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2005年11~12月份,来我门诊部就诊的免疫过鸡痘疫苗发生鸡痘的病例增多。为什么免疫过鸡痘疫苗的鸡还会发生鸡痘,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①鸡痘疫苗免疫刺种部位不规范;②刺种时刺种针槽向下,还没有刺种疫苗被滴落(刺种针槽应向上);③刺种针蘸疫苗时疫苗液没有浸过刺种针的槽,这样蘸取疫苗量不足;④鸡痘冻干疫苗用凉开水稀释(须用灭菌生理盐水);⑤按鸡痘免疫操作规程中规定,刺种后7~10天对刺种部位检查,若无反应时补种,养鸡户没有进行认真检查。  相似文献   

2.
正鸡痘防治:搞好禽舍、运动场地的卫生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发生外伤,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做好防蚊工作。注意做好新购入禽的隔离观察工作。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有甘油苗和冻干苗2种。本苗对初生雏鸡(6日龄以上)及成年鸡均可应用。按实含组织量用50%甘油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100倍或200倍,摇匀后应用。用鸡痘刺种针或灭菌钢笔尖蘸苗,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初生雏鸡,用200倍稀释苗刺种1针;超过20日龄,用100倍稀释苗刺种1针;1月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12,(15):21
<正>(接第十二期)(5)皮下注射接种法鸡只皮下注射主要用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接种,接种部位在颈部皮下,接种量为0.2毫升。(6)刺种法该法主要用于鸡痘疫苗的接种。将疫苗按500羽份加入8~10毫升稀释液,用鸡痘专用刺种针或新钢笔尖蘸取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的翼膜刺种。30日龄以内的雏鸡每羽1针,30日龄以上的每羽2针。刺种后5~7天,检查刺种部位,若刺种部位出现红肿、水疱或结痂,说明接种成功,否则表时接种失败,应及时补种。4.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根据Ken Takeshita 博士的报道,在已接种过禽痘疫苗的鸡群中暴发禽痘的原因在于禽痘病毒变异株的产生。已知的P2 禽痘病毒已经从感染的禽类中分离到。在一个实 验中P2 病毒在无疫病鸡群中被发现,此鸡群先前在29 日龄已接种过禽痘疫苗,鸽痘疫 苗或者禽痘和鸽痘疫苗。接种P2 10 天后,以鸡翅损伤或气管病变为指标,发现:接种过 任何一种疫苗的鸡群,翅保护率只有36 %~45%。仅用鸽疫苗免疫的鸡群支气管的保护 率达到92%。Takeshita 博士承认,用来预防禽痘的第一道防线是良好的免疫…  相似文献   

5.
鸡痘弱毒冻干疫苗,刺种免疫时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用鸡痘刺种专用针蘸取稀释的疫苗;用鸡痘疫苗专用刺种针浸入疫苗溶液,针槽充满药液后将针轻靠瓶内侧,除去附在针上多余药液。拨开鸡毛、小心刺入鸡翅内侧无血管的翼膜三角区,避免伤及肌肉、关节、血管。一般情况下,疫苗稀释1000只鸡最多需8 mL,也有10 mL。20~30日龄雏鸡刺1针,30日龄以上鸡刺2针(51日龄鸡刺2针),6~20日龄雏鸡用再稀释1倍的疫苗刺1针。后备种鸡可于雏鸡接种后60 d再接种1次,接种后3~4 d,刺种部位微现红肿、结痂,14~21 d痂块脱落。  相似文献   

6.
家禽冻干疫苗又称活疫苗,它具有产生抗体速度快、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在禽病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优质的冻干疫苗,须有良好的运输、保存条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产生良好的预防效果.家禽冻干疫苗由于产生抗体速度快,使用成本较低,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对家禽疫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预防作用.但其使用有严格的要求,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禽痘是一种由禽痘病毒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体表无毛部位出现散在的结节,禽痘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痘也叫白喉病。禽痘的病症是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禽痘的发生不分年龄、性别、种类。禽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秋季多发。禽痘的传播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8.
禽痘是家禽和鸟类的一种缓慢扩散的病毒病,禽痘病毒通常存在于禽落下的皮屑、粪便、喷嚏或咳嗽等排泄物中,传染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某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携带病毒.临床以皮肤型和白喉型最为常见.我们曾接诊过一例母鸵鸟头部发生痘疹样皮肤病,经实验室检验和动物试验,确诊为皮肤型禽痘.  相似文献   

