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毒性肠炎 病原体为细小病毒,被病毒污染的笼舍,病毒能保持1年的毒力。狐、貉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狐(3~4月龄)最易感。我国各地一些凡不接种疫苗的养狐、貉场(户),狐、貉病毒性肠炎均有发生。本病的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  相似文献   

2.
1特异性预防 饲养场必须对不同种类毛皮动物实行定期预防性接种和诊断性检查。对狐、貉、貂要进行病毒性肠炎预防接种,对狐要进行脑炎、肝炎的预防接种,对狐要实行抗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接种,对貂要实行抗肉毒中毒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3.
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貉、耐过貉,患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猫、病毒性肠炎貉和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犬,也可传播貉病毒性肠炎.主要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消化和呼吸道传染,也可经病貉的粪、尿和唾液传播.由于污染饲料、水源、用具和环境,也可使易感动物受到感染.该病多发于6~10月,在幼貉群中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可达50%~60%,致死率高达90%.成龄貉发病和死亡率一般为20%左右,且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患病康复貉可获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仍带毒,为最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1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疫苗 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系是用水貂肠炎病毒强毒株经组织细胞培养后,收获细胞培养物,加入甲醛灭活,加入佐剂和稳定剂制成。该苗为淡红色混悬液,静置时上部为液体澄明,下部为少许褐色沉淀。一般保存于2-8℃的干燥阴暗处,保存的有效期为6个月。用于预防水貂、狐、貉等犬科、鼬科动物的病毒性肠炎,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预防接种应于貂、貉、狐仔畜分窝后2-3星期进行。疫区未发病的动物群可行紧急接种。皮下注射为水貂每只1毫升,种貂可在配种前20天再接种1毫升。  相似文献   

5.
狐病毒性肠炎又称为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均在80% ̄100%。1病原体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脱氧核糖核酸,颗粒形态多为六角形或圆形,呈20面对称。该病毒较稳定,对外界有较强抵抗力,能抵抗pH值3 ̄9的环境,能耐受66℃高温。被病毒污染的笼舍,病毒能保持1年的毒力。2流行特点狐、貉等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狐(3 ̄4月龄)最易感。我国各地一些凡不接种疫苗的养狐、貉场户,狐、貉病毒性肠炎均有发生。本病的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在发热和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期,不…  相似文献   

6.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诊断狐和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的诊断狐和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的地流免疫电泳,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16,因清最佳稀释度为1:8最佳电泳时间为60min,用该方法检测发病早期的病科,阳性检出率达98%,对发病10d以上的病料阳性检出率为30%。  相似文献   

7.
2013—2018年,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研究所临床检测中心接诊毛皮动物病例3 601例,经过剖检、实验室PCR检测,确诊细小病毒性肠炎案例98例,对这些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毛皮动物细小病毒性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年幼兽最易发,7月份是该病发病高峰期;通过对近6年国内细小病毒性肠炎发病率统计分析,发现毛皮动物细小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8年发病率9%左右,发病兽主要是当年仔兽及青年兽,水貂、狐发病率在低位徘徊,貉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貉病毒性肠炎的诊治张砀生陈志国(江苏省泗洪县畜牧兽医站223900)水貂的病毒性肠炎,临床上较为多见,而乌苏里貉因其抗病力强则较少发生。但随着养貉业的发展,有的养殖户盲目引种带进了许多疾病,其中发病较严重、死亡率较高的即为貉的病毒性肠炎。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貉腹泻病较为常见,但病毒性肠炎临床上并不多见,因貉耐粗放易饲养,适应性强而很少发生。但随着养貉业的波动式发展,周期越来越短,规律性不强,利好时养殖户大量跟进,造成基础貉数量过大,有的养殖户不按标准饲养、不按程序免疫,甚至对病貉不积极进行治疗,导致许多疾病快速传播,其中发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即为貉病毒性肠炎。特别是近年来,有蔓延趋势,使许多养貉专业户经济损失不少。现笔者将一例有关貉病毒性肠炎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狐狸、貉常发生的传染病有哪几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有: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狐狸传染性脑炎;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有:阴道加德纳氏菌病。2.水貂常发生的传染病有哪几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有:犬瘟热、病毒性肠炎、水貂阿留申病、水貂流行性腹泻;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有:水貂出血性肺炎、阴道加德纳氏菌病。  相似文献   

11.
貉传染性肠炎又称貉病毒性肠炎,是由貉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粪便含有灰白色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黏液管状物,血液白细胞显著减少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应做好防疫,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发现症状及时治疗,用中药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入户调查及抽检免疫貉血样检测细小病毒血凝-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了解昌黎县养殖场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情况及不同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以便指导貉细小病毒病防控及养殖生产。结果表明:7月份调查的昌黎县貉养殖户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率达100%,抗体均值为2(7.03),合格率为89.5%;不同公司的疫苗效果为A公司最好,B公司次之,D公司稍差,C公司活疫苗效果最差;不同类型疫苗统计结果为灭活疫苗效果好于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统计结果为多次免疫好于单次免疫。  相似文献   

13.
正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水貂流行性腹泻),是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之外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水貂流行性腹泻病毒性肠炎。1病史本病在世界许多养貂国家都有流行。本病发生与水貂品种密切相关,北美貂及其杂种后代易感,我国原有别国品种水貂易感性差。春、秋季多发。2流行特点犬、狐、水貂患了这种传染病,表现  相似文献   

14.
乌苏里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又称传染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幼貉多发,死亡率20%以上。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夏季门诊中常见疾病。1发病情况我县克山镇某养貉户饲养乌苏里貉69只,其中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06年李某自繁自养的20只狐发病,(其中种狐5只,仔狐15只),已有5只仔狐死亡。畜主曾用阿莫西林未取得疗效。由于畜主不注重养殖环境卫生,养殖户常带侥幸心理没有及时给狐进行犬五联疫苗与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进行预防而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与细小病毒性肠炎是引起貉死亡的主要传染病。断奶貉感染感犬瘟热病毒和细小病毒后常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貉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貉细小病毒能够引起貉细小病毒性肠炎,这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貉业养殖与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不同年龄和品种的貉均有易感性,但尤以50~60日龄的仔貉和幼貉最为易感,幼貉的发病率为70%以上,死亡率高达90%;成年貉的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在30%以下。患病貉和耐过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粪、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概述了我国毛皮动物犬瘟热、水貂病毒性肠炎、水貂出血性肺炎、水貂阿留申病、狐狸脑炎等主要传染病及其流行现状,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我国水貂、狐狸、貉等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迅速,水貂年存栏数达6000万只,狐狸2500万只,貉1500万只,年裘皮进出口总额达500亿元,已经具备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犬瘟热、水貂病毒性肠炎、水貂出血性肺炎、水貂阿留申病、狐狸脑炎等主要传染病的发生日益  相似文献   

19.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又称传染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2007年9~10月份,该病在我市呈小范围流行,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貉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养貉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貉和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犬。主要通过消化和呼吸道传播,也可经粪、尿和唾液传播。多发于6~10月,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可达70%,致死率高达85-90%。成年貉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一般为20%左右,且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患病康复貉可获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仍带毒,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