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工 《海鲜世界》2002,(3):40-41
近几年来,我国观赏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防治病害措施不利等因素,造成鱼病流行严重,细菌性疾病更为突出,如烂鳃病、竖鳞病、皮肤发炎充血病、蛀鳍烂尾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腐皮病等:本文主要介绍对观赏鱼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及赤皮病.  相似文献   

2.
9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删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鳖疖疮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2009,(11):36-38
12月份将进入冬季的大雪和冬至时节,气温和水温将会逐步降低,养殖投喂开始减少或已停喂,水质开始转好,同时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原菌、寄生虫等因水温关系会受到抑制或被淘汰,因而各种鱼类疾病的发生情况将会进一步好转。预测12月份水产养殖病害会比11月份略有下降。病害将以白斑病、红腿病、托拉病、偷死病、烂鳃病、水霉病、孢子虫病、车轮虫病、隐核虫病、红底板病、白底板病、白点病、疖疮病、腐皮穿孔病等为主。热带鱼类及甲鱼等养殖品种要做好越冬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4.
草鱼绦虫病———散死病,与草鱼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简称三病)及其并发病的死亡不同。三病的死亡是急性的、大量的,一天比一天严重,绦虫病的死亡是零散的、不间断长期的持续死亡,病鱼时有时无,时多时少,无明显逐日增多的规律。但在三病并发时,患此病的鱼首先死亡。在治疗了三病后,患此病的病鱼在数月以至于全年仍间断地持续死亡。因此,称其为“草鱼散死病”。这是草鱼难养、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惨重的。一、病原与病症1.病原此病病原体在北方多为舌状绦虫,在南方多为九江头槽绦虫。虫体寄生于草鱼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对虾的红体病、白斑病已受到了养殖业者的高度重视,而对虾的腮病却往往容易忽视。生产中,有的池塘常因腮病严重而不得不中途排塘;有的又因腮病治疗不及时而诱发了红体病、自斑病;也有的是防治措施不力,不得不提前收虾,致使养殖收益大幅度降低。事实上,腮是对虾的重要呼吸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水中的溶解氧扩散到血液中,同时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由于对虾腮丝的细胞壁很薄,且必须长期与复杂多变的水环境直接接触,而使腮非常容易受到刺激或成为寄主发生病变,其病变程度直接关系到对虾的呼吸、代谢、生长和健康。一般而言,健康虾腮具有如下特性:腮盖光滑、半透明,腮丝平滑、干净、整齐,略有弹性,无异物附着。凡不符合以上特征者均视可为病腮。具有病腮特征的虾病即可称为对虾腮病。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10,(11):36-36
10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斜管虫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鳖疖疮病和红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腿病、桃拉病、不明病因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潮州和湛江市海水网箱养殖区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较严重,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7.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欧洲鳗病畜防治据何义进等(199)对欧洲鳗鳗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38种主要病种对欧鳗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细菌性疾病9种,占24%,真菌性疾病2种,占5%,寄生虫病15种,占39%,非寄生性疾病9种,占24%,病因不明性疾病3种,占8%。其中狂奔病、红头病、爱德华氏病、赤鳍病、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肠炎病、水霉病、拟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白点病、鳗居线虫病是危及欧洲鳗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总调查发病频率中占8694%。袁定清(1995)对饲养欧洲鳗疾病类型及病因分析认为严重影响欧洲鳗的生物源性疾病主要有:(1…  相似文献   

9.
陶林 《科学养鱼》1994,(5):23-23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以及并发病的治疗方法牛蛙的疾病很多,但对牛蛙构成主要危害的是红腿病、烂皮病以及两病同时发生的并发病。一、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得病的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腿内侧、内股和腹下皮...  相似文献   

10.
抓住早春防鱼病每年3—4月份,气温升高,鱼塘内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微生物、寄生虫开始大量繁殖,刚刚越过寒冬的鱼体质弱,抵抗力差,很容易得病。因此,必须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春季防鱼病主要是细菌性烂鳃病、水霉病、肠炎病、赤皮病、锚头病、小瓜虫病、中华病...  相似文献   

11.
一、1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1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刺激隐核虫病、鲍苗脱板症、对虾白斑病、红体病和桃拉病等。局部地区养殖的黄鳍鲷指环虫发病率65%,  相似文献   

12.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黑龙江水产》2007,(2):26-26,48
春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是由于鱼类经过数月越冬,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大,体质相对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如果养鱼户不及时进行鱼病防治,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失。因此,春季应加强鱼病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积极治疗。春季发生的鱼病主要以细菌性鱼病为主,常见的有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等;其次是寄生虫病,常见的有斜管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绦虫病等。  相似文献   

13.
牛蛙烂皮病和红腿病并发症的治疗牛蛙的烂皮病和红腿病,是牛蛙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的疾病,多数是两病齐发。其症状是: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常群集在池的一角,不吃不动,不下水;其头、背、四肢等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斑,严重者表面脱落。腐烂,同时,蛙腿内侧、内股...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渔业》2011,(7):51-51
7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7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品种注意防止泛塘,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进入养殖病害高发季节,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车轮虫、指环虫、鳖白底板病和腐皮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上升。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09,(7):69-69
高热痛中最主要的病毒性病原是猪瘟和伪狂犬病,支原体感染使病症加重,蓝耳病和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能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发生高热病的中小型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在加强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免疫的同时,生产中应该主要以控制气喘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以及继发感染的细菌病为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鲁西北盐渍洼地鱼发病的病因,提出了打印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车轮虫病、中华鳋病、鱼虱病发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对草鱼肠炎病采取了投喂药饵与每隔5天加注一次清水、每天中竿开机增氧2h相结合的措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克胜 《海鲜世界》1989,(1):25-26,32
随着产量提高,放养鱼种数量增加。网箱养鲤中的鱼病越来越多,并引起大最死亡的鱼病、虫引绦虫接威协着生产的发展。其中主要的鱼病大概有以下几种!细菌性鱼病有烂鳃病、肠炎病、帝疮病、竖鳞病、水霉等.寄生虫引起的斜管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绦虫病、孢子虫病等。现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12,(9):59-59
9月份我省气温、水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是养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弧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鳜鱼虹彩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渔业》2010,(7):43-43
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6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爱德华菌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甲鱼鳃腺炎病、疖疮病和红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困病等。  相似文献   

20.
无为县1999年蟹病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池塘养蟹,全县半数以上塘口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从蟹病流行特点来看,一是河蟹发病较集中,梅雨季节连续几个阴雨天后,很多塘口就发生蟹病,县技术推广站在这段时间平均每天要接待二十余养殖户蟹病咨询,最多一天接待三十余户户是蟹病持续时间长,截至10月份仍有零星养殖户来县站咨询;三是蟹病复发现象较频繁,尤其在养蟹较集中地区如姚沟、高沟、泉塘,交叉感染和复发感染现象严重。从蟹病流行趋势看,一些新病如抖抖病等呈蔓延之势,以前仅在泥汉少数地方有发现,今年在泥汉、高沟、姚沟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