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近几年,我省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速度较快,我们在几年的实践中,总结出适合稻茬麦地区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规范,供参考。 一、播种前准备 1、种子 (1)种子必须选择优良品种,并进行清选,做到干净,无杂物,无杂草种子。  相似文献   

2.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丹阳市A级绿色食品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种子及其处理、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波处理对受镰刀霉菌感染的麦种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处理是一种根除原种病菌的新手段。虽然运用此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种子感染,但却使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为此,通过试验研究了在不明显影响种子品质的条件下,钝化小麦镰刀菌所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区在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中出现的问题,需应用好保证秸秆粉碎质量、掌握还田数量、尽早翻耕或旋耕、播后镇压、增施氮肥、提高土壤墒情、清除带病秸秆、做好土壤及种子处理等配套技术,在小麦种植时采用深层旋耕密实镇压联合整地和宽幅精量单行镇压播种模式,以确保下茬小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小麦机械化独杆栽培技术操作规范及其推广应用颜峰,王成久小麦机械化独秆栽培技术是机械措施与农艺要求相结合,实施晚茬麦播种,加大播量,缩小行距,下种均匀,一粒种子出一穗,单株大群体的栽培技术。它不仅解决了晚茬麦迟发晚熟,穗小粒批,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而且...  相似文献   

6.
(1)处理好小麦秸秆人工收获时,割茬可适当留高(35cm以上),将麦秸呈条状铺撒于麦茬上,再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并均匀铺撒于地表。若使用联合收割机收麦,则留茬高度应低于20cm;当麦秸量过大,可用捡拾压捆机将部分麦秸清出田外,实行半量覆盖,以利于播种机通过。(2)优化种子玉米种子应用复式种子精选机清选分级,以提高种子的纯洁度、整齐度和发芽率(发芽率应在95%以上);为防治地下害虫,防止土壤或种子表面带菌传播病虫害,播前两三天应用种子包衣机包裹种子。小麦种子应选用矮秆抗倒伏品种,必要时可喷矮壮素。(3)…  相似文献   

7.
该项技术主要包括上茬小麦留高茬还田、底施缓释肥或控释肥、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化学除草、玉米收获后鲜秆还田等六大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麦播种质量、提早播期与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设计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装备。以久保田PRO688Q联合收割机为母机,将小麦播种装置安装在收割机输送装置上方,通过链轮将收割机驱动轮轴的动力传输至种子箱内的排种轴进行排种,种子经6根均匀分布的输种管下落至地表,秸秆随后覆盖。测试作业试验结果显示,在播量被分别设置为150、225和300kg/hm2时,实际播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2%、3.3%和2.5%;在收割留茬25cm条件下,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作业效率为0.277hm2/h,田间切碎秸秆分布的变异系数为19.3%。该装备可替代传统的零共生人工稻田套播小麦作业,同时为稻麦轮作地区稻田套播小麦与秸秆还田复式作业机械的研制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气流输送式小麦免耕播种机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了2BMG-24Q型气流输送式小麦免耕播种机,采用高压气流输送种子到各播种行的播种单体导种管,实现精少量排种、破茬开沟和种肥分施,能够免耕播种小麦。试验表明:播种深度合格率为88.3%,施肥深度合格率为85.2%。  相似文献   

10.
<正>据统计,2013年,宿州市小麦种植面积为670万亩,适宜联合收割机收割面积为66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8.5%。在机械化收割中,全喂入式机具收割留茬普遍在20厘米以上,留茬过高不利播种是农民群众焚烧麦茬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收小麦留茬过高可加快小麦的收割进度,对小麦颗粒归仓、抢收十分有利,相应地提高了机手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免耕覆盖种植属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之一,在推广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前茬作物尽量规范头年种植小麦的畦式应与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的工作幅宽相符,最好是4.2m或2.1m;小麦种子应选用矮秆抗倒伏品种,必要时可喷矮壮素,以减少秸秆量;在收麦前7d 左右浇好麦黄水,为播玉米备墒。(2)处理好小麦秸秆当使用不具有粉碎功能的  相似文献   

