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柑桔星天牛是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在老区发展柑桔时,幼年树一进入结果期就大量发生。我们以前采用捕捉成虫、挖卵粒、钩杀幼虫等方法,费时间,效果也不好。针对此种情况,对柑桔星天牛的生活史及习性作了  相似文献   

2.
柑桔是丽水地区的主要果树。为害丽水柑桔的天牛有星天牛和褐天牛两种 ,并以星天牛危害程度严重。以往防治天牛主要是针对幼虫钢丝钩杀和虫孔注药毒杀 ,树体受到损伤。为了探寻有效的防治柑桔天牛成虫的药剂 ,笔者于 2 0 0 2年 5— 6月开展了本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 10日至 6月 2 6日在浙江省丽水市郊城北村和丽水本校 11年生柑上进行。试验分为爬触试验和网虫试验两种。爬触试验在室内进行 ,将 8%触破式微胶囊剂 (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研制 ) 10 0倍液和 2 0 0倍液 ,用微型喷…  相似文献   

3.
天牛驱杀剂防治柑桔天牛试验雷慧德,刘润身,黄良炉,刘承梅(1.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2.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生产中防治天牛常采用捕杀成虫、钩杀幼虫和打针治虫等方法。但在成虫产卵以后才捕杀,已对柑桔枝干造成为害;钩杀幼虫对树干损...  相似文献   

4.
星天牛俗称脚虫、盘根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柑桔根颈部,平湖地区危害尤为猖撅,一旦防治不及,常导致叶片黄化脱落,树势衰弱,严重时整株死亡。 长期以来,各地桔农沿用清除虫卵、捕杀成虫、毒杀和钩杀蛀孔幼虫,以及堵塞虫孔等方法防治星天牛,效果不理想。我们根据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从1983年开始,试用高浓度甲胺膦  相似文献   

5.
每年5~8月份,凡星天牛成虫在柑桔树干基部产过卵的树体,一定会有蚂蚁成群或零星地在树上来回爬动,用手在树干基部周围摸几下,若皮层隆起并会裂开,表面湿润,并有粘性感觉,而树皮又有咬成长约1cm的“T”形伤口,定有星天牛成虫产过卵。此时,用小刀小心刮去伤口卵粒后,用8%氧化乐果涂在伤口处,再用工业防锈漆涂在伤口处,使卵缺氧中毒而不能孵化成幼虫,并且伤口不会腐烂,有助伤口愈合,保护柑桔基部免受损害,有效率可达100%巧除柑桔星天牛卵$江西会昌县石壁坑水库农经办!342600@吴天靖  相似文献   

6.
陈安 《现代园艺》2001,(4):22-23
星天牛属鞘翅目 ,天牛科 ,俗称“围头虫” ,由于其幼虫在树干根颈部蛀食皮层常造成“围头”而死树或严重破坏主干皮层 ,使植株生长不良 ,黄化脱叶 ,丧失挂果能力 ,且为害部位隐蔽 ,给防治带来困难 ,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有的柑桔园疏于防范造成严重毁园。在一般教科书中提的防治方法为 :①捕捉成虫 ;②割除卵、幼虫 ;③钩杀幼虫。由于手工捕捉成虫难度较大 ,而其卵小产卵期长 ,不易彻底割除 ,到钩杀幼虫时 ,常已造成树体严重损伤 ,甚至死树。为提高防治效率 ,笔者在此就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与同行商榷。1 几个防治实例1 .…  相似文献   

7.
据笔者在丰城市曲江镇梨园调查,梨眼天牛在当地2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枝条内越冬。成虫5月上旬羽化,一直延续到6月中旬。成虫多选择直径15~25mm粗的枝条产卵。产卵前先将皮层咬伤,在其中产卵一粒。卵多产在树冠外围枝条上,每雌虫可产卵10~30粒。初孵幼虫就近取食韧皮部,2龄以后幼虫蛀入木质部为害,被害处树皮破裂,充满烟丝状木屑。成虫食叶。防治梨眼天牛应及时削除虫卵和初孵幼虫,用铁丝穿入蛀道钩杀幼虫,捕捉成虫;在天牛为害盛期的7~8月,发现果树被天牛幼虫蛀入树体为害时,用棉球等物蘸50%敌敌畏20倍…  相似文献   

