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近几年来喀什地区不断探索果树间作、套播玉米生产配套机械化,从机械化播种着手,引进推广玉米铺膜播种机和免耕播种机,普及了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围绕玉米机械化收获、青贮玉米加工薄弱环节,组织召开玉米收获、青贮加工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引进试验示范玉米联合收获机、青贮圆捆包膜、铡草机械化技术,为大面积应用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打下基础.2013年喀什地区玉米种植面积18万hm2.其中:正播玉米面积3.2万hm2,复播玉米面积14.8万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年种植面积0.27亿hm2,年产量1 500亿kg,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近年来山西省朔州市年种植玉米12多万hm2,年产量达6亿kg,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5和粮食总产量的3/4.因此,不论从全国还是从朔州市看,玉米在粮食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高唐县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工作,经过不断深入宣传、引导、发动,玉米收获机保有量持续增加,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865台,2010年玉米机收面积达到2.7万hm2,机收率达77.6%,连续6年获得全省玉米机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下半年全县预计推广玉米收获机500台,机收玉米面积达到3万hm2,机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莱州市是全国玉米良种之乡,全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万hm2以上,玉米机械化收获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2006年和2008年,莱州市连续2次被山东省农机办授予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黄淮海平原地区秸秆还田下玉米生长所需的最佳水肥量,通过布设秸秆还田下的大田水肥试验,探究了灌水量和施肥量对不同生育期玉米的气孔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拔节期和灌浆期玉米远轴面的气孔密度均明显高于近轴面的气孔密度,表明玉米叶片的远轴面与近轴面对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响应并不一致.②玉米拔节期气孔宽度、气孔面积和气孔形状指数均明显大于灌浆期,表明气孔形态特征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对水肥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且玉米拔节期气孔对水肥的响应比灌浆期更敏感.③在玉米拔节期,灌水量750 m3/hm2和施肥量750 kg/hm2(W750F750)处理下玉米叶片的气孔分布最为规则,而灌浆期玉米气孔在灌水量750 m3/hm2和施肥量600 kg/hm2(W750F600)时呈现最规则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最优灌水量(750 m3/hm2)和施肥量(600 kg/hm2)处理的玉米气孔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最有利于提高其气体交换效率,从而增加黄淮海平原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6.
玉米对生种子是用于玉米双株定向超高产栽培技术的专用种子,5TN-2型玉米对生种子脱粒机是为玉米对生种子加工而设计的新型专用机具.通过对5TN-2型玉米对生种子脱粒机加以概括介绍,并对其进行脱粒试验,分析影响其脱粒性能的因素,提出该机关键技术参数及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莱州市是全国玉米良种之乡.全市玉米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4万hm2以上,全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近几年来,莱州市农机部门把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再上新台阶作为各项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组织发动,扎实稳步推进,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莱州市连续被山东省农机办授予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先进市,2010年莱州的玉米机收面积将达到3万hm2,机收率将超过75%.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黑龙江省3大粮食作物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为450万hm2,而机械收获水平仅为2%.随着大豆与水稻机械化收获的基本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务之急.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特别是在近两年,随着我国政府新农业政策的出台,对农机购机补贴力度逐年加大,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高潮已经来临.为此,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大部分地区是小麦、玉米两作物地区,为江苏省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13.3万hm2,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的第三大农作物. 由于玉米收获或者秸秆还田后,玉米的根部尚留在土壤中,对后茬作物的播种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玉米摘穗、果穗集箱、秸秆切割复式作业 ,与 1 2 .5~ 1 3 .2 k W拖拉机配套 ,主要适用于对玉米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地区 ,与传统的玉米收获相比 ,具有劳动生产率高 ,强度低 ,降低作业成本 ,增加土壤有机质 ,利于家畜养殖业的发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每年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达2千万hm2以上,由于各地区的气候、墒情、品种、耕作习惯不同,玉米的种植农艺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视角立体视觉的拔节期玉米水分胁迫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采用生理特性指标的玉米水分胁迫检测方法影响玉米植株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立体视觉的玉米水分胁迫预测模型。