9.
在家禽饲养中,疾病的流行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批发病和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禽病防治工作也就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禽病的预防,除综合性卫生管理措施外,离不开疫苗的预防接种.目前,市场上禽用疫苗种类较多,本文将对禽用疫苗的分类、适用范围及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鸡痘为禽病毒感染而形成的高度接触性疾病,此病典型症状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出现痘疹,或者,在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有白色结节出现.调查证实:鸡痘病毒在自然环境中有着较强的存活能力,任何养鸡的场区都有此病感染的可能.结合多年来此病的防治经验,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应注意:注意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注意接种防疫疫苗.其中,接种疫苗为此病防控的上选,但是,应注意:选择最可靠的接种疫苗,用翼翅刺种的方法,配加等量的甘油,接种后1~2周,即可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针对鸡痘的治疗,目前尚且无特效疗法.发病鸡群尝试用康尔得、氟苯尼考、痘康等药物,同时,做好预控继发感染的准备,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I系疫苗可以治疗鸡痘疾病,但是都害怕疫苗带来的风险不敢轻易使用,使用时也不敢确定使用时机和使用剂量,笔者在实际临床上做了一些实验,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使用效果。鸡痘的预防,除了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等一般性预防措施之外,可靠的办法是使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接种。多采用翼翅刺种法。第一次免疫在10~20天,第二次免疫在90~110天,刺种后7~10天观察刺种部位有无痘痴出现,以确定免疫效果。生产中可以使用连续注射器翼部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注射0.1毫升疫苗,方法简单确切。有的肌内注射,有数据表明保护率只有60%左右。笔者认为,本病除白喉型引起气管堵塞造成窒息死亡和堵塞食道、高热厌食造成衰竭死亡,一般  相似文献   

12.
通常弱毒疫苗是采用饮水或喷雾方法进行免疫,但有些疫苗如鸡痘疫苗或灭活疫苗必须逐只进行刺种或注射。因此,要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就必须正确使用疫苗。下面介绍有关这方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有:滴鼻、点眼、翼膜刺种、皮下或肌肉注射、饮水法和气雾法等.免疫时应根据疫苗的种类、禽群的规模,饲养管理状况、防疫条件以及便用操作方便、经济的原则,进行预防接种,同时又要保证免疫效果,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禽经验谈几点家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痘的传染常因健康易感禽与病禽接触引起。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播的主要方式。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特别是秋末、冬初蚊子活跃的季节最流行。发病时以雏鸡和青年鸡最为严重,往往造成雏鸡大批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产。在禽痘的流行季节,家禽常因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死亡率明显增加。急性败血型  相似文献   

15.
正禽痘是鸡和火鸡的一种传播速度缓慢的病毒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增生性病变,进而形成结痂(皮肤型),胃肠道和上呼吸道病变(白喉型)。致病毒株可引起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全身型)。禽痘是世界范围性疾病,其痘病毒可在禽间传播,但不发生于哺乳动物。禽痘病毒无人畜共患风险,是养禽场重要预防的疾病,如对鸡和火鸡接种鸡胚疫苗或细胞疫苗。  相似文献   

16.
世界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是限制世界范围内家禽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尽管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不断开发出新的疫苗 ,但由于新变异株的出现以及多种致病因子混合感染 ,仍制约着集约化生产。本文阐述了重大疾病对商业化蛋鸡群和肉仔鸡生产效益的潜在影响。1 鸡痘目前尚无法解释免疫过禽痘的鸡群仍有发病。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已从引发禽痘的 2株野毒和商业化禽痘疫苗的基因组中检测到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 REV)的前病毒基因组。体液的抗体反应可作为一种衡量手段 ,用以评价现有疫苗在抵抗疫苗在抵抗致病性增强的禽痘病毒时的效力。现有的…  相似文献   

17.
鸡痘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一般采用鸡痘疫苗刺种能较好地预防本病的流行。我市某养鸡场从外地引进一批星布罗父母代肉用鸡,由于未施行鸡痘疫苗刺种,至180日龄时,全群2200只普遍精神较差,在鸡冠、肉髯及耳等处  相似文献   

18.
1合理安排注射时间产蛋家禽的预防注射,一般在开产前或停产后进行最宜。这是因为家禽进入产蛋期后,机体的生理变化是有规律的,故养殖场或养殖户要合理安排家禽的饲养管理,以适应产蛋家禽的生理变化。如家禽在产蛋期防疫注射,一方面会因注射疫苗和菌苗致机体的生理规律发生紊乱,导致产蛋量减少或患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会因预防注射,使之产生应激综合症,引起产蛋量下降。2注意观察禽群健状况在注射疫苗前,要注意观察禽群的健康状况,只有健康的家禽才可以接种疫苗。明显的病弱禽不能接种。病弱残禽免疫应答差,不易产生满意的免疫…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鸡痘疫苗方法,是在翅膀下无血管三角区进行刺种免疫,防疫效果也得到众多人肯定。该方法在大型鸡场操作起来比较费事,从2009年开始,笔者采用鸡痘弱毒疫苗,加入8日龄肉雏鸡注射油苗中进行预防,临床应用同样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现将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鸡痘在北京地区每年春,秋两季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往是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进行翅下刺种预防,这种方法对大型鸡场特别是机械化养鸡场很不适用。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