8.
柑橘星天牛卵孵化成幼虫后,蛀食柑橘树体,影响柑橘生长,以致死亡,因此,及时发现并消灭星天牛卵十分重要。 方法:每年5~8月份期间,凡星天牛成虫在柑橘树干基部产过卵的树体,一定会有蚂蚁成群或零星地在树上来回爬动,用手在树干基部周围摸几下,若皮层隆起并裂开,表面湿润,有粘性感觉,且树皮又有咬成长约1cm的“T”形伤口,有星天牛成虫产过卵。此时,用小刀小心刮去伤口卵粒后,立即用8%氧化乐果涂在伤口上,再用工业防锈漆涂在伤口处,使卵粒缺氧中毒而不能孵化成幼虫,并且伤口不会腐烂,有助伤口愈合,保护柑橘基部…  相似文献   

9.
注意对星天牛的再次防治星天牛对柑桔为害性极大,且很难防治。为了探明星天牛的生命力和耐药性,笔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1988年11月5日柑桔冬季修剪锯桩时,将捉获的初龄幼虫、老熟幼虫及成虫各1头分别放人洗净的玻璃瓶中,用软木塞盖严徐蜡封好。结果,初龄...  相似文献   

10.
天牛幼虫蛀食果树枝干,给果树带来毁灭性危害。笔者总结出几种简易而有效的防治技巧,现报道如下:1 药棉杀天牛将浸沾了农药的棉花塞入蛀洞内,以杀死天牛幼虫。方法是,用棉团醮氧化乐果(或敌敌畏)原液或加水稀释数倍的药液塞入虫洞。可用于药杀星天牛、桑天牛、红颈天牛、桔天牛等。2 中药杀天牛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也是南方的一种田间杂草,茎叶有毒。方法是在5~6月,先用铁钎掏出虫粪,再把半夏的茎叶塞入洞中,也可用芫花、百部叶(均为中药,中药店有售)塞入虫孔。虫洞用杉木塞或泥巴混硫磺堵好。可用于药杀桔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和红…  相似文献   

11.
柑桔天牛幼虫钩杀毒杀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天牛和星天牛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 ,前期若错过防治适期 ,天牛幼虫已经蛀入树干木质部。如果不及时防治 ,势必影响树体水分和养分的输导 ,轻则造成树势衰弱 ,重则整株枯死甚至全株死亡。现将天牛幼虫的钩杀、毒杀技术简介于下。1 检查虫孔  一般褐天牛的幼虫多在主干或主枝离地面 30厘米以上的位置蛀孔为害 ,此时常有锯木屑状虫粪散落地面 ,可跟踪追迹找出虫孔口。用铁丝从孔挑出白色粉末状虫粪 ,如虫粪呈湿润状且新鲜 ,示为有虫。  星天牛幼虫多在离地面 15~ 30厘米的主干上蛀孔为害 ,散落成堆的锯木屑状虫粪于树蔸下 ,同样可追踪…  相似文献   

12.
以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幼虫为寄主,对花绒寄甲在实验室的产卵行为、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绒寄甲能被松褐天牛幼虫诱集产卵,卵产于紧邻松褐天牛幼虫的卵卡内;卵成扇形排列,每扇面卵量在26~115粒。花绒寄甲产卵量取决于成虫个体的大小,大个体花绒寄甲成虫平均产卵135.88粒/头,中个体平均产卵70.50粒/头,小个体平均产卵33.68粒/头,即,大个体∶中个体∶小个体=4.03∶2.09∶1;花绒寄甲卵孵化后,即可对松褐天牛幼虫进行寄生,寄生率达90%。  相似文献   

13.
<正> 传统的防治天牛是捕捉成虫、削除虫卵及初孵幼虫、钩杀蛀孔幼虫、虫孔堵塞毒杀等方法。近两年,笔者在自家的几十棵果树的天牛防治上,在做好预防措施条件下,对蛀入果树体内的天牛幼虫防治方法进行了改进,防治效果很好,又省时省力。具体做法:在天牛  相似文献   

