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干雄蜂蛹的生产加工方法湖南省南县武圣宫种蜂场(413212)姚仁培蜂群产雄蜂是它的自然生物学特性,在繁殖季节是不可避免的。如有计划地控制、利用这种生物学特性投入雄蜂蛹的生产,不但能变废为宝,而且可为蜂场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真是一举多利。搞淡干雄蜂蛹...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分析,蜂王幼虫约含粗蛋白10.25%、粗脂肪5.82%、碳水化合物7.65%;蜂王幼虫干粉含粗蛋白质43.40%、粗脂肪15.88%、碳水化合物21.91%;雄蜂蛹含粗蛋白质12.42%、粗脂肪6.14%、碳水化合物18.06%;雄蜂蛹干粉含蛋白质49.50%、粗脂肪13.80%、碳水化合物23.01%。蜂王幼虫和雄蜂蛹均含有18种氨基酸,含氨基酸总量为:蜂王幼虫7.91%、蜂王幼虫干粉36.91%、雄蜂蛹8.33%、雄蜂蛹干粉38.32%。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均超过氨基酸总量的20%,这就提示蜂王幼虫和雄蜂蛹可能是健脑的佳品。蜂王幼虫…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无论大、小型蜂场都在生产雄蜂蛹。根据大、小蜂螨喜欢在雄蜂房内繁衍、生活的自然规律,每生产一批雄蜂蛹后都应该抓住这个良机,用杀螨药剂喷1次脾,然后再放回蜂群让蜜蜂清理或继续再生产雄蜂蛹。生产雄蜂蛹后给脾喷药,是一种简单、节省开支、省工省时的好...  相似文献   

4.
2004年,浙江桐庐县蜂产品加工企业共出口蜂王浆970吨、蜂蜜429吨、蜂花粉250吨、蜂胶145吨、蜂蜡1200吨、出售雄蜂蛹6吨、幼虫20吨,出口产值达1.8亿元,内销蜂产品约1.52亿元,整个蜂业产业链总产值达4.03亿元,处于全国县级市前茅.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我们小转地饲养蜂群,转地时间短,空隙时间多,能成批生产雄蜂蛹。但生产雄蜂蛹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雄蜂蛹最易变质,很难保存,收购厂家很远,到省外出售,运输又很困难。我有一个建议,如果蜂产品研究单位能发明、制造把雄蜂蛹加工成干粉末的小型机具,这样就能保存雄蜂蛹和保证它的质量,以利于这种蜂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前言雄蜂蛹和雄蜂幼虫,已成为人们的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世界上不少国家十分重视开发这一资源,开始生产加工为食品。目前,生产雄蜂蛹存在着一定的实际问题。若按蜂群本能性的造雄蜂房活动,不能形成较完整的雄蜂巢脾,数量少,产量低。为此,必须专门生产雄蜂房巢础供应。若在分蜂期插入半巢脾或空巢框,让蜂群造雄蜂房脾,也带来不少的困难,新造的巢脾面不整齐,又不全是雄蜂房。为此,我们做了利用意蜂巢脾生产雄蜂蛹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雄蜂蛹合算雄蜂蛹作为新型蜂产品,价格稳定且俏销。但据笔者调查的几个蜂友,他们顾虑重重,担心生产雄蜂蛹恐怕得不偿失,一怕影响工作蜂的增殖(即怕生产旺季群势不强,还怕越冬蜂群势弱、体质差);二怕生产雄蜂蛹消耗蜜粉太多,因而影响蜜、浆、粉的高产。笔者从去年试产雄蜂蛹样品,今年芝麻花期批量生产商品雄蜂蛹的实践来看,认为这种顾虑和担心是不必要的。笔者在生产蜜、浆、粉的同时,也生产了雄蜂蛹。仅就芝麻花期而言,有76个双箱体14框生产群,平均每群收商品蜜6公斤(不包括箱内存蜜5公斤和  相似文献   

8.
雄蜂蛹生产方法的改进根据国内外信息报道,雄蜂蛹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效益高,前景诱人!当前各地养蜂者都在努力生产和开发这一产品。为了振兴养蜂业,我们南阳市农学会养蜂研究会也提出:《快速生产雄蜂蛹》这一科研课题,经过1994、1995年两年的探讨,终...  相似文献   

9.
雄蜂蛹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还很少。笔者从1992年开始至今,利用雄蜂蛹的方法不下10种,如:检查蜂群时看到雄蜂房直接取一个吃一个,每次20~30个;也有多的时候集中采收,容量为500g的瓶装300g蜂蛹,加纯净无菌水封口高温高压灭菌可存放6个月,开瓶吃时一次用完。还可用20~30个鲜蛹,用搅拌机打成糊状,对适量酒饮服。有宾客来时还可油炸一盘鲜蛹,加上自配的蜂蛹酒招待也很好。后来,由于市场需要,加工成淡干雄蜂蛹,再加工成蜂蛹冲剂和蜂蛹片等。吃蜂蛹的方法虽多,但最有效而见效快的还数鲜蛹和对酒饮,其次是冲剂和蜂蛹片。笔者…  相似文献   

