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们对丘陵红壤棉花生产与栽培技术进行了考查,现分三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丘陵红壤植棉大有可为。丰城县10万亩棉田,丘陵红壤棉地就有6万余亩。无论是旱年、水年,丘陵红壤棉区都涌现了亩产皮棉超百斤的高产单位和田块。一九八一年是高温干旱年,高产单位和田块仍然不少;据荣塘公社考查,店里大队中湖生产队53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1.5斤,全队36户,有18户亩产超过130斤;荣塘公社棉种场0.77亩移栽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74.4斤。外地丘陵红壤棉花高产典型更多,有的亩产已经超过250斤皮棉。实践证明,丘陵红壤不但可以种棉花,而且能够创高产。丘陵红壤种棉与平原圩区种棉相比有许  相似文献   

2.
我所从1977年起,在丘陵红壤稻田进行棉花高产栽培试验。五年来的皮棉产量及施肥量,详见下表: 五年来,以1979年皮棉亩产最高,达271.8斤,该年全所棉花试验田,包括省区试及新品种选育田共4.36亩,平均亩产皮棉208.3斤,今年我所各类棉花试验田共5.25亩,虽遇秋雨,预计皮棉亩产可达198.09斤,高产栽培试验田亩产皮棉230.04斤。近两年,我们由于按照棉花吸肥规律施肥,每斤纯氮可产皮棉十斤,较过去每斤纯氮只产皮棉  相似文献   

3.
在棉花生产实践中,亩产皮棉100公斤投入的氮素多为20公斤,也有高达30公斤的。这一投入量有悖于高产高质高效低本之目的。为寻求经济合理的氮肥用量,进行了不用施氮水平对移栽棉的物质生产、光能利用、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的研究。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85~1987年在华中农大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总任务精神鼓舞下,一九七八年我省棉花获得新丰收。全省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十四斤,比一九七七年增产四成多。并涌现了一大批亩产双百斤皮棉的高产单位和亩产二百五十斤以上的田块。为了总结推广亩产双百斤皮棉先进经验,促进棉花增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氮肥减施对蒜套棉氮肥残留量、生育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及植棉效益方面的影响,以瑞杂81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减施氮量处理(0 kg/hm2、45 kg/hm2、90 kg/hm2和135 kg/hm2),以常规施氮量18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减氮量对蒜套棉产量品质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残留量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整齐度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经济效益与产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为90 kg/hm2处理(比常规施氮量减50%)的产品效益最高,综合考虑棉花需氮情况及经济效益情况,施氮量90 kg/hm2处理为鲁西南植棉区蒜套棉推荐氮肥追施量.  相似文献   

6.
我省农业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明显向着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我省植棉业在解放后近五十年的历程中一棉花品种及栽培体系都趋于成熟、粮棉比价比较合理,棉花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我省建昌县杨树湾子乡植棉状况分析,可见棉花仍是我省高产、高效作物之一。1997年该乡种植棉花91O0亩,占全乡总耕地的35%,平均亩产皮棉85公斤,产值达1200元.亩效益超7O0L。葫芦岛市建昌县把棉花列为高产、高效主导产业之一。今后我省植棉业,如各级领导部门加大领导力度,充分发挥我省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巩固辽西老植棉基地,适当恢复辽南、辽…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孙占村1986年由常规棉改种低酚棉后,棉花生产出现了转机,当年45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65公斤。1987年低酚棉面积发展到700亩,平均亩产皮棉103公斤,1988年植植棉4300亩,平均亩产皮棉110公斤。低酚棉之所以能在盐碱窝  相似文献   

8.
星子县蓼南公社在大灾的1983年,棉花大丰收。全社植棉4300亩,除因灾120亩无收外,收获面积4280亩,总产皮棉5590担,平均亩产皮棉130.6斤。比去年总产增长13%,单产提高13.6%,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高产典型。亩产皮棉150斤以上的大队2个,面积1104亩,亩产200斤以上的生产队3个,面积250亩;亩产250斤以上的户7户,面积19.49亩。光辉大队九队社员万水平4.47亩棉花,总产皮棉1200斤,平均亩产268.5斤,他的一块试验地,亩产达300斤。蓼南公社位于我县南部滨湖黄壤丘陵地带,全社4300亩棉地,都是黄壤丘陵坡地。植棉30多年来,去年第一次闯过了亩产皮棉百斤关。比历史最高的1972年,总产、单产均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育苗移栽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在棉花育苗移栽的基础上,研究示范和推广了移栽地膜棉,目前移栽地膜棉面积占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的60%以上。由于移栽地膜棉和露地移栽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江苏省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1996~1998年三年全省平均单产皮棉达1129.5kg·hm-2,并在生产中出现了移栽地膜棉每公顷皮棉超1875kg,露地移栽棉亩产皮棉超1500kg的高产示范方。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棉花育苗移栽的关键配套技术仍是我省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本文是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编制的“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100~125 kg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生态特点鲜明,降水不足,客水有限,地下水位深,土壤盐碱,肥力不足,限制了棉花增产;其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亩产皮棉75公斤的增产技术。一、产量构成根据1985~1987年三年系统资料,亩产皮棉75公斤左右的田块,平均亩施底肥2.34  相似文献   