14.
应用熏蒸剂防治星天牛防治星天牛采用钧杀幼虫等方法,既费时,又影响树势。近年来,笔者用防治粮食仓贮害虫的熏蒸剂磷化铝熏蒸杀天牛获得成功,已在大面积推广。其具体作法是:先用镊子清除柑桔树干天牛蛀孔内的木屑及排泄物,疏通蛀孔,然后塞入56%磷化铝片剂0.5...  相似文献   

15.
星天牛又称盘根虫,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体长25~37mm左右,全体漆黑,有光泽,前翅散生白色斑点30~40个,翅鞘基部有多数粒状突起。另有一种翅鞘基部没有粒状突起的光肩星天牛,或称柳星天牛。下面谈谈笔者防治星天牛的几点体会:1 捕捉天牛成虫捕捉成虫是防治星天牛为害的关键措施之一。因一只雌成虫能产卵8~20粒,所以消灭一只成虫,等于消灭了8~20只幼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捕捉时间,从5月上旬开始到9月中下旬,尤以6月份成虫最多,为捕捉最佳时期。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到桔园巡视,见到成虫在树…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06,(10):52
苹果、梨、桃、杏等果树上的"钻木虫"主要以桑天牛(也叫粒肩天牛)危害为主,被害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折枝死树.较难防治的主要原因是多数果农尚未掌握虫态发生危害的规律,毒杀幼虫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有效防治应掌握"捕成虫、砸虫卵、毒幼虫"九字要领:  相似文献   

17.
天牛属鞘翅目 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是蓝莓园主要的蛀干性害虫.据观察,危害蓝莓的天牛主要有锯天牛、桑天牛、星天牛等(图1).有的天牛成虫将卵直接产入粗糙的树皮缝隙中,有的则是先在枝干上咬出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幼虫孵化后先在树皮下取食危害,待龄期增大后,钻入木质部危害,在枝干内...  相似文献   

18.
星天牛为柑桔上的一种普遍发生的主要钻蛀性害虫。贵州各地果园均有发生。幼虫主要在椪柑根颈和根部蛀害,造成许多孔洞,甚至全部蛀空,使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枯萎,易被大风吹倒死亡,常造成很大的损失。成虫咬食嫩枝皮层,产卵时咬破树皮造成伤口。1发生规律星天牛在贵州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内越冬。4月化蛹,5—6月羽化为成虫,7—8月仍有成虫活动。黔东南地区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活动最盛,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成虫寿命30~50天,产卵期约1个月,卵期9—14天,幼虫期很长,约10个月之久,一般在皮层下蛀食2~3个月,到8—9月才蛀入木…  相似文献   

19.
星天牛是木麻黄、行道树、柑桔、枇杷等多种林木和果树的一种蛀干性害虫,在我县分布较广,危害严重,影响着林业和水果生产。过去对星天牛防治采用打孔钩杀和塞药灭虫等方法。前者损伤树体,且影响正常生长,造成树体伤痕愈合困难,易被风折。后者化工大,费力气,还污染环境。为寻求较理想防治星天牛的新途径,笔者于1985年起开展了天牛肿腿蜂(Sclerodrema sp.)的引种繁殖及其田间应用试验,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一、天牛肿腿蜂的引种繁殖 (一)种蜂来源 种蜂于1985年3月从上海市园林技校引入。 (二)采集寄主 于每年底采集本县行  相似文献   

20.
1 捕捉成虫  7月下旬 ,成虫羽化后 ,需经 10~ 15d(天 )产卵 ,其间白天很少活动。在成虫盛发期 ,特别在雨后 ,采取人工捕捉杀之。2 除卵 桑天牛的卵 ,主要产在直径 2cm以上的枝条阳面 ,距分叉处 10cm左右。成虫产卵时 ,做“川”形的刻槽 ,产卵 1粒于其中。因此 ,在 7、8月份查找“川”形产卵槽 ,用尖刀将卵挑出刺破即可。3 刺杀幼虫 幼虫孵化后 ,钻入木质中向下打洞 ,并隔一段距离向枝干外做一孔口 ,排出木屑和粪水。一旦发现树冠下有排泄物 ,或发现枝干上有排泄口时 ,可用尖细铁丝从新鲜虫孔插入 ,反复在洞道内扎刺 ,以杀死幼虫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