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分析与后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8,4(7):18-22
对2007/08榨季中国食糖生产作了总结分析,对下榨季中国糖料及食糖的生产进行了初步预测:对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供求情况、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后市国内外食糖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91年以来中国的糖价波动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对2007年中国的糖市运行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糖价的波动规律同时指出食糖产量的波动是造成糖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渡动的根本原因;最后对2008年中国糖料及食糖的供求特点、食糖价格走势等进行了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3.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8,4(6):25-28
对近期国内外糖料及食糖市场产销基本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反映了中国主要含糖食品产量增长情况。主要对近期国内外食糖市场供求情况、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的判断分析,对国内外食糖价格走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中国食糖市场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4.
2008年第一季度糖料和食糖市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 《农业展望》2008,4(4):10-13
对2008年一季度中国糖料生产情况、国内外食糖供求形势、进出口及国内外食糖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了回顾,对2008年1~2月冻灾对糖料生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2008年糖料种植面积和下一个榨季糖料和食糖产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对1991年以来中国糖价波动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2007年中国的糖市运行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在分析中国糖价波动规律的同时指出食糖产量的波动是造成糖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最后对2008年以来中国糖价及其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8,4(9):10-14
对近期中国食糖产销情况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分析,对下榨季中国糖料及食糖的生产进行了初步预测。同时,对近期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供求情况、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描述及分析:并对2008/09榨季中国甘蔗收购价进行了预测、分析,对国内外食糖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9,5(5):18-21
通过对2009年一季度国内外食糖生产、销售和出口情况的分析,指出,国内食糖产销同比下降,3月国内糖价继续上涨,中国食糖出口下降;全球食糖当季缺口进一步扩大,国际糖价基本稳定,3月国内外价差继续缩小,全球可出口量预计略增。  相似文献   

8.
2009/10榨季我国食糖生产贸易分析与2010/11榨季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光霞  柏芸 《农业展望》2010,6(11):22-24
文章对2009/10榨季中国食糖生产及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描述和分析了中国食糖进出口贸易情况;同时,对下一榨季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
徐欣  郑传芳 《农业展望》2009,5(6):13-15,35
当前,中国2008/09榨季食糖生产已结束,减产238万t已成为事实,食糖销售形势谨慎乐观,食糖进口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食糖供需格局已从2007/08榨季的供过于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另外,2009年新播种的甘蔗面积持平略减,甘蔗生长苗情一般,2009/10榨季食糖产量不容乐观。因此,在经历了2009年2-4月的大幅回升之后,市场均未出现重大利好、利空消息,5月国内食糖价格保持平稳态势。市场下一步走势取决于近期食糖消费走势与新年度甘蔗生长情况变化。国际市场方面,全球食糖大幅减产进一步得到确认,国际糖价受减产、美元贬值和大宗商品价格集体反弹等因素影响。2009年5月维持继续上涨的行情。  相似文献   

10.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11,7(5):49-53,58
文章阐述了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政策及所发挥的作用,在分析中国食糖生产形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自2000年起中国已稳定成为食糖净进口国家,2011年进口食糖将成为中国弥补食糖缺口的主要手段之一,初步判断2011年中国食糖进口量有突破配额的可能。在分析全球食糖供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管好、用好配额的建议,以保证中国食糖进口利益的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