11.
棉油(油菜)两熟双移栽是发展我省棉油生产,提高产量品质的好耕作制度之一。1989年彭泽县棉油套栽面积占总棉田面积80%以上,其他棉区棉油两熟双移栽也在不断扩大。为适应我省广大棉区特别是水改旱新植棉区发展棉、油连作两熟双移栽的生产技术需要,夺取亩产皮棉100kg以上,亩产油菜籽150kg以上的双高产大丰收,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我省棉花生产发展很快,1984年全省植棉808.81万亩,平均亩产皮棉75公斤;1985年植棉697万亩,亩产皮棉70.5公斤。两年平均植棉749万亩,亩产皮  相似文献   

13.
湖口县属丘陵地区。近几年来,大面积推广的豫棉1号棉种。因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影响单产和经济效益。棉农要求更新品种。为寻求适应本地自然条件、栽培条件、高产优质的棉花样品种,1987年从产地山东省引进鲁棉6号4万余公斤,大部分在三里乡试种。据统计,示范面积3718亩,单产皮棉193.2吨,平均亩产51.9公斤,比1986年豫棉1号亩产44.6公斤,增产7.4公斤,增长16.5%。据调查,月亮村二组棉农谢天佑种植5亩,亩均82.9公斤;胜利村七组许森煌1.5亩,亩均88.1公斤;凰村乡种植70亩,平均亩产皮棉75公斤;高产户龙山村六组王龙(?)3.7亩,亩均108.8公斤。  相似文献   

14.
棉花和油菜是我省的两种主要作物。棉油两熟制的发展,不仅稳定了棉花生产,而且油菜也获得了增产。1985年全县棉花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皮棉95.3公斤,当年又在棉田里套种油菜13  相似文献   

15.
我们幸福良种队,是一个繁育棉花良种的单位。在繁育棉花良种的同时,围绕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的问题,坚持为当地、当前生产服务,进行了一些单因子和多因子的栽培试验,为了探索棉花高产规律和措施,自一九七五年起开展了大面积的良种高产示范。从一九七七年开始,连续几年进行了亩产皮棉三百斤的攻关试验,前两年亩产皮棉只达到二百六、七十斤。78年我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乘全国科学大会的东风,我们认真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克服薄弱环节,今年攻下了亩产皮棉三百斤的大关。全队一百一十亩棉地,亩产皮棉也达一百八十斤。八亩杂交优势试验地亩产皮棉接  相似文献   

16.
农二师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农二师在棉花生产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更新高产栽培理念,优化高密度高产配套技术,全面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田管水平,棉花夺得大面积高产。全师种植40.5万亩棉花,平均皮棉单产140.5 kg,其中单产150~180 kg的面积14.36万亩,180~200 kg的面积6300亩。200 kg以上的高产田面积44  相似文献   

17.
我省1984年植棉808.81万亩,皮棉总产1213万担,平均亩产皮棉150斤,首次突破了一千万担大关,创造了我省历史新记录。棉花总产同1983年相比增长了57.7%,亩产增长了63.0%。截至1985年元月31日,全省收购皮棉1149万担,棉花品质也比较好。据省棉麻公司统计,1984年12月底收购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发展棉花生产,1989年在开发的红壤山地首次试种了177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30公斤,高产的50~60公斤,如琅琚乡在红壤山地种植的5.8亩棉花,平均亩产57公斤,比水田平均亩产54公斤增产3公斤,而且投工、投肥、投药少。在红壤山地植棉有五大优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81~1984年六个棉花施磷试验表明,在亩施磷肥20~60公斤的范围内,对棉花均有增产效果,其增产幅度为8.1~60.4%,每公斤磷肥平均增产皮棉0.5公斤。亩产皮棉40~60公斤,施用过磷酸钙的经济最佳用量为每亩50公斤;亩产皮棉60~1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分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每生产100kg皮棉,需要从土壤中吸取纯氮12~15kg、五氧化二磷5~6 kg、氧化钾12~15 kg。而湖口县开展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产量目标是生产皮棉2 400 kg/hm2,则需从土壤中吸取纯氮285~360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285~360kg/hm2,因此,氮、磷、钾肥合理施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