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养鳅、慈姑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模式。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慈姑、荸荠等)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泥鳅生长。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利于农作物生长,又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生态养鳅不需经常换水,水中的物质可以随时与土壤进行交换,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公斤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公斤成鳅。  相似文献   

2.
泥鳅是鲤形目,鳅科、花鳅属的鱼类。泥鳅的适应性强,能在多种水体中养殖,耐低氧,能够进行肠呼吸,病害少,食性杂,繁殖简单,运输方便,养殖成本低。现将本人多年来积累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1池塘养鳅池塘选址应找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点,即使在枯水季节也应能够满足鳅池的用水;土质应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专养鳅池面积100~300m2,池深80~100cm,水深30~50cm。鳅秋放养前15d生石灰清塘,10cm水深,每1m2用生石灰100g。通常鳅种下塘时间是每年的3月中旬,水温10℃左右,选择晴朗的中午进行,…  相似文献   

3.
泥鳅属小型杂食性鱼类,其养殖方法简便易行。 一、养鳅池条件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可利用池塘、稻(莲)田、庭院小池等水体养殖。用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1~1.5米,池底淤泥厚20~30厘米,水深40~50厘米,注、排水口都要安装防逃设备,靠近排水口的池底挖一面积2~5平方米、深20~30厘米的集鱼坑,便于捕捞。  相似文献   

4.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优质稻为中心、养殖生态泥鳅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水稻、泥鳅产品为目标的"稻鳅共育"生态种养结合绿色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达到优质安全与高产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实现增收节支30 000元/hm2以上,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泥鳅(鳅)、田螺(螺)、青虾(虾)繁殖力强,搭配放入养龟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大量幼体供龟采食;它们均为杂食性动物,采食植物茎叶、浮游生物等为主,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与龟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在稻田混养鳅、螺、虾和龟,是一种鳅、螺、虾增殖饵源稻龟互利共生养殖新法,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在稻田投放100~150克重的龟,当年可长至300~350克重,1/15公顷水田可增值达万元。该法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稻田养殖的好形式。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泥鳅的肉质极为鲜美、细嫩,属于一种由台湾本土泥鳅与大陆泥鳅相互杂交而得的品种,也被称为大鳞副鳅,头较短、形状接近于圆筒形,目前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四川、辽宁、台湾、浙江等地。相对普通泥鳅来看,台湾泥鳅的生长速度较快,只需3~4个月的时间就可养至成鱼,备受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台湾泥鳅池塘规模化养殖是指采用集中连片的方式来开展台湾泥鳅养殖生产,产量要高达每亩500kg以上,并可实现台湾泥鳅的"一条龙"式生产,包括:集中销售商  相似文献   

7.
鳝池中混养泥鳅,已为广大养鳝户所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笔者发现养鳝在驯食人工饲料时不宜混养泥鳅,原因有三点: 一、黄鳝、泥鳅的食性不同。黄鳝属偏肉食性鱼类,虽也少量食用植物性饲料,但总是偏食动物性饲料,且喜食活饵;而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成鳅主要摄食植物性饲料。在一般的养殖时期混养的泥鳅可食黄鳝剩下的  相似文献   

8.
养殖动态     
庭院可养泥鳅利用庭院养泥鳅,占地少、易养殖、省劳力、投资小、效益大。占地200,年获利可达1万元。真是“泥鳅也能赚大钱”。1合理选址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庭院或附近坑塘建池。池材不限,但要求坚固、不渗漏。面积100~300、深1m、保持水深50。底铺30肥泥供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并作拦鳅设备。2清池消毒亩用50kg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并适量施些粪肥,以培肥水质。待石灰药性7~10d消失后,方可放养鳅种。3放养鳅种引购或捕捉均可。应挑选3左右、活泼健壮的鳅种。放养进用3%…  相似文献   

9.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就泥鳅的池塘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现将家庭养殖泥鳅的两种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1、泥鳅施肥养殖法:选好场地建造养鳅土池或水泥池,池底用牛粪、稻草相间铺列,厚约30厘米,每立方米撒0.5公斤生石灰后,再铺10厘米土。注水后1周,每平方米放养幼鳅0.3~0.5公斤。2个月后,搅拌  相似文献   

11.
1养殖方式1.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1亩(667平方米)左右为宜,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徐亮毕业后留在了成都,并应聘到某水产养殖场负责泥鳅养殖方面的工作。徐亮通过半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回乡、养泥鳅、卖泥鳅。  相似文献   

13.
杨草 《饲料研究》1995,(8):33-33
泥鳅的人工养殖目前水产养殖中不少名特小产品由过去天然生产进入了人工养殖,泥鳅被人们视为高蛋白、低脂肪类型的高档营养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每100克鳅肉含蛋白质18.4克,脂肪2.7克,灰分1.6克。同时,泥鳅还具有补中益气、壮阳利水等药...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是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由于泥鳅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台湾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且投资不大、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效益较高,开展台湾泥鳅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安化县是山区,山泉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积累山泉水池塘泥鳅高产养殖的经验,笔者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安化县马路镇  相似文献   

15.
黄荆 《畜牧市场》2008,(12):20-21
在常州市奔牛镇叶家码头陈巷村的西北角,有一片80亩的泥鳅养殖田,养殖田的主人仅仅是一位22岁的小伙子,名叫姜林虎。虽然自己是老板,但是姜林虎却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坐冷气办公室、西装革履的老总模样,由于长时间在外劳作,脸晒得像黑泥鳅,然而年纪轻轻的他却已是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后“泥鳅王”。  相似文献   

16.
泥鳅的养殖     
泥鳅的养殖杨年春广西农业大学530005泥鳅是我国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重10~201克。它的肉味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蛋白质20.7%,脂肪2.8%,并富含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泥鳅除作食品外,还具有补肾、护肝健脾胃之药用功效,是群众...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稻田养鳅的苗种成本,武隆县沧沟乡一位村民在今年5月首次获得泥鳅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又于最近喜获秋季繁殖成功。据悉,该村民今年9月底进行泥鳅秋季繁殖,共催产3批:第一批催产亲鳅70组,获泥鳅水花10万尾;第二批催产亲鳅  相似文献   

18.
水泥池养殖泥鳅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利用野生泥鳅或购买人工繁殖泥鳅苗进行养殖,技术操作简单、明确,容易掌握,产量为5-6kg/m^2,净收入30-35元/m^2。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用泥鳅可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如用泥鳅治疗肝炎、皮肤瘙痒、腹水等疾病。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宜在坑塘、稻田、河沟、庭院养殖,所以掌握养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稻田泥鳅是一种生态型养殖方法,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与水稻生长相互促进,既提高稻田利用价值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文章从稻田选择、田块整理、水稻种植、鳅苗放养、田间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为泥鳅养殖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