10.
<正>本产品是以蜜蜂群体三种型态蜂的生态平衡为依据,使工蜂、雄峰规范化繁殖、生产,将工蜂巢脾上的雄蜂房规范的设计在雄蜂蛹收集器中生产雄蜂蛹。修造工蜂巢脾不再有雄蜂房,不再为割杀雄蜂而检查蜂群。雄蜂蛹收集器既能生产雄蜂蛹又能生产巢蜜。收集器盖可用于巢门饮水器、接粉盘,减轻分蜂热,减少蜂螨寄生率,是生物治螨的好疗法。减少劳动强度可抑制工蜂不把优良的工蜂巢脾改造雄蜂房。  相似文献   

11.
目前荆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蜂蜜生产减少,推广雄蜂蛹生产正当其时。结合雄蜂蛹生产实际,从生产时机的把握、雄蜂脾提前修造、生产群组织、最佳生产周期、蜂群消毒、产品收割保存、生产实例、问题探讨等8个方面阐述雄蜂蛹高产的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黄继松 《蜜蜂杂志》2013,33(6):13-13
夏秋季节是蜂螨高发期,怎样彻底治螨而不伤蜂,做到治螨、生产两不误.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简单的办法. 连续生产雄蜂蛹.笔者每年都连续生产雄蜂蛹,由于收割雄蜂蛹时割掉部分蜂螨,上半年蜂螨不会对蜂群造成大的危害. 7~8月气温高,蜂螨急剧上升.此时要狠治蜂螨,但又不能停止王浆及雄蜂蛹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一、生产加工雄蜂蛹,经济效益可观根据蜂群的繁殖规律,雄蜂出现在早春开始繁殖的第二代至第三代。若群势强出现得早一些,若群势弱则晚一些。生产商品蜂蛹的蜂群应达到10框  相似文献   

14.
蜂群有蜂王、工蜂和雄蜂,只有控制雄蜂的平衡,才能合理有效的生产雄蜂蛹,并且不影响工蜂繁殖。据统计,一个10脾以上的蜂群中的雄蜂房是2000~3800个,繁殖盛期,自然产雄蜂卵1800个,封盖蛹2000个。由于人为调控与蜜  相似文献   

15.
油菜花期蜜粉丰富,在努力生产王浆的同时,还可夺取雄蜂蛹的高产。 1.努力造脾要夺取雄蜂蛹的高产,必须有足够的雄蜂巢脾(每群2~3张),用产过2代以上卵的雄蜂巢脾生产雄蜂蛹更好。雄蜂巢脾要在11框足蜂以上的强群中筑造,每次只能造1~2张。  相似文献   

16.
早春蜜蜂繁殖到满箱,取第一次油菜蜜时,有的养蜂员就开始削雄蜂蛹。根据传统习惯,养蜂员认为雄蜂不能采集花粉和蜂蜜,还要大量地消耗巢内贮存的蜜、粉,大量雄蜂出房还会促成蜂群自然分蜂。于是不管是老蛹还是刚封盖的嫩蛹,一律在取蜜后全部割掉。如果蜜源较好,每隔5~7天取一次蜜,那么基本上就不可能有成熟的雄蜂出房,特别是把变为红头的雄蜂蛹割掉更是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并不是蜂友们不愿生产雄蜂蛹,因为鲜蜂蛹不好保管,常温下放一天就会氧化变黑,失去商品价值,大多数转地蜂场没有冰箱。如果有冷冻条件,生产雄蜂蛹是可以增加养蜂收入的。首…  相似文献   

17.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7,27(4):35-35
读了<蜜蜂杂志>2006年第9期<试论雄蜂蛹的市场价位>一文,很想谈谈本人的看法.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生产雄蜂蛹,开发雄蜂蛹,从而让大家都得到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读了<蜜蜂杂志>2006年第9期<试论雄蜂蛹的市场价位>一文,很想谈谈本人的看法.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生产雄蜂蛹,开发雄蜂蛹,从而让大家都得到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生产雄蜂蛹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1986年前笔者就生产过雄蜂蛹。那时的雄蜂蛹收购价:50元/kg,要求蜂蛹头尾齐全、复眼刚变蓝的,用食盐煮后滤至半干就可出售。如果是晒干的蜂蛹,价格为120元/kg,当时主要出口到日本。后来,我地养蜂管理站收购,价格也是50元/kg,但是不要求个体完整,只要是新鲜就行,听说是饼干加工厂用。由于收购渠道不稳定,就停止了生产。自产的雄蜂蛹用于自己食用或赠送亲友,没有当作主要蜂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退休后定地养蜂 ,对于丢弃的雄蜂蛹逐渐有了认识并加以利用。养蜂人都知道 ,蜂群根据季节、气候 ,在群势发展到一定时候 ,都会繁殖出大量雄蜂。而蜂场除育王季节需要雄蜂外 ,其余时间并不需要雄蜂。但蜂群繁殖雄蜂是本能 ,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为了减少雄蜂 ,养蜂人只好用快刀削割雄蜂蛹 ,减少其数量 ,但削割时会伤害到工蜂及其虫蛹。笔者为了避免削割雄蜂蛹时给工蜂及其虫蛹带来的损害 ,就用小钩或小镊子等锐器挑、夹雄蜂蛹。开始 ,挑、夹出的雄蜂蛹都随手丢弃了。刊物上介绍雄蜂蛹营养价值很高 ,也有收购广告 ,但我那点形不成规模 ;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