖围沟,并按每隔2~3米的距离开挖中沟,将池水沥干。当淤泥呈半干半湿状态时即可撒播黑麦草种子,每亩用种量2~2.5/公斤。播种后5~10天出苗,苗期生长缓慢,分奠后生长较快,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生长旺盛,群体株高50~80厘米时即可刈割。 2、合理确定割草淹青、进水放鱼的时间是种草淹青养鱼的关键。为使淹青、养鱼两不误,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养鱼池塘中,水质的管理和调节是整个养鱼过程都应注意的问题。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又由于夏季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向鱼塘中投饵施肥较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造成鱼类缺氧浮头,在气温高、气压低的闷热天气,甚至会泛塘,此外,鱼病的发生和蔓延也与鱼塘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夏季特别要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