12.
1.选茬深松 良好的茬口是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为恢复地力,最好选用保水保肥的玉米茬、大豆茬或马铃薯茬种植小麦。 疏松土壤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为促使小麦根系伸展、消灭越冬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吕梁市部分旱垣地区小麦腥黑穗病偏重发生,2014年夏收期间通过在孝义市麦区调查,有13%左右的麦田(可看到麦穗变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害,麦场上的麦堆里也能看到黑麦颗粒,部分农民晒麦子时场地上留下一层黑粉,好似煤灰场,收获的麦子轻则减产,品质降低,重则失去食用价值。这是历年该病菌在土壤(连作时间长)、种子中积累的后果。吕梁平川麦区基本是靠机械收割,使得病菌孢子跨地块、跨区域传播,带菌小麦留种,亦使该病害连年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安徽省阜阳市旱茬小麦农机农艺融合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农机农艺融合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应用范围、产地环境、产量指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收获与贮存等方面介绍了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5.
小麦机械旋播 ,是小麦机械旋耕播种复式作业的简称。可一次完成灭茬、旋耕、播种、盖子、镇压和平整等工序 ,是一种高效复式作业方法。目前采用的播种机主要有 2BG - 6型旋播机、1GS91C - 10 0 2型旋播机、BG -10 0型旋播机和BG - 12 0型旋播机等。1 使用情况及农艺准备以上机型主要适用于稻茬麦播种 ,作业前应收尽稻草 ,以防作业时缠绕工作部件 ,影响作业质量。一般轻壤土、中壤土的田块板茬播种 (是该机优势 )效果最好。玉米、棉花和高粱等茬地应先灭茬 ,后播种作业。小麦种子应予精选 ,尽量选用当地种子公司统繁统供的良种及包…  相似文献   

16.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小麦少耕留茬条件下,3个供水处理对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处理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影响不显著,供水处理显著影响间作产量;留茬少耕条件下,中、高供水处理较低供水处理间作产量分别高27.24%、29.90%,未留茬条件下,中、高供水处理较低灌水处理产量分别高29.74%、35.56%。同等供水条件下,高留茬少耕处理较未留茬处理收获后土壤含水量在低、中、高供水水平下分别高4.79%、10.95%、4.28%。留茬处理对间作耗水量影响不显著,但在同种留茬方式下,间作耗水量随供水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大,高供水留茬少耕处理较中、低供水处理耗水量分别高7.73%、16.37%,未留茬高供水处理耗水量较中、低供水处理分别高9.10%、16.18%。留茬处理对间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相同留茬不同供水处理的WUE在中、高供水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中、高供水高留茬少耕处理WUE较低供水处理分别高17.80%、11.63%,未留茬处理时中、高供水处理WUE分别较低供水间作高21.83%、16.68%。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下旬 ,山东省临沭县的麦田里 ,不到17cm高的小麦青苗被主人像割韭菜一样割下 ,一把把齐刷刷捆扎后装车运往某公司 ,排队等候验收、过磅和交售。公司车间里的工人们则忙于冲洗、分捡、加工小麦青苗。刚刚腾出的麦茬地里 ,农民正在忙于耕种第二茬小麦(第二茬麦苗6月底又可收获) ,使原来每年夏收一茬小麦变成一季收两茬小麦青苗。一位农民高兴地说 :“俺种了3亩(0.2hm2)小麦苗 ,每茬可产青苗4500多kg,一季两茬收入可达1万元。”原来这是临沭县某公司于1999年与日本一公司签订了用于生产麦叶纤维素食…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是在冬小麦、夏玉米耕、播、管、收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高效率、高质量特点,机械化作业,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增产增收的综合性技术。本技术是多种农业、农机技术的充分运用,具体包括:小麦精少量旋耕播种技术、小麦联合收获技术、化肥机械深施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玉米铁茬播种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一、推广条件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在我市的普及推广是我市广大农机战线工作者充分研究国内农机、农艺发  相似文献   

19.
2BMG24型小麦免耕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内蒙古、新疆等大型农场,随着大马力拖拉机的增加,中小型小麦免耕播种机已经不能满足动力发展的需要,限制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施,急需研究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大型免耕播种机。本文设计了2BMG-24型小麦免耕播种机,采用控制式密齿型排种器、波纹圆盘和双圆盘组合式开沟施肥播种单体,实现了精少量排种、破茬开沟和种肥分施的小麦免耕播种。田间试验表明: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1%;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8%;种子破损率为0.1%。初步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机械收割已成为小麦收获的主要方式,但联合收割后的小麦高茬秸秆全部滞留在田间,给复播机伏耕带来了困难,用常规方法无法耕作,农民往往点火焚烧加以解决。1998年,运城地区农机部门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推广了小麦高茬秸秆还田先进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高麦茬问题,实现了小麦高茬秸秆全部还田。1999年,高茬地复播还田16.67万hm2,休闲地还田6.67万hm2,再次实现了小麦高茬秸秆全部还田。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模式和作业方法解决小麦高茬秸秆问题,必须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