首先,利用RGB相机获取玉米拔节期-30°、0°(玉米叶片展开平面)和30°的3视角图像;然后,基于加速稳健特征点(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检测的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建立-30°~0°、0°~30°2个玉米点云模型,采用基于KD树(K-dimensional tree,Kd-tree)的最近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点云配准算法,将2个玉米点云模型数据合并到同一坐标系下;最后,用L1-中值法提取玉米点云骨架,在该玉米骨架基础上提取玉米节间高度、叶片长度及株高等参数,建立基于单一参数的玉米水分胁迫预测模型,并建立基于多参数纠错输出编码思想的支持向量机(Error correcting output codes-support vector machine,ECOC-SVM)水分胁迫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叶片长度、节间高度和玉米株高每日生长量与水分胁迫程度呈显著线性关系,故分别以节间高度、株高每日生长量和全展叶叶长为自变量,以土壤含水率为因变量,建立水分胁迫预测模型,得到相关系数分别为0. 892 2、0. 892 8和0. 817 6,RMSE分别为2. 92%、2. 53%和2. 76%。为了准确判断玉米水分胁迫程度,以上述3个玉米参数为特征向量,建立ECOC-SVM水分胁迫预测模型,该模型测试集预测准确率为93. 3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以快速检测拔节期玉米的水分胁迫情况,为农情信息精准获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北京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而积13.3万hm2.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其他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只有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偏低,2009年玉米机收面积只有3.9万hm2,占可机收面积的34%.玉米机收成为制约全市粮食作物生产实现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4YD-2型玉米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收获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中薄弱的"瓶颈"环节,为此设计了4YD-2型玉米收获机.4YD-2型玉米收获机针对我国小型轮式拖拉机保有量大的现实,结合北方玉米收获的实际,借鉴了国内外典型玉米收获机研制的成功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机具的结构与性能、成本与功能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一次作业完成摘穗、秸秆还田、输送、剥皮和集粮等多道工序的理想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解析宁夏滴灌玉米冠层图像参数与果穗形态参数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种采用作物冠层图像特征参数拟合玉米果穗生长发育动态的数学方法,建立玉米灌浆期果穗发育动态估算模型,实现了基于作物冠层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玉米果穗形态无损监测。用手机相机获取不同氮素处理下滴灌玉米灌浆期的冠层图像,提取玉米灌浆期冠层图像特征参数,测定玉米穗长、穗粗和穗体积等形态参数;运用R语言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归一化冠层覆盖系数(Cc)与玉米果穗形态参数相关性高,运用Origin软件建立Cc与果穗形态参数间的估测模型,通过R2、RMSE和nRMSE评价估测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Cc与玉米穗长、穗粗、穗体积等形态参数均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其中Cc与穗长的预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达到0. 714,与穗粗的预测精度次之,R2为0. 601,与穗体积的R2为0. 575。由模型检验与评价结果可知,Cc与玉米果穗形态各参数间精度较高,其中R2均不小于0. 523,穗体积RMSE的值均不大于68. 986 cm3,nRMSE均不大于33. 621%。这表明基于冠层图像归一化覆盖系数的玉米果穗生长发育动态的估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果穗形态参数估算和大面积玉米无损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动力机具的配套与选择 田间配置通常采用"4+2"模式,即:四行大豆,两行玉米;和"3+2"模式,即:三行大豆,两行玉米.如图1、图2所示.玉米小株距密植、行距窄、单位长度施肥量大.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三大种植作物,种植面积2 400万hm2,且分布广泛.近年来,围绕玉米生产关键环节-玉米收获机械化,全国各地在不断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玉米对生种子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近研究的技术,针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设计了2BQD-2型气吸式玉米对生种子播种施肥机.该机在满足玉米对生种子播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玉米、花生和大豆等作物的精量播种.该机借鉴了国内外典型玉米精量播种机研制成功的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机具的结构与性能、成本与功能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一次作业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多道工序的理想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一、技术要点 1.适时收获:玉米完熟期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 2.选择机械:选择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的机型. 3.作业条件:收获时玉米结穗高度≥35cm,玉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 4.技术要求: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割茬高度≤8cm,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 5.割茬高度一致,秸秆抛洒均匀.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河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秋粮主打品种,常年种植面积266.7万hm2以上.2009年全省玉米机收面积67万hm2,机收率23.8%,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精神,河南省农机局提出了2010年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以技术示范、社会化服务为引导,积极培育玉米机收市场;以玉米机收先行区、重点区域率先发展为标杆,引领全省玉米机收梯度化推进.大力推行农机农艺结合,促进机播机收配套.采取行政推动、示范带动、技术联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方法,努力加快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